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9期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凝血指标变化的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近年来,凝血检测项目在围手术期各阶段的应用,日渐显现出其对于因手术引起的术中、术后异常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诊断意义。术中、术后的异常出血和血栓形成是因手术对机体组织、血管的损伤而激活凝血系统,使体内凝血和抗凝功能失衡所造成的。我们观察了35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项目指标的变化。1观察对象接受子宫......

点击显示 收起

     近年来,凝血检测项目在围手术期各阶段的应用,日渐显现出其对于因手术引起的术中、术后异常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诊断意义。术中、术后的异常出血和血栓形成是因手术对机体组织、血管的损伤而激活凝血系统,使体内凝血和抗凝功能失衡所造成的。我们观察了35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凝血项目指标的变化。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接受子宫肌瘤摘除手术患者35例。女性。年龄31~55岁。全部35例患者除子宫肌瘤外,无冠心病高血压等其他基础病变。

    1.2 检测项目 PT、INR、FIB、APTT、D-Dimer、t-PA、PAI。

    1.3 标本的采集及保留 取备检者静脉血2.7ml于3.2%枸橼酸钠0.3ml抗凝剂中混合。对所有35例患者分别进行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72h四次采血。要求取血顺利,立即送检PT、INR、FIB、APTT、D-Dimer.并另留一份血将于-80℃冻存。于1个月内完成t-PA、PAI检测。

    1.4 检测方法 采用贝克曼库尔特公司ACL9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以及IL公司配套的所有试剂进行测定。PT、FIB、APTT用比浊法,ISI值为2.431。D-Dimer为免疫胶乳比浊法。t-PA、PAI用biopool公司ELISA试剂盒。

  2 试验结果

    见表1,表2。表1 围子宫肌瘤手术期凝血、抗凝及纤溶指标变化 (略)注:INR单位(国际单位)t-pA正常值4~9ng/ml PAI正常值(18±10)ng/ml 表2 术前、术毕、术后24h、术后72h配对样本T检验(略) 注:建立检验显著性水平P<0.05

    2.1 纤维蛋白原(FIB)测定 术前与术后、术毕与术后24h、术后24h与术后72h均存在差异极显著性,其特点是术毕时出现明显降低,而术后24h、72h均出现显著上升。

    2.2 D-二聚体(D-Dimer)测定 术前与术毕差异有显著性,术毕与术后24h差异极显著,术后24h与术后72h差异有显著性。其表现为术毕时测定值较术前有明显上升,在术后24h达高峰,术后72h较术后24h有所下降。
   
    2.3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术前与术后差异有显著性,并在72h恢复至术前正常水平。此与前人观察喉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所报道的一致。

    2.4 凝血酶原时间(PT) 术前与术毕差异极显著。术后24h与72h差异极显著。

    2.5 纤溶激活抑制物(PAI) 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前均值略高于术毕,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观察对象35例患者全部为女性,无性别差异。年龄在31~55岁之间多为中年,年龄差距小,均无冠心病、高血压等与凝血有关的疾病。35例患者都是良性子宫肌瘤,无恶性肿瘤,因而排除了对观察对象所测试验结果的干扰。

    由上述35例手术患者FIB自术前至术后72h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因手术损伤组织里血管引起的体内凝血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消耗,在术毕时显现出明显的降低。随即开始机体的代偿性升高,当术后三天时达到最高峰,且常常在此时易发生血栓及并发症,提示FIB反弹可能伴发术后血栓形成。

    当凝血系统启动后,伴随而来的是纤溶系统的启动。因而出现了术后24h D-Dimer的显著高峰值。随着体内凝血与纤溶活动的动态平衡调节机制作用,术后72h D-Dimer在血浆中的水平有所下降 [1]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在手术开始后便出现上升。术毕时测定值最高。良性肿物患者在围手术期各阶段PAI水平无明显变化。围手术期凝血和纤溶系统产生连续变化,在术毕即刻t-PA达峰值,激活纤溶系统使得D-Dimer在术后24h达峰值,而FIB由于消耗继发性与术后72h升高。提示,根据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临床治疗策略,即防止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 [2] 。

     凝血指标的分析测定,目前在临床试验中已全面取代了BT、CT试验。加之在PT、INR、FIB、APTT的基础上,增加D-Dimer、t-PA、PAI等项目,便可全面的反映患者凝血机能和纤溶状况,而被作为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的必查项目。同时作为患者术后有无异常出血和血栓形成的观察检测项目,为提高手术患者康复和降低术后栓塞造成死亡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重伟达,李兆基,周水淼.喉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的动态观察.J Clin O torhinolaryngol(China)Jun,2001,6.

     2 刘怀琼,刘宿.围手术期凝血机制的异常.中华麻醉杂志,2002,22(1):61.

  作者单位:100044北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

 (编辑:悦 铭)

作者: 龙帼英,李晋芳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