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3卷第22期

治未病——中医预防的优势和特色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中医预防和制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同时提出了“治未病”在中医预防上的优势,即整体预防和利用资源丰富、无毒副作用的中医中药来预防疾病,其特色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中医预防。优势。...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中医预防和制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同时提出了“治未病”在中医预防上的优势,即整体预防和利用资源丰富、无毒副作用的中医中药来预防疾病,其特色强调人与自然息息相关,要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身体内在因素,提高正气,抵御外邪。

    【关键词】  治未病;理论基础;中医预防;优势;特色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医学,很早以前就已从传染病的一系列现象上认识到自然界存在着某些独特的致病因子,并以瘟疫、疫疠、温毒、蛊毒等来描述各种传染病。古代医家把预防传染病称作“治未病”。以“治未病”为理论基础形成的中医预防学,经过历代医家的弘扬光大,不仅在理论上日臻完善,而且有效地指导着人们的防疫实践,成为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治未病”的理论基础

    “治未病”一词,在医书中虽首见于《内经》,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春秋乃至周代的多种文献。如《周易》云:“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1],反映了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国语·楚语》曰:“夫谁无疾眚?能者早除之……为之关藩篱而远备闲之,犹恐其至也,是之为日惕。若召而近之,死无日矣”[1],强调了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礼纬·含文嘉》曾载:“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1],说明熟食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这些朴素而原始的防病思想,虽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然观其主旨,实为“治未病”理论之滥觞。《内经》在总结前人养生防病经验的同时,注意吸收古代哲学中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先进思想,初步奠定了“治未病”学说的理论基础。《内经》中“治未病”的含义主要有三:(1)摄生防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2)欲病防作。《素问·刺热篇》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3)早期治疗。《素问·八正神明论》曰:“上工救其萌芽”,《阴阳应象大论》云:“善治者治皮毛”[1]等。嗣后,《难经》补《灵》、《素》之未备,提出了治未病的另一重要涵义即,治未病的脏腑。《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张仲景将《内经》、《难经》中的“治未病”思想融合[2],并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发挥,使之作为仲景学说的精髓,贯穿于《伤寒杂病论》中。

    2  “治未病”的优势

    作为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预防医学的最基本的思想,治未病不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而且不断得到弘扬并形成了三个方面的优势。(1)注重在未发病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同时在一旦患病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瘟疫的发展、传播或复发。(2)强调整体预防,治未病不仅把病人当作生物体进行预防,而且更重视从生理、心理、社会多方面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预防疾病的发生。(3)着眼于利用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资源丰富的中医中药来预防疾病。除了尽量简化药物的炮制程序外,一些常用的除害灭病、养生防病的基本方法,如气功、太极拳、各种保健操也简便易行,健身防病效果显著。因时、因地、因人是治未病所遵循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强调中医辨“因”与西医辨“病”相结合。辨“因”是指在开展瘟疫的预防工作时,结合中医理论分析可能致病的因素,并针对病因选用预防药物。如瘟疫流行一般从口鼻而入,故在未病之前宜选用清热解毒避秽之中药。辨“病”则是利用已经被研究证实了的科学发现,如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播媒介是鼠类、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蚊子等,采取灭鼠、灭蚊等防疫措施及时切断瘟疫的传播途径,达到控制疫情发展的目的[3]。在治疗上,治未病主张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急则治“标”,在瘟疫的流行阶段,应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防止相互传染;缓则治“本”,强调做好日常的除害灭病与强身健体。治未病这一经过上千年考验而形成预防疾病的朴素思想已经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

    3  “治未病”的特色

    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是“未病先防”,即对瘟疫应提前采取相应的中医中药措施,防止致病因子在健康人群中传播,预防疾病的发生。我国历代典籍中都有瘟疫的记载,并曾对天花、鼠疫、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在世界上首先做了详细的描述,一些隔离、消毒措施和预防性的服药等有效的防疫方法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至今还在预防上进行运用。人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与自然做斗争中逐渐适应了自然,但自然气候的异常变化,或工作、生活环境受污染以及不洁的环境都可使人致病。如气候反常,或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有其气则更容易造成瘟疫的发生。如麻疹、百日咳、流脑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痢疾、乙脑则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传统中医学很早就对某些瘟疫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以及这些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认识到传染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从而有了冬温、春温、暑温、湿温之说。在传播途径上认识到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接触和蚊虫叮咬是疾病传播的常见途径。如《疫痧草》记载:“家有疫痧(猩红热)人,吸受病人之毒而发者为传染[1]。”正是由于掌握了某些疫病的发病规律,因此未病先防也就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中医药预防瘟疫的主要目的在于祛避邪气和提高机体正气。常用的方法有口服汤液、片剂、丸剂的药物预防,用药物制成烟雾剂或气雾剂进行空气消毒和隔离预防等。研究证实,大多数清热解毒药具有杀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另外中药黄芪、甘草等也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的效能。《千金要方》中记载,辟温杀鬼丸、雄黄丸既可燃烧,又可佩戴,还可吞服,具有避邪毒、防时疫之功效;李时珍提出常食大蒜可预防疫痢、霍乱等病。《晋书》曰:“朝臣家有时疫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不得入宫”,强调了隔离的重要性。《本草纲目》等书中多处记载有空气消毒的方法,“凡疫气流传,可于房内用苍术、艾叶、白芷、丁香、硫磺等药焚烧以进行空气消毒辟秽[2]。”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医学史上有关免疫思想的萌芽与现代医学应用疫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清初《痘疹定论》记载:公元11世纪宋真宗时,有峨眉山人为丞相之子接种人痘预防天花,这是我国人痘接种术的最早记载。到16世纪下半叶,使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已经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1],这些使未病先防有了坚实的中医药基础。瘟疫的流行不仅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而且也与内在环境,即人体本身的正气、体质强弱和精神状态有关。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在前人导引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基本动作,创造出了“五禽戏[2]”,用以健身防病,取得了显著效果。因此建议人们通过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精神情志乐观舒畅、注意饮食起居和劳逸结合来提高自身机体的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1  蒋红玉,刘安国.中国传统预防医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7-299.

    2  李任先.中医预防医学.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260.

    3  柯新桥,刘风云.中医预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5-169.

    (编辑:巨岩琳)

    作者单位: 1 712000 陕西咸阳,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30003 广西南宁,广西武警总队医院

作者: 郭玉刚 郭亮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