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3期

伤寒并发药物热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在当地医院予以“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体温可暂时下降至正常,几小时后又复升。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伤寒LPS-PHA1∶80(+),副伤寒LPS-PHA1∶320(+)。...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28岁。因“持续性发热2+周”入院。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最高时达39.6℃,伴畏寒、头痛,头痛以顶部较明显,为胀痛。初时曾出现上腹及左下腹隐痛。无咳嗽、咳痰,无盗汗、乏力及消瘦,无恶心呕吐,无头晕、眼花,无皮肤黏膜出血及骨骼疼痛,无尿频、尿急、尿痛。在当地医院予以“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体温可暂时下降至正常,几小时后又复升。现为进一步明确诊治就诊我院,门诊以“发热原因”收入院。病人精神、饮食、睡眠差,大便解1次,且干燥、量少,小便如常。既往体健,否认结核、肝炎、伤寒等传染病史,无外伤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出生生长于原籍,未到过其他流行病区,无特殊饮食史,无烟酒嗜好。其祖父是肺结核患者,已于其幼年时去世,死因不详。查体:T 37.8℃,P 90次/min,R 20次/min,BP 90/50mmHg。神清、安静,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右前臂皮肤有两块1cm×4cm的输液所致瘀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头颅无异常,双侧瞳孔正圆等大,直径3mm,光敏,辐辏反射存在。唇干,牙龈无红肿、溢脓及出血,扁桃体不大,咽不红。颈强二指,无颈静脉怒张,无甲状腺增大,气管居中。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运动自如,胸骨无压痛,双肺叩呈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P2>A2,P2不亢,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关节无红、肿、热、痛。肛门、直肠及外生殖器未查。双肱二、三头肌腱反射、膝反射等生理反射存,巴氏征、布氏征等病理征均未引出。颈强两指。辅助检查:血Hb 95g/L,WBC 4.4×109/L,N 0.59,L 0.36,M 0.05,尿PRO(-)。X线胸片:右下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腹透:腹部未见病征。B超:脾稍大,右肝内胆管结石。做腰穿见CSF无色透明,胸压70mmHg,动力试验(+),CSF生化及常规未见异常。

    PPD试验(-)。骨髓穿刺结果示感染骨髓象。伤寒LPS-PHA 1∶80(+),副伤寒LPS-PHA 1∶320(+)。高热时抽血培养找到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生长。确诊甲型副伤寒。联用丁胺卡那霉素0.2g,明可欣0.75g,每日2次,静滴,并予左氧氟沙星0.2g口服,每日2次,连用3天,但体温下降,估计药力不够,在原方案上加用洛美沙星100ml静滴,每日2次,每天后体温升至39℃~39.9℃。药敏提示对丁胺卡那霉素、明可欣均敏感,但体温仍有上升趋势,考虑为药物引起体温上升,停用丁胺卡那、明可欣,改为单用洛美沙星后体温逐渐下降。调整治疗方案4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再继续用药3天,体温均在正常范围。

    2  讨论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伤寒和副伤寒在临床特点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增多,血培养和肥达反应的阳性率低及耐药菌株的出现等。甲型副伤寒在临床特点上与伤寒基本一致,热型亦以弛张热为主,但肝脾大明显减少,总的是病情较轻。并发症也较少,而且从所累及的范围看,也明显少于伤寒,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二者在临床上难以进行鉴别。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肥达反应阳性率为82.4%,血副伤寒甲LPS-PHS阳性率为93.2%,明显高于肥达反应,尤其是LPS-PHA在病情早期可得到反应,故可用来早期诊断,但不足的是伤寒与副伤寒有交叉反应。所以,在伤寒和副伤寒的鉴别上仍不能取代血培养和肥达反应。

    在临床工作中,“药物热”并非罕见,它是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由药物导致的发热。众多学说中,目前最被认可的是“过敏学说”。经观察证实,多种药物可引起药物热,但最常见的仍以抗生素为主。

    本例患者确诊为甲型副伤寒,本身临床表现认发热为主,在治疗中容易忽略药物热问题。对于“药物热”,当然最好是防患于未然,首先要严格掌握用药的指征,不要一见发热就立即采用抗生素。其次要对病情进行仔细观察,明确诊断,对症下药,在用药过程中做到少而精。再有,要防止多种药物联合在一起使用,既往有过敏史的人,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遵照医嘱,谨慎从事。

   
    作者单位: 1 563000 贵州遵义,遵义市中医院内科

    2 563100 贵州遵义,遵义县人民医院内科

    3 563000 贵州遵义,遵义县毛石镇卫生院

  (编辑:魏  冉)

作者: 王晓娟,胡小松,王世禄 2006-8-2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