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9年第5卷第4期

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对痉挛型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方法对4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有效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肌张力进行评级,并对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以评定肌张力的改变情况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护理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及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方法对42例双下肢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及有效的护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患儿肌张力进行评级,并对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进行测量,以评定肌张力的改变情况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儿肌张力、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 %,83.3 %,81.0 %,73.8 %;治疗后肌张力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均较治疗前增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熏洗结合点穴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明显降低肌张力、增加关节活动度,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痉挛型脑瘫;中药熏洗;点穴疗法;护理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妊娠至出生时及生后脑发育早期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1]。脑瘫的发病率为2 ‰~3 ‰,其中痉挛型脑瘫占总发病率的60 %~70 %[2]。脑瘫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病程长,致残率高,已成为儿童智力及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目前,脑瘫是国内外医学界尚未攻克的一个世界性医学难题,无特效药及特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脑瘫的治疗中发挥了自身优势,已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中药熏洗和点穴疗法是其组成的一部分。我科采用中药熏洗结合点穴疗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了临床疗效和护理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42例均为我院小儿神经康复科2005年2月至2005年12月住院患儿,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最小7月,最大3岁,其中<1岁11例,1~2岁25例,>2岁6例,均为痉挛型脑瘫患儿,均有较明显的异常姿势。

    1.2诊断及纳入标准

    参照2004年10月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纪要的分型及诊断标准[3]:①符合痉挛型脑性瘫痪诊断标准;②年龄在7月至3周岁之间(包括7月和3周岁);③无心肺疾患、皮肤破损、急性炎症及感染性皮肤病等。

    1.3排除标准(自拟)

    ①不符合痉挛型脑瘫诊断标准者;②年龄﹤7月或﹥3周岁者;③除外非脑瘫(痉挛型)的患者,如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以及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瘫痪者;④正常小儿一过性发育落后者;⑤伴有癫痫发作者;⑥皮肤破损及患有湿疹等皮肤疾病者。

    2治疗方法

    2.1中药熏洗

    患儿在进行点穴按摩前先行中药熏洗治疗。①中药熏蒸。仪器选用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熏蒸治疗仪,方药为我院刘振寰教授研制的小儿脑瘫熏蒸方。药物组成:五加皮12 g、丹参12 g、防风15 g、艾叶15 g、川牛膝15 g、赤芍20 g、桑枝3 g、伸筋草60 g、透骨草60 g、红花5 g、桂皮5 g、桂枝15 g、黄芪20 g。将上药先放入自动煎药机中煎煮,然后将煎煮好的药液和适量水放入熏蒸治疗床的中药蒸发器内,让患儿平卧在熏蒸治疗床上,在家长或护士陪同下,进行全身或局部熏蒸,蒸汽温度37~41 ℃,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②中药浴。中药浴方为我院刘振寰教授研制的硬瘫洗浴方。方药组成:羌活、独活、杜仲、黄芪、当归、续断、赤芍、川木瓜、防风。将上方煎煮为5000 mL的药液,加入容量为50 L的椭圆形木桶中,然后加温水至40 L,水温38~40 ℃,给患儿带上游泳项圈(防止患儿头部没入水中),再将患儿置入药浴桶中,护士根据患儿情况给予全身按摩和点穴按摩。由家长用玩具诱导患儿在药浴液中自由玩耍20 min后迅速从药浴桶中抱出,擦干保暖。每日1次,连续治疗20 d为1个疗程。

    2.2循经点穴

    中药熏洗后休息30 min进行。①叩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左手固定患儿一侧下肢,右手中指、食指并拢,循膀胱经、脾经、肾经、胆经自上而下(腰部以下),依次叩击各经穴位,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共3遍。②点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左手固定患儿一侧下肢,右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于食指中节,以拇指端循膀胱经、脾经、肾经、胆经自上而下(腰部以下),依次点按各经穴位,力度以患儿耐受为度,各经穴位点按3遍。③按法。患儿取仰卧位,术者左手固定患儿一侧下肢,右手拇指端置于穴位上,余四指张开,置于穴位旁的皮肤上以支撑助力,循膀胱经、脾经、肾经、胆经自上而下(腰部以下),依次点按各经穴位,力度以患儿耐受为度,各经穴位点按3遍。在整个点穴过程中以承扶、殷门、承筋、承山、昆仑、箕门、血海、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悬钟穴为重点。

    2.3  护理

    2.3.1操作前的准备

    进餐前后30 min内不宜中药熏蒸洗,护士为患儿做治疗前应测体温,发现患儿体温>38.5 ℃、皮肤有破损、急性炎症及感染性皮肤患儿暂停做中药熏洗。治疗时可放合适的背景音乐配合治疗,以增强疗效。

    2.3.2  做好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

    治疗前先向患儿家长说明中药熏洗和点穴疗法是安全、舒适、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得家长信任。并介绍他们与其他做中药熏洗效果好的患儿的家长沟通,增强治疗信心。开导患儿家长全程陪护,使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疗。

