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泡和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临床上分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持续性胰腺炎两种类型。2治疗方法本组有5例行过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全部均进行过系统的抗感染解痉治疗,但症状均无明显好转,而改用中药治疗。1cm,另外15例3个月后复......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泡和胰管慢性进行性炎症、破坏和纤维化的病理过程,常伴有钙化、假性囊肿及胰岛细胞减少或萎缩。临床上分为慢性复发性胰腺炎和慢性持续性胰腺炎两种类型。该病的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腹痛、消瘦、腹泻或脂肪泻,后期出现腹部囊性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者,男性多于女性,病程常超出数年或数十年。本病属中医“腹痛”范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21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均有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有的偏右,有的偏左。疼痛性质为上腹隐痛,向腰背放射,有的有阵发性加剧。体征:本组有2例左上腹可触及包块。辅助检查:纤维胃镜或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排除胃及十二指肠溃疡。CT检查:胰头增大,胰体胰尾边缘不规则,呈结节状改变,2例胰尾有6cm×8cm的囊性改变。ERCP检查,均报告胰管头部段狭窄,有1例主胰管头段下支有多个结石,主胰管头部段狭窄无结石。

  1.2  治疗方法  本组有5例行过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全部均进行过系统的抗感染解痉治疗,但症状均无明显好转,而改用中药治疗。中药的配方根据中医“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原则,采用“解毒、排毒、理气活血、消积除痞”的治则,方用清胰汤:柴胡10g,黄芩10g,黄连6g,白芍10g,木香10g,元胡10g,生大黄15g(后下),芒硝10g(冲),生甘草6g为主加减。饮食稍有不慎即见腹泻,内夹不消化食物,纳呆,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脉弱,加减:党参15g,白术15g,山药15g,茯苓10g,炙甘草6g,陈皮10g,莲子肉10g,砂仁6g(后下),薏苡仁20g。每日1剂,水煎服。腹痛经久不愈,疼痛时轻时重,如针刺样,固定不移,舌质暗,脉涩。加减: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赤药10g,川芎10g,蒲黄10g(包煎),五灵脂10g,没药10g,元胡10g,乌药10g。每日1剂,水煎服。腹满而痛,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赤,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仅用清胰汤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外敷芒硝及仙人掌,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正常进食。

  2  结果

  服药1周后腹痛症状缓解者14例,3个月后全部腹痛症状消失,其中胰尾囊肿2例服药40天,囊肿消失,能正常劳动。有胰头部胰管头支结石1例服药3个月后CT复查,胰头直径缩小1.5cm,胰体部主腺管原来增粗部分缩小0.1cm,另外15例3个月后复查CT胰腺形态,有所恢复,肿大的胰头有缩小。

  3  讨论

  3.1  慢性胰腺炎的病因  常见的有酒精性、胆源性。特发性少见的原因胰石性外伤性急性胰腺炎后遗症、医源性。更罕见的病因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胆总管囊肿,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家族性。慢性胰腺炎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1)胰石慢性胰腺炎;(2)慢性阻塞性胰腺炎;(3)胰腺纤维化的慢性胰腺炎;(4)无症状的胰腺叶周围纤维化的慢性胰腺炎。根据胰管的粗细,慢性胰腺炎简单分为胰管扩张性胰腺炎和非胰管扩张性胰腺炎。

  3.2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  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伴有胰腺功能不全,如脂肪泻或糖尿病。形态学上胰腺呈不规则硬化及永久性实质破坏。若外分泌破坏则内分泌实质破坏更为显著。从结构变化上慢性胰腺炎可分为:慢性胰腺炎伴有结石或无结石。临床诊断标准:有可确诊的胰腺组织学改变;有明确的胰腺钙化灶;有可确诊的胰管或胰腺影像学表现;持续性上腹痛,压痛达6个月以上。凡具有上述一项者可诊断为慢性胰腺炎。本组均有典型的上腹疼痛症状和CT影像学表现。ERCP诊断标准:确诊,主胰管及微细胰管不规则扩张,主胰管局限性狭窄;胰管扩张、僵硬、胰腺部胆总管狭窄。CT诊断标准:确诊,胰腺钙化,主胰管扩张,胰腺萎缩或局限性肿大。异常:主胰管扩张,胰腺囊肿;局限性肿大及胰实质密度不均;胰腺萎缩,局限性肿大及边缘不规则。本组12例CT影像学检查,胰头部有钙化,胰头肿大2例,其余均有胰腺局限性肿大或萎缩,胰体实质密度不均,边缘不规则,2例胰尾部囊肿。

  3.3  慢性胰腺炎的治疗  本组病例在采用中药治疗前均采用过西医抗菌消炎、解痉等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症状不见好转,其中5例曾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亦无好转。按慢性胰腺炎中医治疗的当代理论及人类基因学的研究认为“一切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基因调控与修饰失调”的结果,所有药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修饰改变人类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功能而生效。西药的化学实体为单一的作用方式,对抗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中医药治疗疾病,并不强调以药物去直接对抗致病因子,重点在于多靶点,呈现多效性,调整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中药复方制剂可以通过多个作用环节和作用机制,中药具有药效的活性物质群构成,药效活性物质群按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要求配伍组合,调理是中药的一种主要基本作用。根据上述基础性概念和中医的基础理论采用清胰汤加减治疗慢性胰腺炎,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编辑:于  伽)

  作者单位: 157000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中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

 

作者: 叶喜坤,史玉梅,刘秀杰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