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第6卷第6期

王烈教授婴童病案选读(五)

来源:中医儿科杂志
摘要:【关键词】王烈教授婴童病案选读1手足口病(温毒发疹)李某,男,3岁,1992年7月6日诊。查体:神清,面红,唇干,手掌、足跖部皮肤散在红色丘疹和疱疹,形状多样,以长圆形为主,口腔黏膜、舌边及咽峡均有多数疱疹,破溃,周围红晕,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约0。经治4d后病情明显好转,手足疱疹干缩而暗红,但口......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王烈教授 婴童病案 选读

 1手足口病(温毒发疹) 

    李某,男,3岁,1992年7月6日诊。病史:患儿因发热2 d就诊,体温37.8 ℃,曾以风热感冒论治1 d,热降,但患儿烦躁不安,食少,流涎,当天家长发现胸部出现少许红色皮疹而来我院就诊。查体:神清,面红,唇干,手掌、足跖部皮肤散在红色丘疹和疱疹,形状多样,以长圆形为主,口腔黏膜、舌边及咽峡均有多数疱疹,破溃,周围红晕,颈部淋巴结肿大,大小约0.5 cm×0.5 cm,移动性良好,伴触痛,心肺腹部均未见异常,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数。血常规:WBC 10.0×109/L,Sg 55 %,L 45 %。诊断:手足口病。辨证:斑疹(温毒发疹)。治法:解毒化湿。处方:黄芩10 g、栀子5 g、石膏10 g、生地黄10 g、木通3 g、黄连2 g、白鲜皮10 g、竹叶10 g、紫草5 g、蝉蜕5 g,水煎服。局部破溃处涂1 %龙胆紫药水。经治4 d后病情明显好转,手足疱疹干缩而暗红,但口腔形成溃疡,涎多,拒食,大便干,小便黄,脉数。治法更为清热化湿,佐用滋阴养血。处方:黄芩10 g、生地黄10 g、木通5 g、竹叶10 g、黄芪10 g、当归10 g、枳实10 g。配用吴茱萸研为细粉,醋调,敷双侧涌泉穴,连用3 d。药后诸症悉除而愈。

  讨论:手足口病是当代儿科一种新的病毒性发疹疾病,属中医“斑疹”范畴。临证以手掌、足跖和口腔发疹为主要症状。我国从1981年始有报道,近年由于发病日渐增多且有危重者,故已被国家列为传染病范畴。本案例以温病的湿热疫毒致病理论为指导,应用清热解毒、化湿之法治疗,每获痊愈。

  本病因主症疱疹的形态与水痘、带状疱疹和单纯疱疹等病类似,主要依靠临床征象进行确诊。本病疱疹发生的部位和形态均为特殊。中医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当追溯至宋代,《小儿药证直诀》在描述疮疹时谓:“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泡,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以及“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可见古代对水疱发生过程的描述,基本能够概括本病的特点。清代温病学家又将皮疹类征象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本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病最多的为夏秋之季,湿热疫毒为本病的主要因素。临证初起邪浅,以肺脾失和为病理特点,毒热蒸腾则病进,若热犯脏腑则引起发热、烦躁、食少、便干等症状;毒伤气血而透达肌肤多可导致斑疹、疱疹等改变。根据本病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等特点,以斑疹论治,应用清热解毒、化湿之法治疗均收奇效,后期以滋阴养血善其后,治7~10 d而痊愈。

  2水痘(毒犯五脏)

  丛某,男,4岁,1996年4月20日就诊。病史:患儿生后易感。诊前3 d患儿发热、流涕,以“感冒”治疗2 d,热退,但头面、肢体见有红疹,时有瘙痒。病程中无咳嗽、呕吐,饮食、睡眠及大小便如常。查体:神清,面赤,唇干红,头额及胸部散在有红色皮疹,大小不一,呈椭圆形,碍手,其间有数个水疱疹,破者呈褐色,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数。诊断:水痘。辨证:水痘(毒犯五脏)。治法:解毒利湿,佐以护脏。处方:黄芩20 g、白芍20 g、木通5 g、大青叶10 g、当归5 g、苍术5 g、泽泻10 g、蝉蜕20 g。水煎服,2日1剂。经治4 d,无新的疱疹出现,陈旧疱疹结痂。终以抗炎散(连翘、柴胡、蝉蜕、重楼等),每次0.5 g,1日3次。

  讨论:水痘古称水疮,早在《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即将水痘与天花分论,可见水痘与天花似有类同。天花因接种疫苗而逐渐消灭,目前水痘疫苗虽已问世,但临床仍有散发。水痘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类普遍易感,有时呈散发小流行。临证以疹大如豆,内含水浆,痘型椭圆,向心性分布,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四世同堂”为特点。水痘与天花同为痘,痘发五脏。天花者为剧毒,五脏受害重,而水痘素称为天花之副,其毒轻,五脏为害少,故致痘小而症缓。所以治用解毒利湿为主,佐用护脏以防变证发生。本病是一种良性传染病,及早诊治,多可获愈,但其素体不足者,亦有毒邪四泛而变他病,故治疗亦当细慎。再以抗炎散巩固防变,一般治疗不及数日而愈,且不留瘢痕。

作者: 孙丽平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