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11期

颅脑损伤48例高压氧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护理2004年3月—2005年3月,本科收治4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并给予护理指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接受高压氧治疗最早2~7d,最晚2个月。1.2治疗方案采用高压氧空气加压至舱内压力达0。...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护理

    2004年3月—2005年3月,本科收治48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高压氧治疗,并给予护理指导,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35,女13例,年龄14~50岁,平均32岁。车祸伤46例,坠落伤2例;其中颅内血肿2例。浅昏迷41例,深昏迷5例,持续性植物状态2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史。接受高压氧治疗最早2~7d,最晚2个月。

  1.2  治疗方案  采用高压氧空气加压至舱内压力达0.22mPa,加压时间为20min,稳压吸氧60min,中间休息10min,减压时继续吸氧5min,有利于氮气从体内排出,25min减压出舱,1次/d,连续1~2个疗程,每个疗程10d,疗程中间休息5~7d。对植物状态和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损害的患者,采用多阶段的长疗程高压氧治疗,以减轻后遗症。

  2  护理

  2.1  治疗前的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首次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多数处于深昏迷或浅昏迷状态,首先是对患者家属做好心理指导,让他们了解高压氧治疗目的,鼓励患者家属要有信心与耐心,以挽救患者生命,把后遗症减轻到最低限度,把高压氧治疗的全过程,给患者家属讲细、讲透,这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选择和坚持高压氧治疗和能否达到最佳疗效。

  2.1.2  注意事项与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有关进舱的注意事项,严禁将火种带入舱内,例如:火柴、打火机、易燃易爆物品等。患者及陪舱家属不能穿尼龙、化纤等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衣物[1]。氧气是助燃气体,高压纯氧环境下遇火极易燃烧爆炸,危害极大,因此,入舱前严格检查,患者及陪舱家属必须穿全棉服装,以防舱内事故发生。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对二便失禁或昏迷患者妥善处理,并备好大小便器,对瘫痪及昏迷患者嘱家属经常给予擦洗,以减少不良气味带入舱内。患者进舱前,工作人员应重复检查高压氧舱各个系统及设备是否处于完好状态,确保无故障情况下,才可开舱使用。

  2.2  治疗时的护理  患者首次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加压速度不宜过快,还应不断询问患者有无耳痛,观察昏迷患者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及面部表情,有无鼻出血,嘱患者进行咽鼓管开张动作或吞咽动作,使空气进入鼓室,平衡内外压力。如出现耳痛或昏迷患者躁动不安,应暂停加压,待耳痛症状缓解后,再加压,以免发生中耳气压伤。特殊情况下可行预防性鼓膜穿刺术。加压期间,除胸腔引流管外,应关闭各种体腔引流导管,待稳压后再予开放[1]。稳压吸氧时,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动作,适当加深,不宜加快,不要泄漏,保证有效吸氧,同时注意舱压保持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观察患者有无烦躁不安,颜面及口唇肌肉抽搐、出冷汗、气急、头昏、恶心、无力等氧中毒的表现,如出现此症状,应立即停止吸氧,改吸空气,减压出舱,对症处理。减压时,严禁患者屏气,注意保暖,采用均匀缓慢减压,使人体内保持均匀的压差,有利于气体从体内逐渐排出,因此能有效达到高压治疗效果,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由苏醒到康复,这段病程是复杂的,有的患者看到随舱门的关闭,与外界严密分隔,听到各种气流声,在病痛基础上产生了恐惧心理,烦躁,不配合治疗,这时,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调整患者的心理活动,讲解高压氧对疾病的益处,吸高压氧能使病情好转,能够减轻后遗症或完全康复,是有效方法之一。在吸氧的同时舱内放优美的音乐,安抚患者,缓解恐惧心理,放松紧张情绪,可起到良好的松弛、镇静作用,还能起到调节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协调机体生理功能和负性心态,使患者自始至终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2.3  治疗后的护理  治疗结束,询问患者有无皮肤瘙痒,关节疼痛等不适,让患者休息片刻,观察有无反应。如出舱后仍感轻度耳塞或耳痛等症状,嘱患者数小时后会自然恢复,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治疗期间,常规服用维生素E和维生素C有助于清除氧自由基,预防氧中毒的发生。

  252800  山东省高唐县人民医院 

作者: 张爱莲 王慧群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