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8期

胃食管吻合术后胃瘫17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我院近10年来,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508例,其中贲门癌162例,发生胃瘫7例,发生率为4。食管癌346例,胃瘫10例,发生率为2。5岁,食管颈段1例,胸上段2例,中下段14例,贲门癌7例,手术方式:弓下吻合7例,其余均为颈部吻合。全组均无吻合口瘘。...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近10年来,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食管吻合508例,其中贲门癌162例,发生胃瘫7例,发生率为4.32%;食管癌346例,胃瘫10例,发生率为2.9%。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6例,女1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73岁,平均59.5岁,食管颈段1例,胸上段2例,中下段14例,贲门癌7例,手术方式:弓下吻合7例,其余均为颈部吻合。全组均无吻合口瘘。   

  1.2 临床表现 本组胃瘫均发生在术后4~12天,其中进全流质后发生8例,半流质9例,且随着进流质量的增加而递增。均表现为:前胸饱胀不适,反酸嗳气,甚至恶心、呕吐,呕吐物含有胆汁且有酸臭味,呕吐后明显舒适,肛门延迟排气排便。每日引流出胃内容物800ml以上。体检胸部无特殊发现,腹部肠鸣音减弱,恢复延迟。经胃管行76%泛影葡胺上消化道造影发现胃腔内充满液体,胃蠕动差,排空困难。胃镜可顺利通过吻合口,且吻合口水肿,胃内大量液体潴留。   

  1.3 治疗及结果 全组均行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 间断注入温热生理盐水,使用胃动力药物。8例使用TPN。术后2~6周全部恢复,其中发病至恢复时间2~3周者10例,3~4周5例,4周后2例。胃镜复查,吻合口通畅无水肿。全组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2.1 发病率 胃瘫多发生在胃及胰腺手术,其发病率为0.4%~5.0% [1] ,而发生在贲门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吻合者未见大宗病例报告。本组贲门癌发生率为4.32%,与文献报道相似;食管癌发生率为0.29%,比文献报道略低,这可能与贲门癌手术直接切断胃体有关。   

  2.2 发病因素 有学者认为,外科手术通过多种途径激活抑制性交感神经反射,使胃肠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活的交感神经纤维不仅可通过抑制胃肠神经丛的兴奋性神经元抑制胃动力,还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儿茶酚胺直接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和β受体结合而抑制平滑肌收缩,并认为这是胃瘫产生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可能的因素有:(1)精神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引起应激反应,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与胃平滑肌细胞膜上的α和β受体相结合,抑制平滑肌细胞收缩,使胃排空延迟。(2)开胸手术切断食管或胃的同时切断迷走神经,影响了胃的排空及蠕动。(3)胃从腹腔移至胸腔甚至到颈部,被拉长成管状,胃壁张力升高,影响胃蠕动。(4)有的病人进食后数日发生,可能是由于进食量突然增加,胃负荷加重,使胃的收缩动力下降。   

  2.3 诊断 手术后胃瘫是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其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胃造影、胃镜检查,其中关键是区别是否为非机械性梗阻。文献报道其诊断标准是:(1)经1项或多项检查提示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2)胃引流量每天超过800ml;(3)无明显水电解质酸碱失衡;(4)无引起胃瘫的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硬皮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5)未使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如吗啡、阿托品。Stanciu [2] 报道用 99 锝标记进行胃排空测定是诊断胃瘫的金标准。   

  2.4 治疗 由于胃瘫是非机械性梗阻,故以保守治疗为主。以绝对禁食,促进胃动力恢复,让胃充分休息,彻底的胃腔引流减压为原则,促进胃动力药物包括:(1)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胃复安、吗丁啉。(2)呱啶苯酰胺衍生物,如西沙比利、普卡比利。(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为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但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体会采用TPN可缩短胃瘫恢复时间。本组8例使用TPN,均在三周内恢复。总之经妥善处理预后良好,大多在2~4周内恢复,少数在4~6周内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凤林,秦新裕.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症的回顾性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245-249.   

  2 Stanciu GO.Gastroparesis and its manage ment.Rev Med Chir Soc MedNat lasi,2001,105:451-456.    

  作者单位:635200四川省渠县人民医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罗建明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