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期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妇科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现代生活中,分娩中的痛苦让已经成为母亲的女性记忆犹新,而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则选择剖宫产术来结束分娩。应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显示,它是产科镇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关于分娩镇痛方法的选择,需具备以下特征:(1)对母婴影响小。分为两组,镇痛组20例,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

点击显示 收起

  在分娩过程中,产痛是普遍存在的。现代生活中,分娩中的痛苦让已经成为母亲的女性记忆犹新,而越来越多的准妈妈则选择剖宫产术来结束分娩。应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显示,它是产科镇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于分娩镇痛方法的选择,需具备以下特征: (1)对母婴影响小。 (2)易于给药、起效快、作用可靠、满足整个产程的需要。 (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 (4)易于观察和参与生产过程。 (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包括40例足月妊娠、头位、无病理产妇,硬膜外阻滞禁忌的临产初产妇。分为两组,镇痛组20例,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麻醉。对照组20例,不用任何镇痛措施。当宫口开大2~3cm时,孕妇取左侧卧位,头及双膝屈向胸部,选择L2~3 或L3~4 间隙,用一次性腰硬联合包中的 18 号硬膜外针进行穿刺,成功后插入 7 号腰麻针,有脑脊液缓慢流出后,一次性注入布比卡因1.5mg,芬太尼2.5μg,取出腰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接微量注射泵,麻醉平面控制在 T10以下,用微量注射泵向硬膜外腔以10ml/h的速度泵入0.075%布比卡因50ml 及芬太尼50μg的混合药液,宫口开全后停止给药,术中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疼痛根据产妇主诉分为Ⅳ级:Ⅰ级:无痛或稍感不适,活动自如,无汗或微汗。Ⅱ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出微汗。Ⅲ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辗转不安,合作欠佳,出汗伴肢冷。Ⅳ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叫嚷不安,出汗,肢冷。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比较  镇痛组20例,镇痛Ⅰ级者16例,占80.0%,Ⅱ级4例占20.0%,有效率100%。对照组镇痛Ⅰ级者0例,Ⅱ级者1例占5%,Ⅲ级者16例占80.0%,Ⅳ级3例,占15%,两组比较分娩疼痛情况有明显不同。

  2.2  产程进展   在镇痛组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较对照组者明显加快,两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的平均时间无明显区别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进展  (略)

  2.3  分娩方式  在镇痛组20例中,经阴道分娩者16例(包括吸胎2例),剖宫产4例,占20%;对照组20例中,经阴道分娩者12例,剖宫产8例,占40%,镇痛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2.4  胎儿窘迫  在镇痛组有5例(4例经剖宫产娩出,1例经阴道娩出),其余15例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在对照组胎儿窘迫有6例,其余Apgar评分7~9分,两组无明显区别。

  2.5  产后出血  产后2h内出血量两组均为≤300ml。

  3  讨论

  应用小剂量低浓度镇痛药物后,产痛迅速消失或明显减轻,但不影响产妇的肌力和交感神经活动,产妇可自由活动肢体并可进饮食,镇痛组比对照组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第一产程时间缩短,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用药未阻断T10以上子宫体部的运动神经故不影响子宫收缩,而由于阻断了L1~4,S2~4的运动神经支,使子宫颈、盆底肌肉、阴道张力减弱或消失,因而宫颈扩张加速,第一产程缩短,本文镇痛组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降低1/2。可能与:(1)有效的镇痛解除了产妇对疼痛的恐惧心理,使人为性难产率下降。(2)对某些盆底和阴道软组织坚厚,宫颈坚韧的产妇,硬膜外阻滞降低了宫颈、盆底肌肉和阴道张力,致经阴道自然分娩率升高。

  (编辑:李  令)

  作者单位: 056005 河北邯郸,解放军第285医院麻醉科


 

作者: 郭媛媛, 牛小宁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