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7年第5卷第6期

及仙愈疡散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60例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溃疡笔者2003年1月~2006年2月根据中医辨证用及仙愈疡散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2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1)临床见有上腹闷胀疼痛或兼有嗳气、反酸、嘈杂、恶心等症状。(2)Hp检测根据(14C-UBT)......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溃疡

    笔者2003年1月~2006年2月根据中医辨证用及仙愈疡散加减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溃疡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胃镜证实为上消化道溃疡排除活动性出血、幽门梗阻、恶变者,经14C尿素依赖性实验(14C-UBT)检测Hp阳性的患者,治疗前4周内未使用抑菌药物、铋剂及制酸药的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来自我院门诊,其中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6~68岁,平均39.8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2.9;其中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15例,复合性溃疡15例。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7~63岁,平均42岁,病程3个月~11年,平均3.1年;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0例,胃溃疡10例,复合性溃疡1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1)临床见有上腹闷胀疼痛或兼有嗳气、反酸、嘈杂、恶心等症状。(2)Hp检测根据(14C-UBT)呈阴性。(3)电子胃镜证实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除外活动性溃疡出血、幽门梗阻、恶变者。

    1.3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4型:(1)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部隐痛绵绵,痛时喜温喜按,空腹为甚,得食则缓,遇劳则发,伴神疲乏力,面色萎黄,肢末欠温,大便多溏,舌淡,边有齿痕,脉沉细。(2)湿热蕴脾型:胃脘胀痛且有灼热感,口干口黏,吞酸嘈杂,痞满纳呆,烦躁易怒,便黏难解,舌质红,苔黄腻,脉大滑数。(3)肝胃郁滞型:症见胃脘痞满,疼痛或攻窜胁背,嗳气频作,吐酸易怒,喜太息,遇情志不舒加剧,舌苔薄白,脉弦。(4)胃阴不足型: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午后尤甚,嘈杂似饥,心中烦热,食少口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1.4  治疗及观察方法

    1.4.1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及仙愈疡散加减:黄芪20 g,党参15 g,白芍20 g,元胡15 g,川楝子15 g,蒲公英20 g,瓦楞子(煅)15 g,甘草3 g,白及粉10 g(分吞),川贝粉5 g(分吞),三七粉4 g(分吞),仙人掌粉5 g(分吞),乌贼骨粉10 g(分吞)。属脾胃虚寒型加高良姜、吴茱萸、炮姜。属湿热蕴脾型加黄连、滑石、苍术、猪苓、茯苓。属肝胃气滞型加香附、枳壳、青皮、陈皮、砂仁、木香。属胃阴不足型加用沙参、麦冬、石斛。若兼有瘀血加用桃仁、红花、郁金、五灵脂、赤芍。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 ml,分两次早晚温服,连用4周,用药期间忌生冷及刺激性食物。对照组以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0.5 g,替硝唑0.1 g,每日3次,连用4周为1个疗程。

    1.4.2  观察方法  主要对100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溃疡愈合以及Hp根除率的疗效进行观察。Hp感染检测用14C-UBT方法检测,1个疗程结束时以及停药1个月后各测1次,溃疡愈后情况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各进行1次并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及药物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均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1)临床症状消失;(2)电子胃镜检查正常;(3)Hp检测14C-UBT呈阴性,活度<100。好转:(1)临床症状缓解;(2)电子胃镜检查较前好转;(3)Hp检测14C-UBT转阴或活度降低。未愈:(1)临床症状无改变;(2)电子胃镜检查较前无变化;(3)Hp检测14C-UBT阳性活度同前。

    2.1.1  临床症状缓解标准  临床症状程序以无、轻、中、重4级评定,每降低2级或2级以上为显效,降低1级为有效,显效率加有效率为总有效率。

    2.1.2  电子胃镜标准  电子胃镜疗效以溃疡愈合、水肿消退的程度为标准。治愈:溃疡面愈合,水肿全部消退;好转:溃疡面基本愈合,溃疡范围缩小1/2以上,水肿基本消退;未愈:溃疡面范围缩小,但小于1/2,水肿未消。

    2.1.3  Hp根除标准  在1个疗程结束后停药1个月复查Hp,检测14C—UBT仍为阴性,活度<100。

    2.2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  两组病例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在反酸和嗳气的缓解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胃痛的缓解方面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

    2.3  溃疡愈合率  治疗组60例,治愈56例,占93.33%;好转3例,占5.00%;未愈1例,占1.67%;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40例,治愈30例,占75.00%;好转2例,占5.00%;未愈8例,占20.00%;总有效率80.00%。

    2.4  Hp根除率  治疗50例,Hp转阴48例,根除率为96.00%;对照组40例,Hp转阴32例,根除率为80.00%,两组Hp根除率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2.5  不良反应  使用三联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为30.20%,其中有5例出现头痛,占12.5%;4例出现失眠,占10.0%;2例出现恶心,占5.0%。而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两组病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主要是Hp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嗳气反酸,脘腹闷胀,属中医胃痛范畴。其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湿邪蕴结。针对这一病机用及仙愈疡散为基础方,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加减,方用黄芪、党参补脾胃、益中气;病久入络而见气滞血瘀,故用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三七疏肝行气、解痉活血止痛;仙人掌、蒲公英清热解毒、燥湿泻火,海螵蛸、煅瓦楞子制酸生肌止痛。根据现代药理研究:仙人掌、蒲公英海螵蛸有杀灭Hp作用且能中和过多的胃酸,所含胶质有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党参、黄芪、白芍、元胡、三七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细胞代谢,促进胃肠运动,减轻黏膜炎症,加速黏膜的修复,从而促进溃疡的愈合,通过临床观察,本方在直接抑制及杀灭Hp方面与抗生素基本相似,且作用持久,无耐药性,无副作用,这可能是因为本方不仅能杀灭Hp,而且主要是增强了机体整体的调节功能,改善了Hp在胃中的生存条件,增强了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从而达到根除Hp的目的。本方选用的川贝粉、仙人掌粉、三七粉、海螵蛸粉、白及粉等可直接作用于胃黏膜,加强对胃黏膜的保护和修复作用,仙人掌、蒲公英的杀菌抑菌作用以及黄芪、党参的补气益脾作用,实际上达到了抑制胃黏膜的侵袭因素,增强了防御修复因素的作用,从而使二者达到平衡,方中海螵蛸、煅瓦楞子等制酸作用的发挥,使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的根本问题得到解决。总之,全方共奏健脾燥湿、缓急止痛,制酸和中的功效,不仅能制酸行气止痛,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自我修复,同时杀灭Hp,达到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


作者单位:421200 湖南衡阳,衡阳县中医院

作者: 邹清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