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18期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肝炎难治性黄疸11例报告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降黄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成败。而难治性黄疸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2005年2~7月,我科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11例急性黄疸型乙肝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急性黄疸型乙肝患者,门诊治疗7例,住院治疗4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降黄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治疗的成败。而难治性黄疸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些病例大多数伴有血瘀证。2005年2~7月,我科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中药汤剂治疗11例急性黄疸型乙肝患者,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例均为急性黄疸型乙肝患者,门诊治疗7例,住院治疗4例;男8例,女3例;平均年龄41(22~61)岁。入院临床表现:乏力、纳差、尿黄、皮肤黄染、巩膜黄染、肝区轻度压痛;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在75.5~182.3μmol/L,ALT在142.1~1045.6u/L。

  1.2  治疗方法  中药汤剂为主,结合合理休息、合理营养。初期以清热渗湿、疏肝利胆为主,采用茵陈蒿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中期以活血化瘀、清热渗湿、温阳补气为主,采用茵陈五苓散加赤芍、虎杖、人参、附子等药,赤芍、虎杖为主药;后期以疏肝健脾、清除余毒为主。有4位患者初期曾用甘利欣注射剂治疗。

  1.3  结果  本组11位患者在初期用清利法治疗10~20天后,黄疸未降;在重用活血化瘀药结合清利、温补法后,黄疸下降明显,5例1个月治愈,6例2个月治愈。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8岁,因“发热3天,乏力、厌食、尿黄1天”,于2005年2月3日入院。查体:T 37.5℃,巩膜、皮肤黄染,肝区轻度叩击痛,舌淡红,苔黄厚,脉稍数。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41.3μmol/L、直接胆红素86.5μmol/L、ALT 823.3u/L、HBsAg阳性。西医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诊断:黄疸病,肝胆湿热证。治疗:(1)注射剂:甘利欣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液5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2)中药汤剂:茵陈30g,金钱草40g,柴胡10g,郁金10g,栀子10g,大黄10g(后下),黄芩10g,虎杖12g,白花蛇舌草20g,茯苓15g,薏苡仁20g,车前子15g,泽泻10g,枳壳5g,甘草3g,每日1剂,分2次服。

  上法治疗16天,2月19日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66.3μmol/L、直接胆红素104.6μmol/L、ALT 153.4u/L、HBsAg阳性,厌食、乏力、尿黄症状加重,查体发现患者肝区叩击痛较明显,面色晦暗,唇紫,舌质紫暗,脉弱。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患者病情已经出现了寒湿证的证候,并伴血瘀证。同时我们认为,甘利欣对伴血瘀证的黄疸有不利作用。决定停用甘利欣,采用纯中药治疗,方剂为:赤芍40g,虎杖20g,丹参20g,当归12g、大黄8g(后下)、田七粉3g(吞服)、茵陈30g、金钱草30g、柴胡15g,郁金10g,茯苓20g,薏苡仁20g,车前子15g,人参12g,附子10g,黄芪20g,厚朴8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上法治疗7天,2月26日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58.3μmol/L、直接胆红素28.4μmol/L、ALT 60.3u/L、HBsAg阳性;治疗效果明显,继续上方治疗。

  3月12日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12.3μmol/L、直接胆红素6.1μmol/L、ALT 31.3u/L、HBsAg阳性;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至此病人急性黄疸性肝炎治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

  3  讨论

  本文11例,均为茵陈蒿汤或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15天无效的难治性黄疸。对于难治性黄疸,张仲景曾论述说:“黄家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我们认为,这些顽固性黄疸大多数与血瘀有关,“祛瘀生新、其黄自退”,当重用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赤芍、虎杖应为主药。

  我们虽然强调活血化瘀法的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主要治法。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指出:“疸不分其五,同是湿热”。黄疸总是以湿热为主要病机,清热解毒、疏肝利胆是黄疸的基本治法,应当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根据我们的经验,急性黄疸性肝炎的治疗,初期应以清利为主,着力于抑制病毒、控制炎症、排泄胆汁、减轻肝脏损害;随着清利药物的应用和患者身体状况的下降,应当酌加温补、顾护正气、攻补兼施。大多数急性黄疸性肝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瘀病变,应当酌备活血化瘀药物;当黄疸顽固不降,伴有血瘀表现时应当重用活血化瘀药物。

  急性黄疸性肝炎的寒湿证,往往在治疗过程中因过用寒凉而出现。朱丹溪曾说:“用茵陈蒿之药过剂,乃成阴证,身目俱黄,皮肤冷,心下痞,眼涩不开,自利,茵陈附子干姜汤”。本文所举病例就是阳黄在治疗过程中转为阴黄,同时伴有血瘀证的典型例子。我们重用活血化瘀的赤芍、虎杖,加上温阳补气的附子、人参、黄芪等药取得良好效果。

  甘利欣是目前治疗急性肝炎的常用药,降酶效果很好。其主要成分提取于甘草,甘草有中焦壅滞之弊,从理论上讲不利于肝胆疏泄,不利于降黄疸。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体会到甘利欣对伴有血瘀证的黄疸有不利作用。由于我们没有做足够多的对照试验来验证,在此仅作为笔者个人体会与同道交流。

  作者单位: 337016 江西萍乡,萍乡市湘东区人民医院

  (编辑:乔  晓)

作者: 陈建华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