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9期

静注安定致过敏性休克1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6℃,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室率92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快慢不一。术前5min缓慢静注安定40mg(陕西省西安制药厂,批号950106),当病人呈嗜睡状态时,立刻用150J电击后旋即转为窦律。约5min后心电监护显示室上速,速率180次/min,同时患者全身皮肤出现......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7岁,因阵发性心悸、气短、头晕3年,加重20天于1996年3月14日入院。否认有既往药物过敏史,但曾有对心电监护贴膜致局部皮肤过敏。体格检查:体温35.6℃,脉搏7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7/10kPa。一般情况尚好,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室率92次/min,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快慢不一。心尖部可闻及2/6SM,无传导。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关节无肿痛及杵状指(趾)。ECG示:紊乱性心律(短阵房速、房扑,呈2:1~3:1传导,房颤)。Holter示:窦性心律与室上速交替出现。入院初诊: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房速、房扑,室上速原因待查。于入院后第7天在CCU行同步电复律术。术前5min缓慢静注安定40mg(陕西省西安制药厂,批号950106),当病人呈嗜睡状态时,立刻用150J电击后旋即转为窦律。约5min后心电监护显示室上速,速率180次/min,同时患者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周身出冷汗,呼吸急促,神志淡漠,脉搏细数,测血压下降为5.3/0kPa,考虑安定致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抗过敏、抗休克、抗心律失常(静注地塞米松、扩容,静滴间羟胺、多巴胺、吸O 2 ,静推心律平,食管调搏超速抑制)等综合抢救半小时后血压回升为13.3/9.3kPa,1h后皮疹渐消退,但心电监护心律仍为房速与房颤交替出现,于入院后1个月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隐匿性旁道,经静脉注射硫喷妥钠后再次电复律转为窦律,行射频消融术痊愈出院。

  2 讨论

    安定是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抗惊厥药物。治疗指数高而副作用小。据有关文献报道少数病例可因静注安定致呼吸暂停,或喉头痉挛引起呛咳等。但引起过敏性休克尚属罕见。本例患者既往也有口服安定史,确无过敏反应的发生。此次静注安定后立即出现周身皮疹等过敏性休克表现,难以用“安定中毒”和“心律失常”解释。且当时除静滴镁极化液外(术前已用1周),也无其它任何用药史,故可排除其它药物所致的过敏性休克。据我们分析本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可能与以下二方面因素有关:(1)给药途径:口服不致敏可能与胃肠吸收和肝脏代谢的首过效应,使致敏原含量减少或破坏。而静注可能使较多的致敏原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与相应的抗体相互作用,激发引起Ⅰ型变态反应。(2)给药剂量:据国外报道在电复律前静注安定最大剂量可达80mg,而国内一般用15~20mg。因本例患者平时有经常服安定史,故给予40mg静注,是口服剂量的3~4倍。但确切机理尚不清楚,有待于做进一步探讨。

  作者单位:1033600山西省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2710032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

  (编辑:文 静)

作者: 贾宝珠 ,张清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