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2期

血小板血液分析仪检测误差原因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止血与血栓疾病的一种常用指标,由于血小板具有易黏附、聚集以致破坏等特性,使血液分析仪检测时易出现误差。现就我们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过程中发现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EDTA-K2抗凝全血,日本光电NEK-6318K型血液分析仪检测,质控血液监控。Olympus显微镜镜检进......

点击显示 收起

  血小板计数是临床反映患者止血与血栓疾病的一种常用指标,由于血小板具有易黏附、聚集以致破坏等特性,使血液分析仪检测时易出现误差。现就我们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过程中发现影响血小板计数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EDTA-K2抗凝全血,日本光电NEK-6318K型血液分析仪检测,质控血液监控。Olympus显微镜镜检进行对照分析。

  2  误差原因分析

  2.1  操作技术误差  由于采血不顺利或抗凝效果不佳而造成血小板凝聚,标本放置时间太长(超过2h),血小板易吸附在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膜周围,或存在于血浆中极微小的纤维蛋白凝块中,形成巨大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偏低。

  2.2  仪器的误差  血液分析仪是利用电阻抗原理计数血小板,血小板的数量变化与体积变化密切相关。当异常体积的血小板增多时,血小板结果易偏差。由于电阻抗法对白细胞、红细胞碎片、小红细胞和大血小板等颗粒的准确鉴别上受到一定的限制,当被测标本存在小红细胞和红细胞碎片时,仪器误计作血小板而使计数结果假性增高,导致仪器检测不能准确反映实际血小板分布情况。所以当仪器血小板结果有异常提示时,需通过显微镜计数法复核血小板计数。

  3  结论

  血液分析仪进行血小板测定时干扰因素多,所有影响电脉冲大小及数目的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故必须对图形、数据进行谨慎分析,对于血小板增高或明显减少的标本必须由显微镜计数方法进行纠正。

  作者单位: 157011 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市林业中心医院检验

  (编辑:巨岩琳)

作者: 蒋明慧王艳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