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3期

从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谈医学教育改革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从事全科医学服务的医生被称为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为社区内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一系列服务,这一职业要求医生懂各科医学知识,能够应付各种普通疾病。医学模式转变反应了人们对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以及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从事全科医学服务的医生被称为全科医生。全科医生为社区内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一系列服务,这一职业要求医生懂各科医学知识,能够应付各种普通疾病。因此,全科医生比一般医生要求要高。发达国家的全科医生都是本科专业后再读两年方可担任。医学模式转变反应了人们对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教育与医学科研以及医疗卫生工作等看法的转变。它对医学教育方向、医学科研和医疗卫生工作改革都起着指导作用。

    【关键词】  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医学教育改革

    Discussion on 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view of general medicine profession training

    WU Si-jin.Medical School of Huangshi College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bei 435003,China

    【Abstract】  General medicine 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covers health protection,treatment,rehabilitation etc.The doctor who embark on the services of general medicine is called family doctor.Family doctors provide a series of services of revention,treatment,rehabilitation etc,for community dwellers.The profession require that doctors are familiar with medical knowledge of all section and can deal with all kinds of common diseases.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modes indicate the changing of people’s viewpoint about health and disease,clinical medicine and prevention medicine,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It guides the direc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 and instructs the reform of medical research of medical clinic.

    【Key words】  general medicine;general doctors’training;the reform of medical education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它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从事全科医学服务的医生被称为全科医生。下面从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谈医学教育改革。

    1  全科医学教育的背景[1]

    我国从80年代后期引进了全科医学这一学科。全科医生的出现导致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即全科医生制。他意味着城市医疗保健从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所有人和人的健康为中心。实行全科医学制,一是可以改变医患关系,全科医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起固定持久的服务关系,为这些家族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上门服务,原先冷漠的医患关系变成朋友式的关系。二是可控制目前卫生资源浪费、乱用药、乱收费、乱检查的现象,避免病人不管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就诊。据有关资料了解,病人90%的疾病都属于普通疾病,全科医生均能够处理,处理不了的疾病,可转到大的专科医院治疗。如果90%的病人都能在社区医院就诊,大医院就可以从大量的普通疾病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治疗各种疑难疾病和危重病人。三是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后,各级医院人力大大增强,效益会大大提高。1.1  生产力水平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基础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已有转大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发展迅速,但客观地讲,现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同样处于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是一项耗资巨大的社会事业。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相应地教育投入大幅度增加。医学专科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尚符合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非常明显。有相当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还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在这些地区专科层次的人才不算低层次人才,在这些地区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符合基本国情。因此,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全科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将存在和发展下去。

    1.2  医疗卫生事业现状是全科医学教育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并不平衡,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快,对人才层次的要求较高;在中小城市、经济欠发达的广大乡村对人才层次的要求较低,这决定于当地的服务对象和医疗卫生设施。如果盲目追求高层次人才有诸多不利因素;教育投入过大,医疗卫生支出增加,国家和个人承担不起;高层次人才有效利用率不高造成人才的浪费;不发达地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客观条件还不够充分。

    1.3  医疗卫生事业的某些需要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  医疗卫生组织、医学研究机构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全科医学培养的专业人才就业于基层医疗单位,高级医疗单位的某些专业,科研机构某些工作岗位如技师、实验师。全科医学的人才接受过高等医学教育,对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为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有相对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和一定的发展能力。在上述机构中从事工作能较快的进入角色并有相对发展余地,符合特定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这是全科医学教育发展的内部因素。

    2  新形势下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

    当前社会对全科医学层次的需要并不意味着全科医学教育以现在的模式按部就班的进行。而是要求教育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变。即需求全科医学层次人才,但对人才的能力、素质等各方面的要求亦有所变化和提高。事实上在社会对全科医学专业人才总需求下有些方面的人才相对过剩,有的相对不足。因此在新形势下,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至少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1)全科医学教育内容、方法与培养目标的改革;(2)专业方向设置的改革。二者之间最根本的还是前者,因为专业方向设置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

