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6期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为最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在现实生活中,CO中毒常见于自杀或者意外伤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广泛使用,发生在浴室内CO中毒现象也日渐增多。急性CO中毒昏迷超过4h,即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1]。现......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为最常见的急性中毒之一,在现实生活中,CO中毒常见于自杀或者意外伤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燃气热水器的广泛使用,发生在浴室内CO中毒现象也日渐增多。急性CO中毒昏迷超过4 h,即可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神经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1]。现将本院2004年1月~2006年6月抢救的56例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患者,男18例,女38例;年龄18~58岁,平均33岁;就诊时间最早10 min,最迟2 h。发生原因:洗澡时发生意外47例,自杀6例,烧煤取暖时发生意外3例 。

    1.2  结果  心跳、呼吸骤停11例,6例抢救无效死亡,50例现场救治成功,其中32例患者神志转清醒,大部分患者有头晕、心悸、恶心症状,部分有畏寒、寒战。10例意识障碍,8例神志仍呈昏迷状态。合并颅脑损伤5例,四肢软组织挫伤9例。对所有现场救治成功者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  急救护理

    2.1  现场急救护理

    2.1.1  现场生命急救  迅速将患者脱离中毒现场,搬到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处,松解衣扣,平卧患者,注意保暖(CO中毒好发于冬季),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检测患者的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给予高流量吸氧,如呼吸、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术。不要轻易放弃。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并行气管插管或喉罩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进行现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trution,CPR)。必要时予电击除颤。在现场救治成功50例患者中,11例出现心搏、呼吸骤停,其中5例得到及时、合理的现场CPR救治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跳。6例死亡者因中毒时间及心跳、呼吸停止时间过长,丧失抢救良机。进行CPR的同时,护士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快速开通有效的静脉通道,选用静脉留置针(高压氧舱不能使用普通的头皮针)肘静脉给药,心搏骤停者立即注射肾上腺素,争取及早恢复,静注洛贝林、纳络酮等以恢复呼吸,静脉滴注20%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在纠正低血容量休克时采用706代血浆等抢救治疗措施。现场执行口头医嘱时,除“三查七对”外,更强调“三清一复核”(听清、问清、看清和医生复核),保证抢救过程忙而不乱和治疗安全,用药后详细记录用药的时间、剂量[2]。

    2.1.2  现场心理护理  CO中毒患者清醒后往往有巨大的恐惧感,情绪激动、烦躁,医生、护士给予适当的治疗外,还要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和心理指导,对陪伴者的焦急询问给予恰当得体的解释,告知他们如何配合救护工作。另一方面,患者中毒前绝大多数为健康的人,重危者虽经尽力抢救,部分仍不能挽救其生命,家属情绪波动大,心理上难以接受突发的冷酷现实,护士应给予耐心解释和劝导,指导家属做好善后工作,体现对死者和家属的同情、尊重和人文关怀。

    2.2  合并伤的急救护理  如果较长时间吸入CO,就会导致严重中毒。患者出现头痛、恶心、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呼吸困难、痉挛、昏迷甚至心搏呼吸停止[3]。本组病例大部分都发生在浴室内,14例有合并伤的患者,都是患者晕厥跌倒时碰到硬物所造成,其中5例合并颅脑外伤,9例合并四肢软组织挫伤,经过正确的院前急救处理,伤情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或改善,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3  转运途中的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的主要特点是“急”和“救”。“急”就是紧急、快速,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和运输来实现;“救”则是通过先进的医疗救护来实现[4]。在患者呼吸、心跳稳定后,予快速、安全、平稳转送,途中严密观察病情,持续氧疗,做好转诊记录。本组病例釆用便携式可充电监护仪进行监测,减少了转诊途中观察监测的不便。途中保持呼吸道和静脉通道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和缺氧情况,并在转诊记录单上及时、详细、完整、规范地记录,做到有据可查。注意搬动过程中患者的安全,颅脑损伤烦躁的患者给予镇静处理,四肢损伤的患者给予消毒、包扎。随时与医院保持联系,通报患者的病情以及救护车返回时间,通知相关科室尤其是高压氧舱做好接诊、抢救的准备。

    3  讨论

CO是最常见窒息性气体。凡含碳的物质燃烧不完全时都可产生CO气体。当吸入气中CO含量超过5×10-4(即0.05%)或30 mg/m3时,就可产生中毒[5]。因此要预防浴室内CO中毒,最重要是改善通气,若出现CO中毒,则要迅速改善CO中毒患者的组织供氧,尽快促使血红蛋白(Hb)恢复携氧能力,是救治成功的关键。所以氧疗是最基本治疗措施,其中高压氧是CO中毒治疗绝对适应证。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快速的院前医疗服务,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从而提高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道庞,王苏,刘延红,等.高压氧液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36例疗效观察.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3,8(4):273-274.

2 魏红云,方玉桂,鲍光欣,等.长途转诊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48-49.

3 赵崇梅,胡文彬.专科急危重症抢救护理预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69.

4 林德娟,陈肇婉,陈楚惠.情商理论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南方护理学报,2005,13(3):63.

5 黄志明,张昌瑞.洗澡房一氧化碳中毒92例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3,8(3):227.


作者单位:529100 广东江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急诊科

作者: 胡玉桂 刘润改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