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齐鲁医学杂志2008年第23卷第5期

翼状胬肉手术前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的疗效观察

来源:《齐鲁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前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对治疗翼状胬肉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侵入角膜2~4mm的翼状胬肉病人82例(9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眼压、角膜愈合及胬肉复发情况。结论术前及术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能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很多,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术前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对治疗翼状胬肉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侵入角膜2~4 mm的翼状胬肉病人82例(90眼),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术后眼压、角膜愈合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月~3年,实验组有2眼眼压高,角膜修复时间为(5.64±1.26)d,5眼复发;对照组有1眼眼压高,角膜修复时间为(5.53±1.15)d,12眼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84,P<0.05)。结论 术前及术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能安全有效降低翼状胬肉复发。

【关键词】  滴眼液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FLUOROMETHOLONE IN TREATING PTERYGIUM APPLIED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ZHANG XIAO-PING, ZHAO GUI-QIU, LIN JING, et al(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fluorometholone (FML) used before and after pterygium surgery.  Me-thodsNinety eyes of 82 patients with pterygium, which invaded the cornea 2~4 mm, were includ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traocular pressure, cornea healing and recurrence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findings of 6-36-month follow-up were: two eyes with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recurrence, five cases; and the cornea wound healing time was 5.64±1.26 days in experimental group; one eye with high intraocular pressure, 12 recurrence and cornea wound healing time 5.53±1.15 days in the control.  The recurrence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5.84,P<0.05).ConclusionFluorometholone can be safely used to prevent the recurrence of pterygium.[KEY WORDS]Pterygium; Ophthalmologic surgical procedures; Fluorometholone; Recurrence

    翼状胬肉是我国常见、多发的眼表疾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有调查显示环境因素,如紫外线照射是翼状胬肉的重要发病诱因[1]。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很多,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如何降低手术复发率一直是临床医师关注的热点,而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及重视术后用药与处理则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2]。2003年1月~2004年1月,选择就诊于我院的翼状胬肉病人82例(90只眼),本文对其单纯手术和手术前后联合使用艾氟龙滴眼液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初发翼状胬肉病人82例(90只眼),胬肉侵入角膜2~4 mm,所有病人都没有其他角膜、结膜疾病,除外随访不到6月、资料不全的病人。病人随机分两组:实验组45例(50眼),男27例(30眼),女18例(20眼);年龄36~77岁,平均(61.46±9.20) 岁。对照组 37例(40眼),男25例(27眼),女12例(13眼);年龄48~76岁,平均(60.05±10.47)岁。经统计学检验,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及性别组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术前处理实验组病人患眼点艾氟龙1周,每天4次。艾氟龙(1 g/L)滴眼液由我院药房给药。

    1.3  手术方法所有病例由同一医师完成手术。病人取仰卧位,患眼点倍诺喜表面麻醉剂3次后,生理盐水洗眼,25 g/L碘附皮肤消毒,置开睑器,将利多卡因注射到翼状胬肉体部,麻醉成功后,以有齿镊挟住翼状胬肉头部,用尖刀片沿胬肉头部外方0.5 mm的透明角膜区作浅层划切,沿此界限作角膜浅层剥离,分离至角膜缘,沿胬肉体部上下侧切开结膜,将胬肉与其下的组织剥离,在胬肉上方或下方的球结膜作潜行分离,将翼状胬肉头部转位到上方或下方穹隆部结膜,5-0缝线褥式缝合一针,术后结膜囊内涂红霉素眼膏,加压包扎患眼,术后5 d拆线。

    1.4  术后处理口服头孢类抗生素(对此药过敏者口服左氧氟沙星)3 d。第2天实验组术眼点艾氟龙滴眼液连续3周,每日4次,氧氟沙星滴眼液及双氯酚酸钠滴眼液连续应用2周,每日各4次;对照组只点氧氟沙星滴眼液和双氯酚酸钠滴眼液连续2周,每日各4次,两组患眼晚上均涂红霉素软膏。

