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年第9卷第12期

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来源: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护理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的危害性在临床已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自身的高度重视,但是一旦病情稳定,症状好转,患者常常过于乐观而不知控制自己的情绪,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监督和约束也相应放松。因此临床出现患者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的降低,往往导致心肌梗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的危害性在临床已引起医务人员和患者自身的高度重视,但是一旦病情稳定,症状好转,患者常常过于乐观而不知控制自己的情绪,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监督和约束也相应放松。因此临床出现患者的依从性和遵医行为的降低,往往导致心肌梗死的再次发作,诱发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死亡。我科对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不同情绪状态患者采取了护理干预,极大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06年6月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120例。

  1.2  方法  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二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从心理、饮食、休息、活动、药物及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进行干预,对照组对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施行常规护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患者依从性、遵医行为、医务人员重视度、再发心肌梗死、平均住院天数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2。

  表1  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二组评价结果比较(略)

  注:二组间比较χ2均>8.32,*P<0.01

  表2  二组再发心肌梗死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略)

  注:二组间比较*P<0.0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病情危急,医务人员全力投入抢救,实施24h监护,在病情观察、饮食、休息、心理护理等方面均实施干预,当患者脱离危险,医务人员思想放松,对患者的约束力也相应减少,但实际上对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在急性期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在稳定期更要提高警惕,不能麻痹大意,因许多并发症可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周为宜,期间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地安排活动和休息,即使处于稳定期也禁忌一次大幅度地活动,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稳定期也要注意控制饮食,少量多餐,切忌过饱,饱餐一方面增加心脏负担,另一方面由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而使心脏供血减少加重心肌缺氧。例如:1例急性心肌梗死稳定期男性患者,因食欲好转,患者和家属都过于乐观,进食了1大碗菜面而诱发再次心肌梗死,经积极抢救转危为安。因此通过护理干预使心肌梗死稳定期患者的依从性、疾病知识以及医务人员的重视度提高,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和住院天数。遵医行为是患者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为遵循医嘱的行为能力[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心前区疼痛、气促、频死感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对预后的不确定,从而对医务人员有较强的依从心理,对医务人员的吩咐言听计从,遵从医嘱,随着病情的控制,自我症状的改善,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病情,出现遵医行为和依从性的改变,如不遵从医嘱按时休息,不节制饮食等。医务人员是患者疾病知识的主要来源,健康教育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护理干预让患者了解许多并发症发生在疾病的恢复期,强调遵医行为的重要性。自我照料行为是指自我有意识地参与的执行健康行为,以维持生命、健康和幸福的活动[3]。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再次发生梗死的重要方面。通过健康教育、确认-反馈、鼓励-支持、增强自我照料行为、解决具体问题来帮助他们,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住院天数。焦虑、抑郁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与躯体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着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情绪变化可引起体内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4]。一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持续到稳定期尚不能转换角色,认为自己病情重,心情沮丧,不愿活动和饮食;有些患者随着症状的改善盲目乐观,不知控制自己情绪。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予以心理干预,教会患者适时转换角色,稳定自己的情绪,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的不同时期,对防止心肌梗死再发及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杜麦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6
 
  [2]  辛红菊.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394-395
 
  [3]  Carroll DL,Robinson E,Buselli E.Activities of the APN to enhance unpartnered elders self-efficac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Clin Nurse Spec,2001,15(2):60-66
 
  [4]  梅静,李淑荣.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及疗效[J].现代护理,2004,10(2):155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作者: 孙党红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