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4卷第12期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对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对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可见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对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仅全血黏度低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可见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关键词]  四肢骨折不愈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三七土元胶囊;血液流变学
       
  骨折不愈合、骨不连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问题,传统植骨方法疗效肯定,但需要切开手术,手术有一定难度,创伤大,患者痛苦,并发症多,且患者经济费用高。我科2002年6月~2006年6月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取得了显著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笔者观察了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5~78岁,平均41.5岁;病程6~24个月,平均11.5个月。骨折不愈合部位:肱骨14例,腕舟骨17例,股骨10例,胫骨19例。对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16~77岁,平均40.7岁;病程5~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不愈合部位:肱骨9例,腕舟骨11例,股骨7例,胫骨13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病情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骨折不愈合是指骨折修复的自然过程已完全停止,如不经治疗,改变骨折部位的局部条件,则不能形成骨连接。临床表现为患肢持续性疼痛、不稳定、使用无力。检查时肢体有异常活动或假关节。局部可有水肿及压痛。X线片表现为骨端硬化,骨髓腔封闭,有时两骨折端形成杵臼状假关节。有时骨折端萎缩疏松,骨端间隙增大。

  1.3  治疗方法

  1.3.1  观察组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1)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术:严格无菌操作,备2枚骨穿针,穿刺部位深者用硬膜外穿刺针,采用局部麻醉。首先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1枚骨穿针或硬膜外穿刺针准确穿入骨不连部位,并用针尖轻轻剥离骨不连部位的瘢痕组织,以利于骨髓的均匀渗入,保留该穿刺针。用另一枚骨穿针连接注射器在髂前上棘穿刺,抽取红骨髓,抽取后即刻连接骨不连部位的穿刺针,将骨髓缓慢注入骨不连部位。注射时因阻力较大,需加压注射。一般腕舟骨不连注射10 ml,注射1次即可。四肢长骨骨不连每次注射30 ml,骨髓注射后局部稍加压包扎,并选用合适的固定。隔4周注射1次,共治疗3次。
(2)口服三七土元胶囊:自制[批准文号:鄂药制字(2001)第GZ08-019号],每粒含广三七0.3 g,土鳖虫0.2 g。服用方法:术后第二天开始口服,每次5粒,每日3次,连续服3个月后评定疗效。

  1.3.2  对照组  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咬除硬化骨及骨端间软组织造成新的骨断面并打通髓腔,取自体髂骨植入缺损部位,然后分别给予适当的内固定。

  1.4  结果

  1.4.1  检测方法  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于清晨空腹取5 ml静脉血放于烘干的肝素抗凝试管中,使用BZS-300型血液流变检测仪进行测定、观察全血黏度(mPa·s)、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

  1.4.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见表1。可见,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仅全血黏度低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可见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呈下降趋势,红细胞变形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显著(P<0.05)。表明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在改善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的血液循环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的比较  (略)

  2  讨论
   
  骨折损伤气血,致血脉离经妄行,恶血留滞,形成血瘀,导致气血运行失常,瘀积不散。骨折逾期不能连接,主要是由于“血不和则骨不能接”,“瘀不去则骨不能连”。骨折后在血液流变学方面表现为血液呈浓、黏、聚、凝状态,影响组织血流灌注,甚至形成血栓而影响骨折愈合[1]。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可以反映血液黏性和浓稠性,红细胞变形指数可反映血液的凝固性,当变形指数下降时,血液黏度增加,呈高凝状态,血流缓慢[2]。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兔骨折后的瘀血程度可用血液流变学指标来反映,表现在血液浓、黏、聚、凝性显著提高,从而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影响组织的血液灌流,甚至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影响微循环[3]。
   
  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是骨折治疗中常见问题。传统植骨加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不甚理想。近年来有学者的临床研究表明[4,5],骨髓内含有大量的基质干细胞及混合祖母细胞,这些细胞具有分化为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及网状细胞的能力,可向骨折处提供成骨细胞、间叶细胞和细胞诱导因子,促进骨的生长和愈合。笔者采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加服三七土元胶囊治疗四肢骨折不愈合,其中三七土元胶囊可加强祛瘀生新,接骨续损。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上升,使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向正平衡方向逆转,通过改善局部血液供应,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1  Histosugi M,Niwa M,Takatsu A.Reologic changes in venous blood during prolonged sitting.Throm Res,2000,100(5):409.

  1  姜志远.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间相关性的实验探讨.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1996,6(1):32.

  2  李光辉,陈超.兔后肢骨折后血液流变性变化的实验研究.微循环学杂志,2003,13(1):17-18.

  3  张思胜,聂存平,周雯.经皮注射自体骨髓移植结合中医药治疗骨折迟缓愈合与不愈合.内蒙古中医药,2003,1:11-12.

  4  曹立,沈惠良,冯明利.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临床骨科杂志,2005,8(4):343-344.

  作者单位: 442500 湖北郧县,郧县中医医院

  (编辑:田  雨)

作者: 李学敏,肖刚,王书文,阮士昌,詹爱明,王从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