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7年第22卷第3期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呼吸道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需常规留置气管插管,维持肺通气功能,保持全身氧供,以度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的危重阶段。因此,护理应结合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特点,加强呼吸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病儿早日康复。1临床资料本组病儿196例,年龄60d~3岁,体质量4。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20例,肺不张......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儿童;手术后医护;呼吸道

    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后需常规留置气管插管,维持肺通气功能,保持全身氧供,以度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的危重阶段。因此,护理应结合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病理、生理特点,加强呼吸道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病儿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儿196例,年龄60 d~3岁,体质量4.5~19.0 kg。术前诊断:房间隔缺损(ASD)86例,室间隔缺损(VSD)及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PH)65例,法洛四联症(TOF)28例,肺动脉狭窄(PS)17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修补矫正术。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20例,肺不张15例,误吸2例,喉头水肿4例,二次气管插管10例。经及时抢救、综合治疗护理后,189例病儿康复出院,7例死亡,住ICU平均时间6.8 d。

    2  护理体会

    2.1  机械通气的护理

    2.1.1  保证呼吸机的各项参数设置安全有效  密切观察病儿的呼吸方式、呼吸频率、潮气量、供氧浓度、气道压力、吸/呼比率等,及时复查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的有关参数,一般采用小潮气量(10 mL/kg)、快频率方式,以减轻气压伤及容量伤,缩短呼吸机应用时间,但对肺动脉高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差的病儿应延长呼吸机应用时间。

    2.1.2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  用70 cm长的寸带、胶布双固定气管插管,以免随呼吸上下滑动损伤气道黏膜。注意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每班测量气管插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并记录,以防过深或滑出。同时选用合适的牙垫,避免病儿咬扁导管。密切观察有无插管堵塞、脱管及呼吸道感染情况。

    2.1.3  镇静  机械通气期间,一部分病儿需充分镇静,尤其是重度肺动脉高压病儿。若吸痰反应强烈,吸痰前应给予镇静剂,以防躁动,加重低氧血症,使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升高,引起肺动脉高压危象。早期由于循环系统功能尚不稳定,应选择对循环系统影响小的镇静剂,如芬太尼、吗啡、异丙嗪等,与肌肉松弛剂合用效果比较满意;而对于那些胃肠功能已经恢复的病儿可选用非呼吸抑制的镇静剂,如水合氯醛、异丙嗪等。

    2.1.4  充分温化、湿化气道  由于病儿术后呼吸生理发生变化,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支气管纤毛运动低下,导致呼吸道内分泌物容易粘结在气管和支气管内,形成痰痂,发生肺部感染,而呼吸道的充分温化、湿化,能使纤毛运动活跃,有利于痰液的稀释和排出。因此,呼吸机应用时,吸入气温度在30~35 ℃,湿化液采用无菌蒸馏水,不用生理盐水,以免氯化钠沉积在气管壁上,影响纤毛运动,但应注意避免湿化过量而导致肺水肿。

    2.1.5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正压通气条件下,气管内痰液一般不多,因此,吸痰前应勤听呼吸音,根据呼吸音掌握吸痰次数,尽量少吸,并且一次吸净;吸痰前后应做听诊对比。②对肺动脉高压的病儿要及时吸痰,因此类病儿由于肺动脉高压出现肺泡间质炎,即淋巴样肺泡浸润肺泡间质,使之变性增厚,造成气体弥散功能不良,极易出现呼吸困难,肺部感染等,甚至呼吸衰竭。③严防机械通气环路中冷凝液的吸入,因气管插管附近存有大量的细菌,主要为G-杆菌,使冷凝液中有细菌定植的可能,吸入冷凝液将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可能。

    2.1.6  人工吸痰注意事项  ①一般由两人合作,病儿经皮末梢SpO2在0.90以上方可吸痰。②选择型号合适的吸痰管,吸痰管内径应为插管内径的1/3~1/2。③采用低负压,插入时切忌打开负压,吸痰时要缓慢并左右旋转吸痰管,不可停留在一处反复抽吸,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④动作要准确、迅速、无损伤。⑤婴幼儿对脱离呼吸机或吸痰引起的低氧血症更为敏感,故每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 s,并且在吸痰前后用纯氧通气数次。⑥痰液黏稠时,可向气管内滴入1~2 mL湿化液,待膨肺2~3次后再吸痰。