    3  适应新的医学模式,实行医学教育改革

    为适应新医学模式的要求,医学教育改革要实现由以病人为中心,即集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以主要维护人类健康向以兼顾促进人类的健康的方向转变,并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2]。

    3.1  以培养综合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实现素质教育,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的一场变更,即要注重更新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更注重更新学生的教育思想观念[3]。其次,素质教育追求的是学生素质的提高,注重的是教育的发展功能以及人的大脑资源的开发,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医学知识,会合乎逻辑地思考、推理和判断,并在学习中摸索学习方法和总结归纳问题。再者,医学领域的强实践性,本身具有的复杂性、社会性等特征决定了医学素质教育中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3.2  适应全科医学模式,实行课程改革  首先,是课程内容的改革。现在的教材多偏重于生物医学知识的介绍,缺乏必要的更新和发展,同与医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相互渗透不够。学生仍在传统模式指导下看书、学习,很难成长为具有良好知识结构的优秀医务人才。因此,以新一轮专业调整为契机,加强或增添医学人文[4]、社会、预防医学课程,使医学生建立起从生理、心理、社会、伦理等方面认识健康和疾病的知识结构,并在临床专业实习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幅度增加选修课,调动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在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其次,课程体系的改革。长期以来,国内医学院校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体系,教师授课时以学科为中心,学科界限分明,各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实验课多以验证结论而做,则不利于培养适用型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改革应加强学科间在逻辑上和结构上的联系。发挥整体功能,把课程体系从专业知识本体、筹办本体转向人的全面发展,加强人文知识体系、能力与人格培养体系专业知识体系有机结合,使之更有利于全面提高全科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且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和发展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结构从“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向自然科学基础课、医学基础课、预防保健医学课、人文社会科学课、临床医学课及新兴诊疗技术与方法论课等六大课程模式的调整。

    3.3  实行教考分离的考试改革  考试产生于某种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顺应当前全科医学模式的改变,因此考试就应该进行改革,以体现时代的要求和价值观察。医学教育中的考试改革应以新的全科医学模式为基础,面向广大医学生,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考试的强引导作用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控制。教考分离对师生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这必然是我国当今考试改革中较为成功的一种尝试。

    3.4  增加实验课时,开设计算机辅助教学  保证足够的实验课时,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而投影、幼灯、录音、录像、电视等多媒体的使用以及计算机辅助教育等手段,使理论教学形象化,更易接受和消化。对学科的最新进展,最新医疗诊断技术,可研制成计算机辅助软件,使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普及,达到资源共享。它还可将抽象、难懂、微观的教学内容以视、听兼备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刺激学生感官,从而增加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3.5  社会实践活动与科研活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学校联系社会的一条纽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了解疾病谱,适应全科医学模式变化的重要途径。教学医院的大量开设开放,第二课堂的发展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基本理论学习有极大的意义,还能使医学生尽早、尽多地接触病人,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相关的科研活动,介绍各学科研究、发展的最新动能,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层次的科研活动(包括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使二者有机地结合,都将有助于专业人才素质,尤其是创造性素质的迅速提高。医学生通过自身探索和教育而懂得“无恒德者,不可以为医”,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全科医生,首先要把病人当成特殊服务对象,当成社会人,懂得尊重病人人格,才能顺应全科医学模式的需要,才能成为21世纪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总之,全科医学模式必定要有新的教育模式与其相适应,全科医学模式的形成有人类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这种模式科学地体现了当今医学现状,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为适应全科医学模式,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懂得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知识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我们应要以全科医学模式为指导,促进全科医学领域向实践领域的践进,逐步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魏平,汪寅章.对新世纪医学目的及发展趋势的一点反思.医学与社会,2001,14(1):38-41.

    2  李兴峰,刘志芳,张宜骏,等.从医学模式的转变谈医学教育改革.医学与社会,2000,13:22-23.

    3  吴斯金.试论专科医学生的素质教育.医学与社会,2000,13:49.

    4  唐文,谢松龄,宠康利,等.我国医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现状与探索.医学与哲学,1998,19(6):294-297.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 435003 湖北黄石,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

作者: 吴斯金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