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1期

肾损伤出血的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肾损伤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11例肾损伤性血尿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粒和带纤毛弹簧圈。结果全部病例肾出血超选择栓塞治疗后疗效满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肾损伤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11例肾损伤性血尿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材料选用明胶海绵粒和带纤毛弹簧圈。结果  全部病例肾出血超选择栓塞治疗后疗效满意。带纤毛弹簧圈作为低压栓塞剂较明胶海绵定位准确,使患肾更多地保留了未栓塞部功能。结论  对于肾损伤出血的患者可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此法疗效肯定,创伤小、并发症少,可避免肾切除术。栓塞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肾损伤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  肾损伤;肾动脉栓塞术
 
    对肾外伤、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处理,在保守治疗失败后,过去通常采用手术探查及肾切除术。我院自2000年1月~2005年7月对11例肾损伤出血者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8~71岁,平均39岁。其中肾外伤7例,医源性肾损伤4例,其中3例伴出血性休克,病程5h~20天,平均10天,均有明显肉眼血尿。均经输血、输液、止血等保守治疗无效。

  1.2  治疗方法  在继续抗休克、输血及输液的同时,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自一侧股动脉穿刺插入5~6F导管鞘,在电视透视下直接将导管插入患肾动脉主干内做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对疑及出血部位,可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相关肾动脉分支,做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可见肾周和肾盂内有造影剂外渗,明确诊断,确定肾病变部位、范围和血管解剖形态后,将导管抵达病变区的供血动脉,将超选择导管插入肾动脉Ⅱ、Ⅲ级血管区。注入栓塞剂(明胶海绵或弹簧圈)。明胶海绵颗粒直径约0.5~2mm,混以造影剂摇匀,以1ml或2ml注射器抽吸,沿导管缓慢注入,一旦相关血管血流明显缓慢、铸型或有反流,即可停止注射。栓塞后做肾动脉造影复查,如仍有造影剂外渗则再行栓塞,证实无造影剂外渗后拔出导管和动脉鞘。穿刺部位压迫10min后加压包扎,同侧下肢制动12~24h。

  栓塞术后继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情况和尿色,并注意保持导尿管通畅。对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者,及时对症处理,每日做尿常规检测,常规使用抗生素3~5天。

  2  结果

  本组11例血尿患者通过选择性和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均明确了肾损伤部位、性质、程度、出血性及其相关血管。7例行明胶海绵粒选择性栓塞后血尿迅速减轻,其中5例在栓塞后2h时血尿消失,2例于第2天血尿转清。4例行明胶海绵+弹簧圈栓塞后血尿立即停止。所有患者无再出血。栓塞后3天查血沉、肾动脉均正常。本组有1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腰背痛较剧,经肌注盐酸哌替啶50mg后缓解。随访6~36个月,平均21个月,尿常规检测未见血尿复发者,远期行IVP检查肾排泄功能均正常,原损伤部位有不同程度的变形,肾极萎缩或变形,所有患者未发现有肾血管性高血压

  3  讨论

  对于肾损伤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保守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通常采用止血、输液、止痛等方法,部分患者肾出血可得到控制。保守治疗失败后,对肾外伤者,大多采用手术探查及一侧肾全切手术。以医源性肾损伤出血的处理较为棘手,因组织粘连、解剖结构不佳等原因,手术探查止血的成功率不高。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操作出血较保守治疗有效,较外科手术简单、易行、安全,可最大限度地保留未损伤肾组织的功能[1~3]。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的基础是超选择性肾内动脉造影。肾动脉通常在分出肾上腺下动脉、肾包膜动脉、肾盂输尿管动脉后,分为两条终末支。分别经肾门在肾盂的前方和后方进入肾脏,分别称为腹侧支和背侧支,腹侧支和背侧支在肾内再逐级分支,分出段、叶间、弓状及小叶间动脉。由于腹侧支和背侧支以及它们的分支前后重叠,所以,在部分肾断裂仅累及腹侧支或背侧支时,如仅将导管头置于肾动脉主干造影,则有可能不能明确肾损伤部位及程度。因此,对疑有肾损伤的病例,在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不能确定诊断时,宜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肾动脉腹侧支或背侧支,通过超选择性造影,提高肾损伤的检出率及定位、定性的精确度。

  超选择动脉栓塞术的目的是将导管尽可能地插到受伤区血管末端,距出血部位越近越好,最大限度地减少肾梗死的范围,达到止血的目的,避免正常肾实质受损。但理想的超选择动脉栓塞成功率并不高,即大部分还不能达到哪根血管受损就栓塞哪根血管,原因是:(1)由于技术上的原因;(2)肾血管变异较多,即使插管成功,但由于推注时阻力较大,常使导管反弹移位,栓塞剂反流而扩大栓塞范围。所以不能强求一定要更细分支动脉的超级选择性栓塞,可在受损区行Ⅱ、Ⅲ级分支动脉插管栓塞即可。本组有6例行Ⅲ级分支动脉栓塞,5例行Ⅱ级动脉栓塞,操作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0min。

  栓塞材料的选择应根据肾损伤的程度、相关血管直径和出血情况而定。对于肾挫裂伤,我们选用经高压消毒处理的明胶海绵,其优点是无菌,不易破碎,便于剪裁成小颗粒,栓塞效果确切,但易反流,而使栓塞区域扩大。对于肾断裂伤及较大的肾内动脉分支出血或伴有假动脉瘤的病例,先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出血灶和假性动脉瘤,再以带纤毛弹簧圈栓塞相关血管分支,可保证栓塞效果。带毛弹簧圈相对较贵,在伴有较明显的肾内动静脉瘘时,宜直接用弹簧圈作栓塞,避免使用较小的明胶海绵颗粒,预防栓塞剂通过动静脉瘘口回流,造成肺动脉栓塞。Phadke等证实采用弹簧圈栓塞对肾的影响同样很小[4]。本组7例患者选用明胶海绵颗粒,4例患者选用明胶海绵+弹簧圈栓塞,均获得满意的疗效。2例患者单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于术后2天尿液才逐渐转清,多考虑为明胶海绵颗粒偏小,量偏少的缘故。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并发症少,但也有少数栓塞术后出现“栓塞综合征”[5],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肾区疼痛、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多发生于术后30~60min。无需特殊处理,对症治疗即可。本组仅1例发生较重的肾区胀痛、恶心、低热38℃,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栓塞术后,患者病情暂时得以控制,但仍有再出血危险,一定要提高警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积极抗炎、止血等治疗。如患肾合并感染应及时切除患肾,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Fisher RG,Ben MY,Whingham C.Stab wounds of the renal artery branches:angiograph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y embolization. AJR,1989,152:1231-1232.

  2  顾建平,范春瑛,何旭,等.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江苏医药杂志,2000,26(4):262.

  3  Sen MC.Elective embolization for prevention of hemorrhage from renal angiomyolipomas.JVIT,1994,5:587-588.

  4  Phadke RV,Rastogi SH,Kumar S,et al.Iatrogenic renal vascular injuries and their radiological management.Clin Radiol,1997,52(2):119-123.

  5  徐利泉,刘萃龙,杜志清,等.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肾出血.中国综合临床,2003,19(3):268.

  (编辑:唐  城)

  作者单位: 414000 湖南岳阳,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

        410008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放射科

作者: 孔德顺,李刚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