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0期

自拟清肠通腑汤治疗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滞缓45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胃肠功能滞缓是腹腔镜手术后的常见症状。我科2004~2006年对45例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胃肠功能恢复缓慢症状的患者采用自拟清肠通腑汤治疗,较对照组,病情恢复快,病程短,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手术后主要症状是腹胀、恶心、不思饮食等,经检查除肠鸣音较弱外,无腹腔积液梗阻等其他改变。按治疗用药分成两......

点击显示 收起

  胃肠功能滞缓是腹腔镜手术后的常见症状。我科2004~2006年对45例腹腔镜手术后发生胃肠功能恢复缓慢症状的患者采用自拟清肠通腑汤治疗,较对照组,病情恢复快,病程短,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住院患者107例,结石性胆囊炎68例,阑尾炎25例,胃穿孔14例;男41例,女66例;年龄36~75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6天。手术后主要症状是腹胀、恶心、不思饮食等,经检查除肠鸣音较弱外,无腹腔积液梗阻等其他改变。按治疗用药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62例。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清肠通腑汤,药物组成:川朴15 g,炒莱菔子15 g,白术20 g,木香9 g,砂仁9 g,枳实12 g,乌药9 g,沉香6 g,槟榔12 g,大黄6 g(先煎),郁金12 g,甘草10 g。胆囊结石术后加用柴胡15 g,黄芩9 g,茵陈15 g,元胡9 g,半夏9 g,鸡内金30 g,水煎,每日2次,早晚分服,每次100 ml,观察疗效。对照组服用多潘立酮、多酶片、健胃消食片等助消化药物,按说明服用,连服3天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腹胀、恶心、不思饮食、肠鸣音弱等症状,服药1天后明显改善,2天后恢复;显效:腹胀、恶心、不思饮食、肠鸣音弱等症状,服药2天后明显改善,3~4天恢复;无效:上述症状、体征服药3天仍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治疗组痊愈41例,占91%;显效3例,占7%;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对照组痊愈15例,占24%;显效13例,占21%,无效34例,占55%;总有效率占45%。两组疗效比较,经χ2 检验,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胃肠功能滞缓,是腹腔镜手术后常见症状。主要原因为CO2气腹对代谢、内分泌、免疫及酶学的影响,以及麻醉时间过长等而造成。祖国医学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腹腔镜手术后出现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属于中医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机升降失序,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以导致腑气不通,糟粕不行症状。笔者采用理气通腑,健脾消胀之法:方中厚朴、大黄、枳实(小承气汤《伤寒论》)、莱菔子、木香攻下停积,清肠消胀,以推六腑之糟粕下行;乌药、沉香、郁金,疏肝理气,以调中焦之气升降有序;白术、甘草、砂仁健脾益气,不致攻消之品损伤脾胃之气;另外属胆石症手术者,复加柴胡、黄芩、茵陈,以清利肝胆。诸药合用,共奏清肠通腑,健脾消胀之功;因药证合施,故效若中的。在45例临床观察中,发现本方具有加速胃肠蠕动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解除肠道功能紊乱,从而起到促进胃肠排空,而解除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滞缓的临床现象。

    作者单位: 471800 河南新安,新安县中医院

   (编辑:林剑雷)

作者: 梁华杰,邓娟,张锋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