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5期病例报告

小儿逆P伴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1例鉴别

来源:INTERNET
摘要:常规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心率65~94次/min,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见图1~图5。诊断:窦性心律,时见窦房结游走至心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2讨论图1、4分别可见PR间期延长及PR间期逐渐延长并QRS波群脱落,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7岁。因咳嗽、发热3天就诊。体温38.5℃,查体:咽中度充血,心音有力、律齐。胸片:双肺纹理增强,边缘欠清晰。心肌酶谱:LDH↑,CK-MB↑,HBDH↑。常规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齐,心率65~94次/min,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见图1~图5。本图为24h连续记录,为V 5 导联。
     
  诊断:窦性心律,时见窦房结游走至心房,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
    
  2 讨论
    
  图1、4分别可见PR间期延长及PR间期逐渐延长并QRS波群脱落,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和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1] 。
     
  图2持续出现逆P′,P′R间期0.18~0.20s。如果窦性下传的PR间期正常,P′R间期>0.12s就应视为房性起搏。但本图PR≥0.20s,存在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则须考虑两种可能,一种为房性起搏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另一种为交界性起搏伴前向传导阻滞。单从图2无法鉴别。由图3中P波的变化,可以看出逆P′的出现是由于起搏点的游走。
    
  因房性起搏时P′-R间期与窦性下传的P-R间期相同或相近,可以初步断定P波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游走至心房所致。由图5可见逆P′的出现未使P′R间期缩短,而仍是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进一步证明该逆P为房性P [2~4] 。
     
  该患儿出现的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均是在夜间睡眠中,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也是时而出现,故不能除外是由于儿童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尚不稳定,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所致,且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也会引起窦房结游走心律。
   
  由于该患儿拒绝诊查及治疗,自行离院,故未对其进行随访。

  (本文图片见附页3)(略)
    
  参考文献
    
  1 梁翊常.实用小儿心电图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99:208-216.
   
  2 李小梅.小儿心律失常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8-89;150-151.
   
  3 王永权.心电图解疑图谱.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73-327.
   
  4 艾乙.儿童迷走神经活动增强性心电图变化的意义.中国医刊,2004,39:l36-137.
  

  作者单位:110032辽宁省沈阳市儿童医院

作者: 王红伟 2005-7-2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