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期

儿童用药存在的问题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药物剂型少,在治疗药物监测中,有关成人的药动学参数不适用于儿童。临床上却大多以成人剂型减量给药,难以掌握剂量,致使小儿用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发生中毒致死。据文献报道[1]儿科药物中毒多为用药过量引起,过量药物在组织分布达到饱和状态以及对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通常药物的吸收率......

点击显示 收起

  药物剂型少,在治疗药物监测中,有关成人的药动学参数不适用于儿童。临床上却大多以成人剂型减量给药,难以掌握剂量,致使小儿用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良反应严重,甚至发生中毒致死。据文献报道[1]儿科药物中毒多为用药过量引起,过量药物在组织分布达到饱和状态以及对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通常药物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度增高,过量的药物超过了机体的最大消除能力而产生毒副反应。儿科死亡的病例中,由于滥用、超剂量和蓄积中毒等不合理用药占55.56%。

  1  现有剂型、计量单位不适应儿科用药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不易吞服片剂,家长一般将其研成细粉,加水灌服,往往造成损伤口腔黏膜或牙齿,甚至药液灌入气管,引起咳嗽、感染等。另外,肠溶片只能吞服,无法给小儿用药。现有的计量单位使家长难以掌握剂量。据吕世英等报道[2],婴儿口服维生素AD液致良性颅内压增高24例,可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口服维生素类者日益增多,维生素A缺乏是儿童主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服用过量多为难以把握尺度,服用不当所致。市售维生素AD滴剂,瓶签标明每克维生素A 50000u,维生素D 5000u。成人用0.1~0.3ml/d,tid,小儿酌减,建议厂家将每克含量改为每滴含量,以便于儿童服用,减少中毒的可能性。

  2  儿童用药剂型的方向和发展易分剂量型

  如口服液、糖浆剂、冲剂、颗粒剂与滴剂等剂型易分剂型量,适合于按患儿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准确给药。头孢氨苄颗粒剂作为青霉素的代用品,由于不需做过敏皮试、口服方便、肠道吸收好、副反应发生率低,深受儿科欢迎,使用量持续增长[3]。新兴起的酏剂是一种含甘油、乙醇和芳香剂的复合溶媒制剂,它具有剂量准确、易于掌握,味香甜、口感好、服用方便等优点(给药可精确到每小格0.1mg含5μg,注射滴管控制)。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的地高辛酏剂,为新生儿和小婴儿服用的新型口服制剂,用于治疗婴儿及儿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某些室上性心律失常,具有使用方便、药量准确、安全有效的特点,其口服吸收快而好,可代替静脉给药,本药值得在全国儿科推广使用[4]。糖制剂型:糖浆剂、药物软糖制剂、中药饴糖制剂等嗅味佳、色形美的药物制剂,由于具有味香甜、口感好,儿童易于接受。外用剂型:如栓剂、贴膏剂、擦剂、保留灌肠剂、中药浴剂,给药方便,较适合儿童用药。近年发展很快的透皮控制制剂不仅给药方便,还具有不受胃肠道因素影响,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释药平稳、恒定,不良反应少[5],适应于儿童用药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王从映.儿科药物监测.华西药学杂志,1997,12(2):139.

  2  吕世英,吕琳.婴儿口服维生素AD液致良性颅内压增高症.中国新药杂志,1997,6(6):446.

  3  蔡燕明,袁卫东.头孢菌素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展望.中国新药杂志,1995,4(6):57.

  4  黄丽英,刘雪芹,陈永红.临床应用地高辛酏剂66例总结.中国新药杂志,1997,6(4):293.

  5  冉懋雄.制剂进展与新药开发.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38.

  作者单位: 261021 山东潍坊,潍坊市第89医院药剂科

  (编辑:李建伟)

作者: 周灵灵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