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第4卷第6期

从脾胃辨治小儿湿疹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将小儿湿疹分为湿热困脾和脾肾不足2型,并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关键词】小儿湿疹。脾胃。辨证论治小儿湿疹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与患儿禀赋不耐有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将小儿湿疹分为湿热困脾和脾肾不足2型,并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

【关键词】  小儿湿疹;脾胃;辨证论治

小儿湿疹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与患儿禀赋不耐有关。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若病程迁延则见苔藓样变,常伴有剧烈瘙痒。发病部位大多位于头面、耳后等暴露部位,严重者可延及躯干、四肢。现代医学认为湿疹多与免疫反应有关,临床上分为3型,即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目前国内外尚无根治的方法。祖国医学认为湿疹的发生多责之于湿邪,多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与四肢,开窍于口,脾喜躁而恶湿,最易为湿邪所伤。中医药因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皮损,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笔者在临床上分湿热困脾和脾肾不足2型,以参苓白术散加减辨治小儿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湿热困脾型

    相当于急性湿疹和亚急性湿疹,临床皮疹成多形性,常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甚至糜烂、渗出,皮疹分布基本对称,伴有剧烈瘙痒,容易继发染毒而出现发热、纳呆、吵闹、全身臖核肿大。

    案1刘某,男,2岁,2006年4月11日初诊。1周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灼热痒痛,继则局部潮红肿胀,并见散在分布的米粒大小红色丘疹及丘疱疹,搔抓后形成糜烂,伴有腹胀、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腻。中医诊断为湿疹,证属湿热困脾,脾失健运。治以益气健脾、清热除湿。方用参苓白术散:茯苓6 g、炒白术6 g、 陈皮6 g、连翘3 g、炒山药10 g、生薏苡仁10 g、炒莱菔子6 g、 苦参6 g、白鲜皮10 g、谷麦芽各10 g、甘草6 g。水煎服,2 d 1剂。二诊:服上药3剂后,小水疱渐至干涸、结痂,痒止,有少许新疹出现,大便调。继用上方6剂,皮疹明显减少,部分已脱屑。三诊:皮疹基本消失,舌淡红、苔薄白。上方去苦参,加黄芪6 g,再服6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型湿疹主要责之于患儿禀赋不耐,脾胃运化失职,内有胎火湿热,复因乳母过食炙煿之品,遗热于儿,湿热相搏,内困脾胃,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故见腹胀、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脾失健运则水津不布,外客于肌肤,故见皮疹,所谓“脏腑有病,必形于外”。脾主肌肉四肢,脾胃相表里,故益气健脾、清热除湿以安肌肤。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去党参以免闭门留寇,去砂仁以免助热,加连翘、苦参散脾胃浮火、清热利湿,莱菔子通便,白鲜皮引药达表,谷麦芽健脾消积,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达清热利湿、益气健脾之效,有效缓解小儿临床症状。症状好转后原方去苦参,以免苦寒伤胃,加黄芪以巩固疗效。

    2  脾肾不足型

    此型相当于现代医学所讲的小儿干性湿疹、慢性湿疹和特应性皮炎缓解期。多见于形体消瘦、脾胃功能较差的婴幼儿,皮肤损害以潮红、干燥、脱屑为主,散在丘疹,或片状浸润,少有糜烂,伴瘙痒剧烈,患儿头面部常在枕上或其衣领上摩擦,或用手搔抓,情绪烦躁,睡眠不安,病情时轻时重,常在发热、腹泻时症状突然消失,热退、腹泻停止时皮疹又复出现。部分患儿及其父母、兄妹有鼻炎哮喘等病史。

    案2王某,男,3岁,2007年3月20日初诊,全身反复出皮疹伴瘙痒2年余,加重1月。有“支气管哮喘”病史,每年冬初支气管哮喘发作,经药物治疗后能缓解症状,反复发作。近1月来全身皮疹较前加重,瘙痒剧烈,大便干结,小便如常。体格检查:躯干、四肢出红斑、丘疹,因搔抓而伴抓痕、结痂,部分皮疹表面有细薄的鳞屑,肘窝、腘窝部皮肤苔藓样变,伴轻微色素沉着,舌红、苔薄黄微腻。中医诊断为湿疹,证属脾肾亏损、血虚化燥生风。治法:健脾益气、润肺补肾、养血祛风。处方:生黄芪9 g、北沙参9 g、山药15 g、茯苓9 g、炒白术9 g、荆芥6 g、生薏苡仁15 g、陈皮6 g、白鲜皮9 g、谷麦芽各15 g、砂仁3 g、生甘草3 g。二诊:服药6剂后皮疹好转,瘙痒减轻。加补肾药淫羊藿9 g续服,6剂后,无新发皮疹,胃纳、二便正常。前方续用6剂以巩固疗效。

    按: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肺、脾、肾三脏虚弱,肺虚易受风热外袭,脾虚易生湿浊,肾虚不能纳气。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外溢肌肤则发为皮疹;肾虚不能纳气,以致“哮喘”频作。治宜益气润肺、补肾纳气、健脾和胃。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加减。茯苓健脾利湿;炒白术既能燥湿利水,又能补气健脾。二药合用健脾利湿。山药甘平,益气养阴,补脾肺肾;陈皮行气、健脾、除湿;生薏苡仁健脾除湿,兼清里热;生黄芪健脾益气,利水消肿,又可实表;北沙参微苦寒,清肺益胃生津;荆芥、白鲜皮祛风止痒。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除湿生津之效。

    3体会

    中医文献称湿疹为“奶癣”“胎疒敛疮”。《外科正宗》记载:“奶癣,因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滋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医宗金鉴》中称“胎疒敛疮”,“此症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奶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疒敛;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疒敛。”湿邪是小儿湿疹的主要病因。湿邪的产生主要责之于小儿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健全,脾胃功能较弱,湿邪郁久则易化热;另有饮食不节,后天失养,湿热内生,复感风邪,内外合邪,风湿热邪浸淫肌肤,形成湿热困脾型湿疹。若患儿素禀不足,脾肾阳虚,湿邪外发肌肤而形成脾肾不足型湿疹。鉴于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很多古代医家都强调调理脾胃的重要性。万全在《幼科发挥》中指出:“人以脾胃为本,所当调理,小儿脾常不足,尤不可不调理也。”所以,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原理,以参苓白术散调理脾胃治疗小儿湿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健脾方药能明显增强非特异性屏障,增强巨噬细胞活力,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和抑制免疫功能亢进。进一步为调理脾胃治疗小儿湿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