    1.5  术后复诊术后1、2、3 d及2周、1月、3月、6月、24月、36月复查,每次行视力、裂隙灯、眼压等常规检查,随访6~36月。

    1.6  疗效标准痊愈:术区清洁,角膜创面上皮完全覆盖光滑,无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增生;复发:结膜充血肥厚,角膜创面有新生血管及胬肉增生。

    2  结    果

    2.1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术后随访6~36月,实验组失访4例(4眼),5眼复发,复发率为10.9%;对照组失访3例(3眼),12眼复发,复发率为32.4%,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84,P<0.05)。见表1。表1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情况

    2.2  术后眼压观察实验组2例眼压高,对照组1例眼压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实验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5.64±1.26)d,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5.53±1.15)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34,P>0.05)。

    3  讨    论

  翼状胬肉是一种慢性增生性眼病,我国的发病率高达2%~5%。表现为三角形增厚的球结膜组织,分为头部、颈部、体部。尖端为头部,角膜缘处为颈部,球结膜部为体部。进行期胬肉的头部隆起,附近的角膜混浊,在角膜的前弹力层及前基质层有细胞浸润。较小的翼状胬肉无症状,当胬肉较大较厚时则产生散光,侵及角膜瞳孔区时则视力受损。胬肉较大、进行性或达到角膜瞳孔区及术后复发胬肉应手术切除,手术是最佳治疗办法。本研究结果显示,翼状胬肉转位术后复发率为32.4%,与文献报道 30%~69%的结果一致[3,4]。本研究对部分病例行翼状胬肉转位术联合使用艾氟龙,结果46眼中有5眼复发,复发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显著性。艾氟龙滴眼液含1 g/L的氟米龙,属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能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其内多种水解酶的释放;减轻组织细胞的损害使炎症反应缓解;抑制肉芽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DNA合成。关于翼状胬肉病因及复发机制,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有人认为泪膜异常,泪液分泌不足引起角膜、结膜局部干燥而引起局部组织增生;研究认为翼状胬肉的发生与免疫有关,属于变态反应[5]。抗原刺激引起淋巴细胞的浸润、增殖与分化,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在整个变态反应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免疫学发展,免疫活性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眼病中的变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正常人的角膜缘处的球结膜无浆细胞,而在胬肉组织中却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常规手术将巩膜表层胬肉及结膜组织切除使巩膜暴露,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增生而降低复发率,但由于胬肉增生较强,仍有部分人复发。复发本质是修复创伤的血管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因此,能避免或控制肉芽组织增生的各种手术及术前术后措施都能降低复发率。本研究实验组中有2眼眼压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长期大量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青光眼,而用药史和特征性的后囊下白内障则是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6]。有研究表明艾氟龙较其他同类滴眼液较少引起高眼压[7]。本研究使用的艾氟龙时间较短、剂量不大,且未发现糖皮质激素所能引起的其他眼部体征,因此认为眼压高与使用艾氟龙无直接关系。本研究中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实验组为(5.64±1.26)d,对照组为(5.53±1.15)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说明艾氟龙对角膜上皮的愈合不会产生明显影响。综上所述,在翼状胬肉手术前后使用艾氟龙滴眼液使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降低,且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因此认为其对手术成功、减少复发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阎启昌,刘忠鑫,邸悦,等. 三亚地区翼状胬肉发病与紫外线暴露时间相关关系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 2006,86(24):1686-1688.

[2]刘祖国,王华. 努力提高我国翼状胬肉的手术水平[J]. 中华眼科杂志, 2007,43(10):865-867.

[3]魏淑蓉,李薇薇,镡鲁滨.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 2007,22(3):255-256.

[4]马岩,马玲珍. 自体带角膜缘结膜瓣转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 2007,22(3):243-244.

[5]李莉,施华强. 翼状胬肉的免疫荧光研究[J]. 眼科新进展, 1995,15(1):14.

[6]余敏斌,高景春,叶天才,等. 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112例临床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 2001,37(5):29-32.

[7]王丹梅,金红颖,庄云,等. PRK术后局部使用艾氟龙或地塞米松安全性及疗效观察[J]. 眼科研究, 1998,16(2):58-60.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山东 青岛 266003)

作者: 张晓萍,赵桂秋,林静,于晓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