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4卷第11期论著

论心身医学 与中医学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方法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病因、症状、病程和预后中的交互作用。结果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理论,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结论中医学中的精神、行为治疗方法,对躯体疾病的防治、康复,值得发掘和借鉴。...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方法 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病因、症状、病程和预后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理论,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结论 中医学中的精神、行为治疗方法,对躯体疾病的防治、康复,值得发掘和借鉴。 

  Wang Zuhao
    
  Suzhou University Educational Hospital,Suzhou Puji Hospital,Suzhou215008.

  【Abstract】 Objective Psychosomatic medicine studies psychosomatic disease.Methods The influence of social-psychological factors to individual’s physiological function,and mutual action of social-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factors in pathogeny,symptoms,course and prognosis of body diseases.Results The entirety concep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similar to the biological-psychological-social medical mode.Conclusion The psyˉchiatric and behavior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the prevention,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body diseases is worth excavating and using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psychosomatic medicine(PSM) psychosomatic disease(PD) traditional Chinese  

  医学从生物学模式突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心身疾病亦称心理生理疾病,与心理、行为因素关系密切的躯体疾病,具有器质性病变,社会环境和心理应激导致疾病发生。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中医学,重视“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强调人必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并与之保持协调,以此来解释人体的健康、致病、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康复问题,至今仍有实践指导意义。

  1 中医强调自然社会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
   
  1.1 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范围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特殊状态下与正常或异常生理功能之间关系;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生物因素在疾病的病因学、症状学、病程和预后中的相互影响;提倡医疗照顾的整体观念;采用行为医学和精神医学方法预防、治疗和康复。
   
  1.2 中医学理论观点 内径《素问·疏五过论》说医者“必明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径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之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 [1]  。很多疾病缘由环境适应不良,引起“七情”之“怒、喜、悲、恐、惊、劳、思”的过度应激,由心理影响生理,对疾病的产生和转变起重要作用。《素问·举痛论》有“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也”。“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 [1]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把心理状态分为五志、九气,疾病归为三大类:外感六淫,七情,又把环境、劳倦、饮食、房室不节归入“不内外因”,其中“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胜为病,能推而明之”。要医者对衄血、咳嗽、腰痛、眼病、舌病、妇女杂病诊治的同时,注意环境社会心理因素。
   
  2 人格、情感反应与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交互致病
   
  2.1 心身医学为综合医学或整体医学等先进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身疾病的特点:以躯体症状为主,有器质性病理过程或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发病前有明确的心理因素,疾病因心理因素和躯体因素交互影响;有情绪障碍和一定的性格缺陷;区别于神经症、精神病,心理治疗或心身结合综合治疗有较好的效果。
   
  2.2 中医强调“形神一体” 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统一,注重社会环境因素在生命和疾病过中的作用,“心神”占主导地位:“将审察于物而心生”。如嵇叔夜说:“养生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断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每个人要“调适阴阳,清心寡欲”、“冲和则百病不生” [2]  。否则情志应激偏颇,为心身疾病的起因。
   
  2.3 中医重视性格特征 社会学模式研究心身疾病是包括社会学、人类学、生态学和文化差异几个方面相结合进行的。中医学《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把人的气质人格分为:“太阳火形人,少阳金形人,阴阳和平土形人,少阴木形人,太阴水形人”。与心理学家荣格的内外向性格学说相似,这种人格特征维度分布与美国Hans Eysanek人格维度有不可思议的重合。并认为各型人易患某些心身疾病 [3]  。如“太阳火形人”与德国,Kretschmer分型中的“矮壮型”易患躁狂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每个人的心理特征不一,受环境、社会影响所产生的心理过程(情感)也不同。

  3 心身疾病的概念
   
  狭义的心身疾病指心理因素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指躯体原因发生的疾病,产生的心身反应。心身疾病主张狭义的概念,其内含心身疾病、躯体疾病、神经症和精神疾病。而心身疾病往往由神经症和躯体疾病的症状交叉重叠。诊疗累及的内脏和各系统不同,来命名各种心身疾病。
   
  中医古籍对此类疾病的命名如《内经》有“怒狂”“目不暝”、“气竭伤肝”;《伤寒论》有“百合病”、“狐惑”、“奔豚”、“梅核气”;明代《名医类案》和清代《古今医案》有“七情病”、“相思”、“惊悸”、“不寐”、“鬼疰”、“谵妄”、“癫狂”、“脏躁”等等。病因病机皆因“七情内伤,气机不畅,饮食不节,房劳致脾肾阳气受损,水湿不化成痰,气滞痰结血瘀,蒙敝清窍发为“瘛”、“神昏眩晕”。产生心—身疾病。

  4 心身疾病的防治方法
   
  4.1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神经系统的直接作用,情绪应激致情绪脑和植物神经的功能紊乱;神经内分泌变化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兴奋抑制;神经生化机制的变化,中枢神经递质功能改变AC、5-HT、NA、DA应激激素失平衡;免疫机制改变,使免疫功能的降低。
   
  4.2 中医学主张平衡心身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说:“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能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矫正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对有人格缺陷的高危人群进行心理疏导和增强应对能力的危机干预。
   
  4.3 常用治疗方法 帮助病人分析病情,解释不现实的痛苦和对自身有害的心理矛盾冲突,训练自控能力,纠正过分 注意躯体症状及由此产生的心身—身心障碍恶性循环。医学典籍《灵枢·师传篇》指出:“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并用以情胜情的“活套疗法”,还有“移精变气”暗示与自我暗示。名医吴师机主张“七情之病,香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现代临床常用的行为疗法、个别心理治疗、音乐疗法、香味疗法均为异曲同工,达到病人的病态负性情绪的转移。中医还创“默坐澄心法”、气功,通过自我暗示,自控松弛与生物反馈方法同义。对生理变化的直接觉察,形成生物控制回路(闭锁循环),调整心理、生理功能,达到情绪的宁静,肌肉的松弛,对焦虑紧张、高血压、心律不齐、偏头痛手术综合征有很好的疗效。
   
  5 结论

  心身医学是一门涉及生物学、心理学、行为学、环境学、社会学多方面的学科,古老的中医学是巨大的宝库,借鉴其理论体系、方法,结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深入研究社会环境、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的关系,也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霭春.举痛论第三十九,素问疏五过论第七十七.皇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39-510.
   
  2 王祖灏.老年精神保健.中医老年保健.第二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68-84.
   
  3 王米渠.阴阳人格体质学说.中医心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65-168.
    
  (收稿日期:2004-09-21)

  作者单位:215008苏州大学教学医院苏州市普济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王祖灏 2005-7-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