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1期

献血不良反应与预防措施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挫伤了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献血晕厥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属迷走神经血管性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很......

点击显示 收起

    在日常采血工作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挫伤了一些人对无偿献血的热情和积极性。献血晕厥反应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献血后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无力等不适症状,属迷走神经血管性反应。虽然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但影响很大,除给献血员带来痛苦外,很容易摔伤,更重要的是在人群中造成严重的恐惧心理,影响广大群众的献血积极性。

    1  原因分析

    1.1  情绪改变  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会表现出积极和消极的思想情绪,前者能对工作带来好的效果,后者则会影响和妨碍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献血员在采血过程中恐慌及消极情绪占多数,具体表现在畏惧穿刺、怕采血过量、血流不畅、疑有不适反应、对身体有危害以及担心针眼处的愈合、感染等。如果献血员的自身愿望、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那么消极情绪可变为积极情绪。如献血环境整洁舒适、空气清新、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对献血员提出的问题认真解答,从而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情绪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中枢神经系统、边缘系统对情绪的发生起着极大的作用。所以情绪改变能影响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变化,如可使心跳加快或减慢、血压下降或升高、皮肤血管收缩或扩张。积极的情绪可使肺部扩张,氧气流通全身,有助于血液代谢。因此,消除恐惧心理做好预防工作,对确保献血员的健康及公民踊跃投入献血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最重要的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献血时因情绪过度紧张、恐惧、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引发不良反应。体质因素,如空腹或饥饿状态下、劳累疲倦时,献血者机体处于应激阶段,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外周阻力下降,血压下降,脑血流量减少发生反应。穿刺时对局部刺激产生疼痛,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引起剧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反应。

    2  预防措施

    2.1  消除精神紧张  加强有关献血知识的宣传,使其懂得献血常识,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采血人员用鼓励性语言进行心理疏导,做好解释工作,给献血者以心理安慰,教会他们放松的技巧,与献血者交谈,了解基本情况,劝他们不要在饥饿、劳累、疲倦、剧烈运动后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献血,可稍做休息进餐后再献血。

    2.2  严格体格检查  严格执行献血体检标准,全面了解献血者身体近况,让献血者做好采血前的准备,一定要餐后献血,食谱以素食为主,这样既保证了血液质量,又预防了献血反应,因过度疲劳、睡眠不佳、采血前饮酒、服药易造成ALT偏高造成血液报废,劝其改日献血。

    2.3  提高技术水平  采血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术,穿刺准确,动作轻柔,使静脉穿刺一针率达到100%,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或增加献血者的紧张害怕心理,减少局部疼痛和采血中的血流不畅等现象。密切注意观察、耐心询问对精神紧张或轻微不适者要主动与其交谈,分散注意力使其思想放松。

    2.4  献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发生晕针时应停止采血,将献血者抬到空气流通处,采取头低脚高卧位,以增加脑部供血量,检查患者血压、脉搏、神志,指压人中、合谷穴,口服糖水,必要时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安慰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始终让其放心,说明这种反应是常见的,并非他们的身体状况有问题,总之工作人员说话态度要和气、热情,采血环境光线充足,温度适宜,让献血者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献血。


作者单位:261041 山东潍坊,潍坊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作者: 于艳红,林 苏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