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3期

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小儿短小手术多在门诊进行,这就需要镇静、镇痛完善。本文总结45例患儿,比较咪唑安定、丙泊酚、氯胺酮用于小儿门诊短小手术的处理经验。1一般资料选取小儿门诊短小手术患儿31例,ASAⅠ~Ⅱ,男15例,女16例,年龄2。76)kg,手术时间(51。...

点击显示 收起

    小儿短小手术多在门诊进行,这就需要镇静、镇痛完善。苏醒快,易管理等条件。本文总结45例患儿,比较咪唑安定、丙泊酚、氯胺酮用于小儿门诊短小手术的处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小儿门诊短小手术患儿31例,ASA Ⅰ~Ⅱ,男15例,女16例,年龄2.5~7岁,体重(16.39±2.76)kg,手术时间(51.03±19.12)min,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10)氯胺酮组;Ⅱ组(n=9)氯胺酮合用丙泊酚组;Ⅲ组(n=12)氯胺酮合用咪唑安定组。

    1.2  麻醉方法  术前肌注阿托品0.02mg/kg。麻醉诱导均为肌注氯胺酮5mg/kg。麻醉维持:Ⅰ组,0.1%氯胺酮2~4mg/(kg·h);Ⅱ组,丙泊酚3~9mg/(kg·h);Ⅲ组,咪唑安定0.03~0.1mg/(kg·h)。Ⅱ、Ⅲ组患者视手术需要追加氯胺酮0.5~1mg/kg。手术将要结束时减量或停止给药。

    1.3  监测  观察患者术中HR、BP、SpO2、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眼球震颤及锥体外系症状)。术后1~2天随访患者,了解其对术中事件的记忆及麻醉的感受和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法。组间比较两两比较方差齐者用Bonferroni法,方差不齐者用Games-Howell法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三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表1)。麻醉后5min三组BP、HR均有所上升。麻醉20min后,Ⅱ、Ⅲ组HR与Ⅰ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而Ⅱ组SBP、DBP与Ⅰ组比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Ⅲ组不明显P>0.05,(表2)。术中比较三组患者,Ⅰ组有4例发生眼球震颤及肢体不自主的运动,Ⅱ组2例,Ⅲ组1例,予以咪唑安定1mg静注后缓解。呼吸方面,Ⅱ组有4例SpO2低于95%,Ⅰ组有1例,Ⅲ组2例,予托下颌面罩给氧后缓解。术后苏醒时间Ⅱ组明显短于Ⅰ、Ⅲ组,并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随访患者,Ⅲ组9例有镇静遗忘时间,与Ⅰ组4例、Ⅱ组2例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1  患儿一般资料  (略)注:与Ⅰ组比,P<0.01

    表2  患儿HR、BP变化  (略)注:与Ⅰ组相比P<0.01;与Ⅱ组相比,△P<0.05

    3  讨论

    氯胺酮有良好的镇痛及“分离”麻醉的效果。其起效快,对呼吸影响较小,但对兴奋交感神经的心血管效应,如BP上升及HR增快,另外还有眼球震颤、分泌物增多、苏醒期精神症状等副作用。剂量增大也可致呼吸抑制。丙泊酚具有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阻断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效应,可减少氯胺酮的总量,起效快、苏醒迅速,可控性强,无蓄积,但清醒遗忘作用弱。咪唑安定具有抗焦虑、镇静、遗忘、惊厥和肌松作用。研究表明,清醒剂量的咪唑安定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较小,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1]。可显著减少氯胺酮的锥体外系症状,并减少眼球震颤和唾液分泌,给术者创造良好的条件,但排泄较慢,作用时间相对较长,并有嗜睡。在小儿短小手术中,因门诊手术,给麻醉呼吸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对呼吸抑制小的药物占了很大的优势。临床麻醉中,应用小剂量的氯胺酮,伍用小剂量镇静药,不仅能满足麻醉、手术的要求,而且患者的循环功能颇为稳定[2]。但在不插管的情况下,术中加强监护尤为必要,本文发现术中SpO2下降发生率较高,但在及时面罩给氧后多能缓解,没有1例因呼吸抑制而需气管置管。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28.

    2  陈惠荣,陈知进.氯胺酮对大鼠心肌细胞游离钙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7:415-418.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 250300 山东济南,济南市长清区中医院麻醉科

作者: 孟祥雨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