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7期

浅谈实习护生岗前培训的必要性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为了使护生在入院实习中能较快地适应护士的角色,在护生实习前组织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岗前培训,这对于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学习护生上岗前一周由护理部安排早早上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下午由内、外、妇产、儿科教研组成员负责护理技能操作理论与实际相......

点击显示 收起

    为了使护生在入院实习中能较快地适应护士的角色,在护生实习前组织学习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岗前培训,这对于缩短临床实践适应时间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学习  护生上岗前一周由护理部安排早早上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下午由内、外、妇产、儿科教研组成员负责护理技能操作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

  1.2  讲解  护理工作操作性较强,在讲解中进行演示,将各项操作的要领、难点及易出错点,做成操作流程图,理论讲解清楚,由于作为岗前培训,学生已有较强的理论基础,故在讲解内容前先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注射法分几种注射法、各种注射法的目的,部位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例如:导尿术、导尿操作时,尿管插入长度大约是多少,男女有何区别,有何不同?怎样才能顺利插入等,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必须要联系男女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加加深理解,在设疑问时立足于实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每一项操作,设置恰当的问题,可使学生回答时留有深刻的印象[1]。

  1.3  演示  操作进行演示,设置一些操作上容易出错的动作,与正确操作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有感观认识,并通过联系临床实际等方法,启发学生,间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使理论知识与操作相结合。

  1.4  训练  由学生自己操作,教师通过观察,启发学生要领会操作的手法和要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由模仿阶段逐步到开始形成习惯熟练阶段,护生操作时,观察学生的反映、操作步骤、解决问题能力等,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评,重新练习。

  2  效果

  2.1  学生的实习兴趣增强  在实习前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和茫然感,增强法律意识和动手能力。

  2.2  学生到临床的适应时间缩短  对以往来进行岗前培训的学生进入临床科室的适应时间平均6~10天,现进行岗前培训的学生进入临床科室适应时间则缩短3~6天,平均时间缩短4~6天,表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明显增强。

  3  讨论

  3.1  对护生岗前培训的意义  (1)增强了护生的法律意识,明白工作中的严谨,慎独性。(2)使学生在实习前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认识,加深其中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操作的认识,激发了对临床实践的兴趣。(3)提高了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对错误操作的警惕性[2]。

  3.2  对护生岗前培训的影响  (1)学生通过教师正规、娴熟、美观的操作演示观察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理解记忆,为学生实习中留下模仿的范例,加深了学生对规范操作的认识。(2)学生进入医院临床实习后缩短了适应临床护理角色的时间,激发了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从而也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晓明,袁方,温总莲.采用六步问答法加强实习护生的能力培养.南方护理学报,2000,7(6):51.

  2  李峥.临床护理课程中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中华护理杂志,1999,11:677-679.

  (编辑:海  涛)

  作者单位: 650011 云南昆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 朱丽仙,黄雅 2006-8-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