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1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48例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慢性肾盂肾炎应用中西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痊愈率达83。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有良好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慢性肾盂肾炎应用中西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痊愈率达83.3%,总有效率达100%。结论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有良好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肾盂肾炎;疗效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且迁延难愈性疾病,长期反复急性发作缠绵不愈,甚至发展为慢性肾衰竭[1]。笔者自2002年3月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48例,疗效观察后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均来自我院门诊及部分住院的患者,男9例,女39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21岁,病程1~11年。

    1.2  诊断标准  (1)腰酸、乏力,不明原因发热,伴有不同程度的泌尿道症状。(2)尿常规检测以白细胞增高为主。(3)尿细菌培养阳性。(4)部分患者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5)排除肾结核、慢性肾小球病变、下尿路感染及泌尿道综合征。

    1.3  治疗方法  分急性发作期治疗和非急性发作期治疗:(1)急性发作期:西药以若氟沙星胶囊(0.4~0.6 g/d)及复方新诺明片(2 g/d)口服。中药:滑石15 g,生地15 g,赤芍15 g,黄芪15 g,鱼腥草15 g,苍术15 g,白茅根15 g,生大黄10 g,黄柏15 g,牛膝15 g,竹叶10 g,每日1剂,症状控制后,按非急性发作期治疗。随证加减:高热者加大青叶10 g,柴胡10 g,血尿明显者加大小蓟各10 g,仙鹤草15 g,旱莲草15 g。(2)非急性发作期:单用中药,基本方:川芎30 g,生黄芪30 g,全当归30 g,坤草15 g,丹参30 g,草红花15 g,以辨证配方,随证加减,肾气不足,湿热下注者先以治标为主,用知柏地黄汤配八正散;湿热祛后以扶正为主;脾肾两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加白术;肾虚者用六味地黄汤;偏肾阴虚者去生地用熟地;偏肾阳虚者配金匮肾气汤;部分病程长、瘀血阻络较重者酌加路路通;血压高者酌加钩藤、杜仲;尿频、尿急明显者加枳壳15 g,尿培养阳性者加黄芩30 g,五味子30 g;尿素氮及肌酐高者加适量生大黄;每2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内容  临床症状、体征、尿常规、血尿素氮及肌酐。

    1.5  疗效判定  痊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消失,尿常规连续3次检测结果正常,血尿素氮及肌酐正常,追踪观察6个月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大部分消失,尿常规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或转阴,血尿素氮及肌酐明显下降或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尿常规检测结果较治疗前好转,血尿素氮及肌酐较治疗前下降;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尿常规检测结果较治疗前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48例,痊愈40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无效病例。痊愈率达83.3%,总有效率达100%。

    3  讨论

    慢性肾盂肾炎属祖国医学中的“劳淋” 范畴。其病因为病邪久羁,湿热滞而不去,灼伤津液、损耗正气,致使肾阴亏耗,渐则气阴两伤日剧,中气不足。而出现肾阴贤阳俱虚,脾失肾阳温养,脾阳亦衰。故慢性肾盂肾炎正气不足是其本。祖国医学认为“久病入络”,慢性肾盂肾炎迁延缠绵,久病必虚,肾气不足,正气损伤,血脉鼓动无力而至瘀血形成,瘀血与病邪缠结,更加耗伤正气,致使病情迁延不愈。所以治疗慢性肾盂肾炎非急性发作期,应以扶正通络活血,扶其正气,祛其瘀滞,疏通脉络。方中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补虚,利水消肿,又具有补气活血之功效,为治疗肾病要药;当归味苦辛温、补血活血,气虚则虚,气行则血行,二药相配,补益气血,利水止血,鼓动脉络气血顺行,增加活血之功力,从而消除久病瘀滞。坤草辛苦微寒,活血祛瘀,利尿解毒;丹参苦微温,活血祛瘀,疏通脉络;川芎辛温、活血行气;草红花辛微温,活血祛瘀,疏通脉络,四味合用,寒湿互佐;重在活血化瘀,疏通脉络,且川芎又有行气之功,坤草微寒解毒,以防黄芪、当归温补留邪之弊,全方具有扶正、活血、祛瘀、通络、祛邪、平补的优点,临床上结合辨证,再配以不同方剂,调节脏腑的阴阳虚实之偏差,使肾之阴阳重建平衡,疾病才能得以康复。

    祖国医学中《素问·标本病传论》说:“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而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而后治其本。”临床上常见慢性肾盂肾炎因上呼吸道感染致免疫功能低下时而急性发作,这对于疾病病情稳定及疗程缩短带来困难。笔者在探索中曾一度重视疾病的“本”,而忽视病之“标”,从而影响了疗效,所以急性发作期,治疗必须先标后本,或标本兼治,即《素问·标本病传论》中“谨察间甚以意调文,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之旨。及时控制标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在用药期间停止一切滋腻食品,以防碍湿,待标象一去,即恢复治本之原法。攻邪治标可以安正,扶正固本,又可祛邪,治标与固本看来作用相反,相反而又相成,有利于控制症状,提高疗效,至于标与本的分寸,则应根据临床表现灵活使用,实践中体会到为减少标证反复,调节慢性肾盂肾炎者的脏腑功能,增强其免疫机制最重要。

【参考文献】
  1 林兆耆,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80,1970-1977.


作者单位:443700 湖北宜昌,兴山县医院感染科

作者: 万忠芬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