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

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血症1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尿常规未见异常,X线示双肺纹理增强,门诊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用药前做血细菌培养。根据以上生物学鉴定此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3讨论白色假丝酵母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每个角落,在居住人群及医院内易引起感染,此患者是否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白色假丝酵母菌继发感染,希望此例在临床上引起重视。随着近几年来广......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20岁,为外地打工者,于2005年3月5日因流鼻涕、低热1周,近2日因畏寒,高热就诊。查体:血压120/75mmHg,心率90次/min,体温39.5℃,呈弛张热型,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无接触性传染病及皮肤病史;胸肺听诊无异常呼吸音及干湿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杂音;血常规显示WBC15.0×10 9 /L,N0.55,L0.45。尿常规未见异常,X线示双肺纹理增强,门诊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收入院,用药前做血细菌培养。    

  2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1 培养基 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球脂培养基,玉米粉琼脂平板含0.05%氯化四氮唑(TZC)沙氏葡萄糖蛋白胨琼脂。2.2 分离方法 按常规血培养方法抽静脉血5ml于45ml血液增菌瓶置35℃培养箱;72h后培养瓶上层有絮状混浊,转种于血琼脂平板和沙氏培养基培养24h,发现沙氏培养基菌落为奶油色样,光滑、柔软而闪光,镜下有芽生孢子,革   

  2.3 玻片法芽管形成实验 厚膜孢子形成,TZC反应均为阳性。   

  2.4 生化反应 葡萄糖、麦芽糖生化管均为产酸产气,蔗糖生化管为产酸,乳糖管为阴性。根据以上生物学鉴定此菌为白色假丝酵母菌。   

  2.5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制霉菌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药物均敏感。经大剂量使用抗菌药物,对症处置,半月后病愈出院。    

  3 讨论    

  白色假丝酵母菌存在于我们生活中每个角落,在居住人群及医院内易引起感染,此患者是否因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白色假丝酵母菌继发感染,希望此例在临床上引起重视。及时检测,及时报告,争取更多时间及早治疗。   

  随着近几年来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特别是长期使用免疫制剂,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特别要注意预防和监测真菌感染,以便能及时治疗。    

  作者单位:125001辽宁葫芦岛,解放军65037部队卫生队  兰氏染色为阳性。

  (编辑:悦 铭)

作者: 卢晓彤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