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7年第3卷第5期

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0例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5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清热泻脾散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论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关键词】清热泻脾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50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清热泻脾散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 痊愈率为72 %,总有效率为98 %。结论 清热泻脾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  清热泻脾散;手足口病;小儿

  1临床资料

    50例均为2000年元月至2006年8月我院门诊患儿,符合小儿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1岁;1~2岁5例,3~4岁32例,5~6岁10例,7~8岁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咽痛、拒食,手掌、足跖、口腔有红色的斑丘疹或椭圆形灰色小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水泡,周围绕以红晕。其中伴有发热者36例,臀部出疹者21例,胸背部出疹者1例,咳嗽、咳黄痰者2例。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WBC偏低者13例,正常者37例;淋巴细胞偏高者41例。

  2治疗方法

    清热泻脾散组成:生地黄6 g、黄连4 g、黄芩6 g、赤茯苓6 g、栀子6 g、灯心草3 g、石膏6 g、金银花6 g、连翘6 g、甘草3  g。临证加减:纳差加炒三仙各6 g、薏苡仁6 g,鼻塞流涕加辛夷、荆芥穗各6 g,大便干燥加枳实、厚朴各5 g,咳嗽加杏仁、浙贝母各5 g。每日1剂,服药3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3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现代中医儿科学》[1]中手足口病的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手足及躯干部皮疹消退,口腔疱疹或溃疡愈合,无发热、鼻塞、咳嗽等症。有效:口腔溃疡减轻、手足及躯干部皮疹明显消退,其他症状得到改善。无效:皮疹消退不明显,发热不退或合并皮肤及口腔感染。

  3.2  治疗结果

    痊愈3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痊愈率72 %,总有效率98 %。

  4典型病例

    孙某,男,3岁,2004年8月23日初诊。患儿以发热2 d,口痛、拒食1 d为主诉就诊。2 d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鼻塞、流清涕,在当地社区医院予以“头孢拉定”、“炎琥宁”静滴治疗1 d,仍发热,并伴有口腔疼痛不能进食,遂来我院就诊。症见:发热、鼻塞流清涕、口痛拒食、流涎、哭闹、大便2 d未解、小便黄。查体:体温38.5 ℃,舌红、苔黄厚,咽红,口腔黏膜、舌尖有数个溃疡,咽峡部有疱疹,手掌、足跖及臀部有小米粒大小的椭圆形水泡疹,心肺腹(-),指纹浮紫。实验室检查:WBC 8.2×109/L, LY 0.62。诊断:手足口病。治以清热解毒,清心泻脾。方用清热泻脾散加枳实、厚朴各5 g,炒三仙各6 g,3剂。2004年8月27日二诊:热退、皮疹明显减轻、口腔疼痛好转、食纳增加、大便通畅、舌红、苔黄微厚。继服上方3剂,皮疹退、口腔黏膜光滑、食纳好、二便调。

  5讨论

    手足口病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又名夏季疱疹综合征,是以口腔黏膜溃疡及手、足、臀部等处发生皮疹为主要特征的小儿传染病。根据其发病的症状特点,本病属中医“温病”、“时疫”的范畴,病机关键是心脾积热。由于小儿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以致损伤脾胃。而脾开窍于口,主肌肉及四肢,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脾胃受损、积滞不化,酿生湿热,小儿若鞠养失宜,感受外邪,内湿与外邪相搏结,外泄于体表则手、足出现皮疹,口腔出现溃疡。舌为心之苗,足太阴脾经上行夹咽,连舌本,散舌下,湿热与邪毒循经上犯则见舌面溃烂。故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心泻脾为主。清热泻脾散中生石膏辛寒以治其热;黄连、黄芩、栀子苦寒以泻其火;茯苓健脾利湿;灯心草清心除烦;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生地黄凉血养阴,有助于口腔溃疡的修复。诸药合用,共奏清心泻脾、凉血解毒、清热利湿之功。

【参考文献】
    [1]江育仁,朱锦善.现代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327-330.


作者单位: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001

作者: 张敏涛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