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8期

梗阻性胆管炎并发急性肠穿孔1例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54岁。患者1年前因梗阻性胆管炎做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入院7天前,患者再次出现腹痛,以右上腹疼痛为主,呕吐、寒战、发热、腹胀,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一诊所诊断为“梗阻性胆管炎”行输液,服中药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4岁。因“右上腹疼痛7天,突然加重1天”入院。患者1年前因梗阻性胆管炎做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术后6个月常出现腹痛、腹胀。2次因粘连性肠梗阻住院保守治疗。入院7天前,患者再次出现腹痛,以右上腹疼痛为主,呕吐、寒战、发热、腹胀,皮肤、巩膜黄染。在当地一诊所诊断为“梗阻性胆管炎”行输液,服中药治疗。当服第3剂中药时患者突然病情加重,剧烈腹痛,转入我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T 39.8 ℃,BP 85/50 mmHg,皮肤、巩膜中度黄染,上腹部见约15 cm 长的手术瘢痕,全腹膜炎体征。腹部B 超检查示胆总管扩张1.3 cm 胆总管下段有一1 cm 结石。腹腔少许积液。血WBC 1.8×109/L,N 0.85。入院后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探查见:大网膜、部分小肠与腹壁原手术切口部位粘连,并且约50 cm 小肠系膜呈W形粘连形成梗阻,梗阻近端肠管明显增粗、充血,肠壁变薄,约30 cm的小肠坏死并有两处的肠穿孔。腹腔内有约500 ml混浊渗液。胆总管明显扩张,下段有一约1 cm3结石,胆汁混浊。手术行坏死肠切除、肠粘连松解、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术后诊断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伴肠穿孔、感染中毒性休克、梗阻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术后经抗炎、禁食等治疗,患者10天后病愈出院。

    2  讨论

    本例患者是由于漏诊出现严重后果较典型的1例。该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同时存在粘连性肠梗阻和梗阻性胆管炎。由于患者皮肤、巩膜黄染,而腹痛又以右上腹为重,且患者有寒战、发热,梗阻性胆管炎易于诊断。因而忽略了患者有手术史,二次因粘连性肠梗阻住院病史,草率诊断,不正确的治疗而导致患者粘连肠梗阻发展成为绞窄性肠梗阻并穿孔,并发中毒性休克的发生。虽然患者的漏诊发生在基层诊所,且经及时的手术治疗患者病愈出院。但仍需医务人员引以为戒。在对任何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都要认真询问病史及发病情况,仔细查体。不要因部分临床症状而忽略病情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特殊性。特别是广大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的局限,对部分复杂疾病的认识不足,易造成对某些复杂疾病的误诊、漏诊。在治疗上出现治疗不全面,甚至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作者单位: 615000 四川西昌,西昌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编辑:于秋山)

作者: 张普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