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5年第5卷第11期

外伤性肠破裂50例治疗的体会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外伤性肠破裂治疗。方法腹腔穿刺早期明确诊断,掌握手术时机,防治休克,清除腹腔残余脓肿,预防切口感染。结果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闭合性肠破裂50例。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各5例,小肠破裂40例,合并休克1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肠破裂治疗。方法  腹腔穿刺早期明确诊断,掌握手术时机,防治休克,清除腹腔残余脓肿,预防切口感染。结果  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闭合性肠破裂5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6~69岁。十二指肠和乙状结肠各5例,小肠破裂40例,合并休克15例。治愈49例,1例死亡。结论  小肠破裂早期诊断、抢救休克、术式的选择、甲硝唑预防感染等是治疗外伤性肠破裂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外伤;肠破裂;休克;感染
  
  闭合性损伤肠破裂是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我院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50例,现就诊治方面的体会的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8 例,女1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69岁。50例均为闭合性损伤,受伤距入院时间最短1h,最长3天,入院距手术最短1h,最长22h。本组5例乙状结肠破裂,5例十二指肠破裂,其中40例小肠破裂,合并休克15例。交通肇事致伤10例,坠落伤9例,撞击伤10例,挤压伤10例,斗殴及其它损伤11例。本组治愈49例,死亡1例,死亡率2%。

  2  讨论

  2.1  闭合性肠破裂的早期诊断  肠破裂后,肠内容物进入腹腔,迅速导致弥漫性腹膜炎,若早期诊断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治疗效果,我们总结,要做到早期诊断,主要依靠下列几点。

  2.1.1  明确的外伤史  本组中有6例小肠破裂因抱炭块致伤,此类原因致伤者报道甚少,本地区属于山区,工人抱炭机会较多,小肠破裂均发生于距回盲部100~300cm,分析其穿孔原因可能为肠管被压于重物及脊柱之间引起肠管的裂伤。

  2.1.2  腹痛  伤后立即出现持续性腹部剧痛,本组均有此症。

  2.1.3  弥漫性腹膜炎体征  本组均有不同程度全腹压痛、反跳痛及肌肉紧张等腹膜炎体征,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1.4  膈下游离气体  有报道[1]达72.9%的阳性率,本组对47例胸腹透视检查,26例阳性,阳性率56%。本组阳性率偏低可能因小肠穿孔者居多所致,因小肠破裂处黏膜外翻、肠内容物堵塞,加之损伤时小肠积气小,透视常出现阴性结果,但仍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2.1.5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术简单易行,阳性率高,是早期确立诊断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本组穿刺46例,一次成功42例,两次成功4例,阳性率92%。我们体会在腹腔穿刺前向腹腔穿刺侧侧卧5min;多方位穿刺,可提高阳性率,若抽得含有粪渣脓性液即可确诊。当反复穿刺仍为阴性,又高度怀疑内脏损伤,采用腹腔灌洗,有报道阳性率为98%[2]。

  2.2  治疗 

  2.2.1  防治休克,掌握手术时机  对已有腹腔内脏器损伤者,原则上尽快术前准备,及时手术。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同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合并休克者,最好两路或静脉切开补液或条件允许可行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待临床表现有下列改善即行手术(1)血压回升脉压增宽(>0.4kPa)、心率减慢;(2)呼吸平稳;(3)皮肤色泽改善;(4)尿量增多。
 
  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的联合应用问题,我们采用多巴胺100~200mg、间羟胺20~40mg,加于5%葡萄糖500ml中静滴,每分钟20~30滴,维持收缩压在12kPa即可[3]。本组合并休克15例,其中1例死亡,该患者入院血压为8/6.7kpa,由于在未进行有效大量补液的情况下手术,术中血压一直偏低,术后虽然扩容,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激素等治疗,终因休克不可逆转,抢救无效死亡,教训沉痛。

  2.2.2  术式的选择  术式的选择应遵循尽量保留健康肠管,能修补尽量修补的原则。本组6例小肠部分切除外,其中43例均行穿孔修补术。但是对小肠周径操作2/3以上,肠管短距离多处穿孔,修补后可能导致血运障碍或肠腔狭窄者;肠管破裂又有系膜血管损伤影响血运者应果断地行小肠切除术。  

  2.2.3  腹腔残余脓肿及切口感染的预防  肠穿孔病人腹腔有大量渗出,污染严重,术后易合并腹腔残余脓肿及切口感染。本组1990~1994年施行10例中有5例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50%;自1994年应用甲硝唑以后39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1例,感染率29%。说明应用甲硝唑以后预防感染行之有效。方法是静脉滴注广谱抗杆菌及厌氧菌药物如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甲硝唑外,局部应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腹腔,至冲洗液清亮后应用0.5%甲硝唑溶液200ml置入腹腔,经引流管引出。腹膜缝合后用0.5%甲硝唑溶液冲洗伤口,前鞘缝合后再次冲洗,最大限度地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安寿.基层医院抢救腹部闭合伤的体会.陕西医学杂志,1990,19:41.

  2  郑泽霖.外伤性小肠损伤.普外临床,1990,5:203.

  3  华积德.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实用外科杂志,1998,8:343.

  作者单位:1 526300 广东广宁,广宁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2  广东广宁,广宁县人民医院外科

  (编辑:李  弋)

作者: 二文邓永洪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