    2.3.3  温度调节

    护士根据患儿的年龄、耐热情况等为患儿设置合适熏洗的温度,室温为26~28℃。患儿躺在熏蒸床上,护士必须在旁守护,随时询问并观察患儿。

    2.3.4  熏洗过程中观察和护理

    熏洗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摔伤、烫伤。一旦发生烫伤,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注意室内避风,患儿熏洗过程中会大量出汗,熏洗完后宜用浴巾擦干全身,嘱家长多喂患儿温开水,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情,如面色和呼吸等,如发现脸色发青,应立即停止操作。

    2.3.5  预防交叉感染

    熏蒸床和药浴桶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治疗时熏蒸床上使用一次性的床单,使用一次性的水疗袋,防止交叉感染。熏洗的治疗室每日各用紫外线消毒1 h,治疗结束后开窗通风,防止室内过分潮湿。

    2.3.6  饮食护理

    为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我科结合健康教育对患儿饮食习惯和膳食安排进行指导,并与患儿家长一起制定营养食谱,施行有效的营养干预,以保证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

    2.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SPS11.5建立数据库并做统计分析(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意义。

    3结果

    3.1疗效评定

    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应用改良Ashworth法进行肌张力评定[4]。肌张力0级计0分,肌张力Ⅰ级计1分;肌张力Ⅰ+级计2分,肌张力Ⅱ级计3分,肌张力Ⅲ级计4分,肌张力Ⅳ级计5分。

    3.1.1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肌张力恢复正常或降低2级以上。有效:治疗后肌张力降低1级。无效:治疗前后肌张力无改善。

    3.1.2  关节活动度

    显效:被动屈曲角度增加20°以上或达正常范围。有效:被动屈曲角度增加10°~20°。无效:被动屈曲角度增加小于10°。

    3.2  结果

    经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前、后双下肢肌张力评分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总有效率达83.3 %;治疗前、后内收肌角、腘窝角及足背屈角的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其总有效率分别为83.3 %、81.0 %、73.8 %。表明中药熏蒸结合循经点穴法可明显降低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张力,改善双下肢六关节的活动度。见表1~3。表1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治疗前后肌张力对比及疗效表2  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治疗前后内收肌角、腘窝角、足背屈角对比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表3中药熏洗结合循经点穴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双下肢六关节疗效例

    4讨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伸张反射亢进是其临床典型特征。由于肌肉伸张反射性收缩过强,出现活动受限、关节运动范围变窄,影响患儿正常的坐姿、站姿以及协调性活动,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我科应用针灸、按摩、点穴、水疗、中药熏洗、理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综合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通过长期临床观察,疗效确切。

    中药熏洗历史悠久,其机理在于利用皮肤具有吸收、渗透、排泄作用的特性,透过中草药煎煮产生的蒸汽和中药浴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肢体表面,一方面蒸汽和药浴液中所含的药物有效成分透过皮肤、孔窍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患者肌体、脏腑和各组织内外,发挥其活血化瘀、舒经活络和促进血液循环的疗效;另一方面,熏蒸和药浴时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全身机能得以改善,并使肌张力得到下降,缓解肌痉挛,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纠正挛缩,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扩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5]。痉挛型脑瘫中医辨证多属肝肾不足、血虚风乘,治疗大法以补益肝肾、活血养血、祛风通络为主。小儿脑瘫熏洗方中,五加皮、川牛膝补益肝肾;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养血;防风、桑枝、伸筋草、透骨草、五加皮、木瓜、羌活等祛风通络;考虑患儿药浴中汗出较多,加黄芪益气固表,艾叶温经散寒。诸药合用,祛邪而不伤正,达到通补兼施之目的。

    点穴疗法是我国传统疗法之一,早在明代曹士珩的《保生秘要》中就有记载。是在患者体表穴位和特定的刺激线上,运用点、按、拍、掐、叩、捶等不同手法,促使机体的功能恢复正常,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现代医学认为点穴疗法的作用主要是穴位所在部位的神经感受器或神经受到刺激,并传导到中枢神经,通过中枢神经的调节作用,调整神经系统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病变部位组织细胞的恢复和再生能力[6]。通过点、按、扣等手法作用于肾经、胆经等经脉的穴位,可调阴阳、理气血、通经络、培元气,并通过激发经穴的生物效应调整人体机能,使机体阴阳达到平衡,疾病自除。

    我科应用中药熏洗结合点穴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此疗法可降低患儿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异常姿势,从而达到较好治疗效果,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和患儿家庭负担,是一种较好的临床降低肌张力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子才,姜志梅.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届儿童康复学术会议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第9届小儿脑瘫康复学术会议暨国际交流会议[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4):1742.

[2]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4.

[3]《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4]刘雅丽,高伟.痉挛的评定[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3,23(2):60-62.

[5]古建平,陈静.中药熏蒸为主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36例[J].河南中医,2007,27(4):56.

[6]黄鼎坚.点穴疗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0-14.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广东佛山5282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