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9年第7卷第6期

小儿肛瘘18例手术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摘要:【关键词】肛瘘。手术治疗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1。60%,小儿患者在临床亦不少见[1]。我院采用一次手术切开、切开结合挂线法治疗小儿肛瘘,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和后遗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肛瘘;儿童;手术治疗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1.67%~3.60%,小儿患者在临床亦不少见[1]。我院采用一次手术切开、切开结合挂线法治疗小儿肛瘘,均一次治愈,无并发症和后遗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女孩1例,其余均为男孩。年龄23天~11岁,<1岁8例,>1岁10例;病程10天~8年。其中单纯性低位肛瘘15例,单纯性高位肛瘘2例,复杂性肛瘘1例。

  1.2 手术方法 氯氨酮麻醉或加骶管麻醉,患者采用截石位,常规消毒。以直肠指诊、软质探针或注射亚甲蓝等办法进一步探查瘘管的主管及支管的走向、数目和位置,准确找到内口位置。(1)对于单纯性低位肛瘘者,用探针从外口进入管腔,从内口引出,沿探针走形方向,完全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管壁,修剪创缘皮肤,使之呈V形,充分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2)对于单纯高位肛瘘及复杂肛瘘,将探针从内口引出后,在探针尾端系一橡皮筋,使橡皮筋由肛门进入瘘管,切开内外口之间的皮肤,顺着橡皮筋切开外口部分瘘管至外括约肌,收紧橡皮筋,用止血钳夹住拉紧的橡皮筋,在血管钳下方用丝线结扎,修剪已切开的瘘管的创缘皮肤,充分止血,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

  1.3 注意问题 手术中需注意几个问题:(1)内口的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小儿肛周肌肉结缔组织疏松,瘘管较细,内口硬结范围较小,若不能确定内口位置,可用头皮针由外口注入亚甲蓝,牵拉瘘管,挤压内口周围查看有无脓液自内口流出。探针探查及挂线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以免造成假性窦道或假内口。(2)瘘管切开时应清除坏死组织,创口边缘皮肤应修剪成V形,使之引流通畅,以防术后皮肤愈合过快而形成假愈合。(3)对于高位肛瘘或不能确定为低位肛瘘者,宜行一次性切开结合挂线术,以免肛门失禁。(4)挂线张力不宜过紧,以免脱落过早,影响肛门功能。

  1.4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抗生素3~5天,保持大便通畅,每日便后用0.05%碘伏棉球擦洗创口,橡皮筋一般10天左右脱落,若两周不脱落,可剪除挂线内残余组织。

  2 结果

  本组18例全部一期愈合(症状及体征消失,创面愈合),疗程10~22天,平均13.5天。随访6~24个月,无复发,无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门变形等并发症。

  3 讨论

  小儿肛瘘的病因多数学者认为是肛隐窝感染所致,多为新生儿肛周脓肿留下的后遗症,95%的肛瘘源于肛腺感染[2]。由于新生儿肛腺可多达50个,且多为稀便,容易引起肛腺炎,感染蔓延形成肛周脓肿,最终导致肛瘘。5岁以下幼儿的肛腺多呈不规则分布[3],因而小儿瘘管的内口可发生于齿线前后部或左右两侧。儿童肛瘘瘘管走向于皮下、肌间,所以小儿瘘管多为低位瘘管。

  笔者主张小儿肛瘘首选手术治疗。低位肛瘘采用一次性切开术可以有效地缩短疗程,又避免挂线术慢性切割所引起的疼痛,伤口引流通畅不容易感染,换药护理方便。高位复杂肛瘘患者,则采用一次性切开结合挂线术,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又避免肛门失禁,愈合后疤痕较小,不会发生肛门变形。为避免因患儿换药时疼痛不合作,以致生长迅速而致的假性愈合[4],可以在换药的同时适当给予稀碘伏坐浴,遵循创口“由内至外,由深部至浅部”的愈合原则。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笔者认为小儿肛瘘宜及早手术。小儿身体生长旺盛,创口愈合快,疗程相对较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

【参考文献】
  1 黄乃健.中国肛肠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29.

  2 张东铭.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8-30.

  3 李国栋,寇玉明.中西医临床肛肠病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7-8.

  4 刘百羽,郭波,朱国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瘘及肛周脓肿.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12(6):417.

作者: 富巧燕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