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2期

过敏性紫癜临床治验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称作“紫癜”,病因多源于上呼吸道感染,和一些致敏食物或药物所致,临床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和肾型或混合出现。临床单纯用西药疗效不佳,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1皮肤型患者,男,4岁,因双下肢前侧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瘀点而就诊,经查血常规无异常改变,诊断为过敏......

点击显示 收起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称作“紫癜”,病因多源于上呼吸道感染,和一些致敏食物或药物所致,临床分为皮肤型、腹型、关节型和肾型或混合出现。临床单纯用西药疗效不佳,现根据临床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1  皮肤型

  患者,男,4岁,因双下肢前侧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瘀点而就诊,经查血常规无异常改变,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西医经抗感染、抗过敏对症治疗1周余,仍有新的瘀点出现,故请中医会诊,查患者口干渴,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为血热炽盛,溢于脉外,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消瘀为主,方选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15g,生地10g,丹皮10g,茜草10g,侧柏叶10g,玄参15g,赤芍5g,蝉蜕15g,紫草15g,丹参10g,水煎服。服汤药5剂后,双下肢前侧皮肤瘀点变浅,未有新的瘀点出现。继服4剂后病情痊愈出院。

  2  关节型

  患者,女,6岁,因双下肢皮肤出现紫红色的瘀点,并见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发热感,经血常规及抗“O”类风湿检查,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西药抗感染、抗过敏对症治疗同时,合用清热解毒,凉血消瘀,消肿止痛之剂。方犀角地黄汤合苍术黄柏汤加减:水牛角15g,生地10g,丹皮10g,茜草10g,蝉蜕15g,紫草15g,侧柏叶10g,苍术10g,黄柏10g,白芍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服,联合用药十余日,治愈出院。

  3  腹型

  患者,女,7岁,初诊双下肢前侧有散在紫色瘀点,并见腹痛,阵发性发作,时有恶心,未吐,排除急腹症,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腹型,故西药抗感染、脱敏同时并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如下:当归10g,生地10g,桃仁5g,红花5g,柴胡10g,桔梗10g,牛膝10g,紫草10g,丹皮10g,茜草10g,甘草15g,水煎服,5剂后腹痛消失,故去桃仁、红花、白芍、甘草,继服5剂治愈。

  4  肾型

  患者,男,11岁,初起双下肢紫色瘀点,经查诊断为过敏性紫癜、住院治疗1周余经西药抗感染、抗过敏、对症治疗,瘀点消失,但遗有腰酸、腰痛症状,经尿常规检查:红细胞6~7个/400×,蛋白(++),白细胞2~3个/400×,故求治于中医,以小蓟饮子加减治疗,方药如下:小蓟20g,藕节10g,蒲黄10g,白茅根20g,茜草15g,紫草10g,蝉衣15g,丹参10g,丹皮15g,玄参10g,山药10g,山萸肉10g,地榆15g,黄芪15g,川断15g,杜仲15g,每日1剂,水煎服,10剂后,尿常规已正常。

  5  讨论

  本病有一定的自愈倾向,少数可复发,复发间隔时间数周不等,紫癜消失快慢与下面因素有关:(1)急性期严重程度;(2)内脏是否受累(腹型及肾型紫癜消失较慢);(3)致病因素是否去除。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病死率较低,主要死亡原因是肾功能衰竭。经中医中药治疗后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单位: 130500 吉林九台,九台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编辑:田  雨)

作者: 陈新华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