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7期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效果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小儿常见疾病,治疗多以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为主。因小儿接受治疗较成人困难(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口服中药由于药味太苦导致不能按量服药),为此,1995~2004年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50例,取得良好效果。西药疗效欠佳20例,不能按量服中药20例,静脉穿刺未成功10例。按保留灌肠法......

点击显示 收起

  急性细菌性痢疾(菌痢)是小儿常见疾病,治疗多以静脉给药或口服给药为主。因小儿接受治疗较成人困难(静脉穿刺不易成功,口服中药由于药味太苦导致不能按量服药),为此,1995~2004年笔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菌痢5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均1岁以上。西药疗效欠佳20例,不能按量服中药20例,静脉穿刺未成功10例。50例均为急性菌痢,其中2例为中毒型菌痢。

  1.2  方法  将白头翁15g,黄连6g,黄芩10g,苦参10g,赤芍10g,地榆10g,槟榔10g,大黄6g,铁马齿苋30g,紫皮大蒜1个加水煎,取汁150~200ml,冷却至39℃~41℃。按保留灌肠法每晚灌肠1次,根据病情治疗3~7天。

  1.3  护理  灌肠液温度适宜(39℃~41℃),选择较细肛管(14~16号)。将患儿取左侧卧位,用小枕抬高臀部10cm,垫橡皮单和治疗巾,暴露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约10~15cm,固定好肛管,以每分钟30~40滴速度滴入,高度不超过30cm,严防肛管滑脱,以免浪费药液。灌肠完毕,做好臀部皮肤护理。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3天后体温正常,腹痛、腹泻减轻,大便次数减少;治疗3~5天,精神好,无腹痛、腹泻,大便镜检正常为痊愈。

  2  结果

  本组48例治疗3~5天后,体温正常,无腹痛、腹泻、痊愈出院。2例中毒型菌痢患儿灌肠7次,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脓血便,镜检正常,痊愈出院。

  3  讨论

  菌痢是由于感受暑湿疫毒之邪,或饮食所伤而致,以下痢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等为发病特征。治疗多以清热化湿、凉血解毒为主。笔者所用方剂采用传统的治痢主方白头翁汤加减,方中白头翁、黄连、黄芩、苦参、紫皮大蒜、铁马齿苋等单味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治痢的作用,对痢疾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大剂量合并使用保留灌肠,其解毒作用尤佳。现代药物研究证明,上述药物抗菌范围较广,抗痢疾杆菌作用尤为明显。其中黄连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槟榔、大黄则具有破积导滞之功。古人曾有“调气则后重除,和血则便脓愈”之说,协同应用有助于促进炎症渗出物的排出和减轻肠道内异常发酵,有利于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的改善。因此,上述诸药合并使用,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凉血导滞之功,且灌肠能使药液直达病所,无任何不良作用,从而达到其他给药途径都难以达到的效果,同时可解决小儿服药难的问题。

  (编辑:萧  凝)

  作者单位: 438600 湖北罗田,罗田县万密斋医院儿科

作者: 周瑞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