    2.1.7  严格掌握拔管指征  当病儿完全清醒并握手有力,肌张力恢复完全,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其他并发症,自主呼吸有力,潮气量大于5 mL/kg,呼吸次数20~30 min-1,血气分析参数正常,无呼吸机依赖时,可考虑拔管。

    2.2  拔管前后的护理

    2.2.1  拔管前备好急救用品  包括面罩、鼻导管、呼吸气囊、合适的气管插管、喉镜及急救药品等。

    2.2.2  拔管时护理  拔除气管插管前吸净口鼻腔及气管内分泌物,静推地塞米松3~5 mg,以减轻拔管后喉部炎性渗出;并将地塞米松5 mg、庆大霉素80 000 U加入氧气湿化罐内,于拔管同时给予持续面罩雾化吸氧(4~5 L/min)。

    2.2.3  拔管后护理  ①拔除气管插管后,严密观察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及脉搏氧饱和度,及时听诊呼吸音,注意口唇及甲床颜色,出现低氧、呼吸困难征象及时处理。②待病情稳定后,协助病儿取半坐卧位,因半坐卧位可使膈肌下降,减少腹腔对膈肌压力,有利于呼吸。③定时左右翻身叩背,叩背时操作者手背屈曲,四指并拢,用手掌心叩击,并由下向上,由周围向肺门拍打,以震动附着于气管壁的痰液,使其从周边的支气管向中心移动,利于咳出;对不会有效咳嗽的病儿可经鼻腔内吸痰或刺激病儿气管,在叩背时用右手示指、中指轻压气管以引起咳嗽反射,效果较好。

    2.3  并发症的护理

    2.3.1  喉头水肿的预防  婴幼儿喉腔呈漏斗形,较成人窄,软骨柔软,黏膜柔嫩且血管丰富,炎症或气管插管时间长易引起喉头水肿和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故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发生喉头水肿后,应抬高病儿肩部,以拉直气道,及时吸痰,保持气管通畅。②给予5 g/L麻黄素液喷喉,氧气雾化罐内加入生理盐水10 mL、沐舒坦15 mg、肾上腺素1 mg,加大氧流量至7~8 L/min。③发生喉头水肿后,病儿无自我表达能力,表现为烦躁、哭闹,护士应耐心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听诊呼吸音,判断喉头水肿的进展情况。

    2.3.2  误吸的预防  婴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肌发育差,而幽门肌发育良好,故易出现溢乳,造成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故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带气管插管的婴幼儿,每次吸痰及拔管前,必须吸净聚集在口腔及咽喉部的分泌物,以防咽喉部分泌物及呕吐物流入气道造成误吸。②给婴幼儿喂奶时,应将其上半身抬高,头偏向一侧后再喂奶。喂奶完毕,扶病儿呈坐位,轻拍背部至病儿打嗝排气后,再将病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同时注意观察有无低氧症状。

    2.3.3  肺部并发症的预防  婴幼儿心脏手术后由于肺循环血流量的改变,使肺血和渗出较多。尤其当呼吸运动受胸部切口疼痛、腹部膨胀和肌肉发育不良等影响,易造成支气管内分泌物的潴留,引起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甚至窒息,临床表现为病儿呼吸表浅、频率增快、鼻翼煽动、心动过速等。护理要点如下:①选择适当的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②应用利尿剂和胶体液,保持肺部相对干燥;③及时吸痰,注意无菌操作;④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流通,预防病儿着凉感冒,空气消毒每天2次;⑤对胃肠胀气的病儿除消除病因外,注意插管行胃肠减压,保持减压管通畅,必要时行肛管排气。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外科,山东 青岛 266003)

作者: 王艳丽,王宁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