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健康教育对患者术前应激状态影响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对预期拟行手术患者于入院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血压有脉搏监测,探讨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手术前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进行SAS评估和测量血压、脉搏。试验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予任何心理健康教育,待手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预期拟行手术患者于入院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血压有脉搏监测,探讨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患者手术前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5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于入院后进行SAS评估和测量血压、脉搏。试验组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予任何心理健康教育,待手术前日和手术日再次进行血压、脉搏监测和SAS评分。结果  两组在入院初SAS评分、血压和脉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术前试验组SAS评分减少,脉搏、血压均较平稳;对照组SAS评分、脉搏和血压都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降低术前应激反应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手术前护理;应激;健康教育;护理

  外科手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对于即将进行的手术治疗,患者往往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如对手术的认识不足、担心手术会出现意外、害怕疼痛。手术前的心理准备不足及过去的经验(如患者过去的心理创伤)等原因都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尤其在手术即将实施之前的一个短时期内,这种紧张、恐惧可达到极点,机体会由此产生一系列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1]。有实验证明,在应激作用下,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肾上腺髓质释放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导致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等。应激还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感染易患性,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为此,我院对需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手术前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经过对56例患者8个月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现试验组效果显著,明显降低了手术应激源的强度,解除了术前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心理,有效地促进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3年2~10月收治无精神疾病的患眼部疾病及外伤骨折患者56例。试验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18~76岁,平均(40.6±15.6)岁;对照组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24~78岁,平均(36.0±13.6)岁。两组间职业、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相似,经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健康教育方法  (1)集体教育。将有共同护理问题的患者集中起来,责任护士根据病情,结合模型、挂图及电视录像等进行教育。(2)个别宣教。根据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进行随机性教育。(3)已手术患者现身说教。请手术成功的患者介绍自己手术的过程及术后疾病恢复情况,并解答其他患者及家属的各种提问。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一般性的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时,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患者,认真介绍医院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的情况,并介绍同病房的病友,使患者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减少陌生和恐惧,提高患者安全感。

  1.3.2  术前有效的沟通  在进行治疗、检查、护理等过程中与病人进行交谈,了解病人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程序,对病人的知识水平、心理状况、家庭背景进行评估。术前教育着重于手术过程、手术效果等患者术前迫切关心的问题,向患者及其有关人员讲述手术和麻醉的基本情况,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适,一些特殊检查需要的配合及可能会有的不适和疼痛,并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以消除一些不正确的猜疑,以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在进行健康教育时注意要与病人的交流,准确地运用沟通技巧,达到有效的沟通。

  1.3.3  对家属的健康教育  患者亲属朋友的情绪和言谈举止常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通过对家属亲友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使之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影响患者的情绪及治疗,无论患者处于什么情况都应该保持沉着、冷静,均宜和颜悦色地给患者以安慰、鼓励和支持。临床研究证明,如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包括其家属亲友在内,进行术前教育,其手术效果要比仅对患者教育要好。

  1.3.4  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手术前不健康的心理可能对手术造成的不良后果,耐心倾听患者叙述焦虑、恐惧的原因,鼓励讨论引起焦虑的原因,引导患者自行想出应对焦虑的方法,并用温柔的语言不断用说明、解释、因果关系分析等技巧协助患者制订有效的应对方式,同时给予安慰,以提供情感支持;教给患者控制紧张、恐惧的方法,如肌肉放松疗法、文娱活动等;讲解一些增加舒适和放松的方法如听音乐、深呼吸练习、阅读书籍等;进行自信的训练,对患者的进步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帮助患者对抗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对未来应激情境进行模拟,引导患者设想可能遭遇到的问题以及机体对这些问题可能出现的反应,并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地应对,使其学会解释负性情绪,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寻求对其缓解的方法[2,3]。对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与试验组相同(未进行试验组的心理健康教育项护理)。

  1.4  观察指标  (1)观察项目:患者入院初(接到手术通知时)、手术前晚8时、手术前30min(未注射术前用药)的血压和脉搏。(2)调查量表:对每个患者在焦虑自评量表(SAS)基础上增加了医务人员及手术的有关项目共28条,每个项目均按1~4级评分,其中设10条反方向评分,评定时间为进院初、手术前,共2次,由患者自行填表评估。把28条项目分数相加,得到的总分乘以1.25,四舍五入取整数得到标准分,焦虑评定的临界标准分为50分,分值越高,焦虑倾向越明显,每组以总平均分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用(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脉搏和血压的比较  统计结果表明,两组入院初,脉搏与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手术前晚8时、术前30min则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试验组脉搏和血压对比结果  (略)

  2.2  两组SAS评分比较  对照组入院初、手术前的得分分别为(42.2±1.9)分、(45.7±2.6)分,试验组的得分分别为(42.3±1.9)分、(40.6±3.5)分,经t检验,P<0.05。结果表明,两组入院初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前SAS评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外科手术常被看作是个体生活中的挫折和不幸,其可导致机体与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性。这种失衡状态是外科手术患者术前主要心理状态的基础。如果能在正确的指导下,机体通过自身调整,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则不会对手术产生大的影响,反之则会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对手术及预后产生负面效应。我国医学工作者通过调查发现患者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在生理方面表现出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及免疫力下降等;心理方面则表现为焦虑、抑郁、否认、怀疑、情绪幼稚依赖及躯体化症状等心理状态;有的还出现行为自控力下降,临上手术台时出现四肢发凉、发抖、对手术环境和器械异常敏感。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表明,患者术前的这种因手术(应激源)所致的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于引起并发症[4]。手术前应激反应对手术的不良影响是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预期拟行手术的患者于进院后进行心理学调查、血压及脉搏的检测,以期发现应激反应对生理、心理的影响,并对试验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SAS测评中,对照组患者虽对疾病和手术都有一定的认识,却仍然表现出对自己自信心不足,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个别患者还有自卑和自负的表现,不能采用相应的应对方法和运用应对机制来处理应激事件,这可能与患者缺乏相关的应对知识有关,而这些知识对于未经系统培训的患者是不能理解和掌握的。为试验组则提供了术前应对心理应激方面的知识,如舒适环境的创立、放松心理的形成、术前紧张焦虑乃至恐惧心理的调整、对未来应激情境进行的模拟,使患者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心理准备;鼓励患者面对应激源并协助患者制定有效的应对方式,对患者采取的新的应对方法给予正面反馈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等。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入院初SAS标准记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手术前试验组SAS标准得分减少;对照组则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入院初血压、脉搏不存在明显差异,而手术前日及术前30min试验组脉搏、血压均较平稳;反之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期血压和脉搏却出现较大的波动,尤其在手术前日晚及手术即将实施前30min出现了“双峰”现象。

  研究结果提示,护理人员对手术前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提高了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存在或潜在的负性情绪施以主动的、超前的干预,使患者始终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对降低手术前的心理应激反应起着药物难以取代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现代人类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  肖顺贞.护理学研究.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1.

  2  彭南海,杜益平.围手术期护理理念、内涵和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

  3  张树森.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2-114.

  4  胡佩成.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76.

  作者单位: 325300 浙江温州,文成县中医院

  (编辑:黄鉴一)

作者: 叶胜男林蓉程静英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