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pdf)心理咨询的范围很广。当前,一般所说的心理咨询指的是临床心理咨询。当前,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有同有异:咨询主要是指明方向、给予知识教育、保障心身健康,着重预防。...

点击显示 收起

    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 (pdf)

    心理咨询的范围很广。当前,一般所说的心理咨询指的是临床心理咨询。当前,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已经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心理咨询与治疗有同有异:咨询主要是指明方向、给予知识教育、保障心身健康,着重预防。治疗则针对心理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促使病理心理向正常心理转化。咨询与治疗在具体操作与实施中,有时是很难区别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具有高度思想性、科学性,它的对象不是一般的生命体,而是拥有高度发达神经系统并在其统一主宰下精密协调的人。众所周知,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只重视医药手段的作用,把人当成一架损坏了的机器“修理”,而忽视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及其能动性都是片面的。只有正确认识心理咨询与治疗,并努力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才能保障广大民众心身健康,使诊疗工作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

    建国以来,这项工作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方法的应用皆有所忽视,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很多。从历史上看,建国前,极少数老一辈精神病学家及心理学家,留学回国后,在南京、北京、上海等地少数医学院校开设这门课程。均沿用欧美精神分析及麦尔生物学派学说,以精神病理及精神治疗为基础开展教学及临床研究。建国后,对精神分析学派、生物学派以及行为学派等进行了批判、否定,并有禁令的倾向。与此同时,掀起了学习苏联的高潮,在号召学习中又带有肯定一切的倾向,照搬照抄。文革期间,心理学又遭到姚文元的彻底否定,被称为“伪科学”、干扰破坏等,使我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方法很难走上自己发展的道路。这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注意和认真总结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各领域对临床心理咨询及治疗需要的呼声日益扩大。这对我国心理咨询及治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但是,中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十分滞后,人力资源奇缺,尤其是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方法非常薄弱,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必须重视中国自己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因为,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需要解决的理论与临床实际,是与社会特点、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中国人的病理心理问题。当前,世界上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派,形形色色的方法,但由于社会制度、民族特点、文化背景等差异,有些方法和理论对我国民众不一定适用,例如,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功能、观念等与西方的家庭差异极大,把西方的家庭疗法搬到中国是不是合适?有效?建国后,我国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发展的同道,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开展了一些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建立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作出开创性的贡献,这也是一个值得总结的历史。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大体是以积极教育为心理治疗原则的。通过实践的检验,这个特点基本上是可以继续保持下来的,但不能满足现状。必须在此基础上,紧紧抓住当前有利的条件和机遇,把我国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质量提高一步,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而努力。

    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体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重视起来。

    1  要善于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

    我们应该承认国外各种流派及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特点,加以研究、评论来增长我们的才智,在此基础上吸取有益的东西,达到预期的效果。虚心学习,科学批判,排除糟粕,吸取精华,不全盘接受,也不全盘否定,目的是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当前,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同时,特别要警惕出现盲目追求西方的倾向。学习先进不能全部照搬,不应以西方的尺度和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内容并改装成西方的模样。否则,成了鱼目混珠,肯定不适合我国的国情,据此开展的咨询与治疗也必定失败。在学习先进技术和经验时,要敢于打破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的理论观点的束缚,勇于创新,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

    2  要充分发掘和提高我国古代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术思想

    要重视“洋为中用”,更要重视“古为今用”。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又是世界心理学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医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学术思想。我国古代思想家、医学家在心理治疗方面作出了了不起的成就。非常强调在进行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把医患双方的精神状态作为整个诊疗工作的一部分,并认为任何诊疗工作都应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特别强调耐心说服、解释、疏导,争取患者的合作与信任等。如《素问·五脏别论篇》“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之巧,病不许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灵枢·师传篇》“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目前流行的“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等治疗方法,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阐述了具体的方法与理论。如“习以治惊,经曰:惊者卒然临之,使之习见习闻,则不惊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种治法与脱敏疗法及生物反馈疗法的原理是极其相似的。类似现代心理治疗中的情绪转移、发泄、说理、暗示等心理治疗方法,古代也都有记载。可是,谈及心理咨询与治疗学的理论,向来都是外国的这一派、那一家,基本不讲自己的成就,值得引起应有的注意。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这份极为宝贵的遗产不能丢掉。在今后的科研及实践中,要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挖掘古代心理治疗精华,进一步丰富指导我国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在理论上增加新内容,方法上开辟新途径,把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当前,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必须重视发展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既要做好理论的研究,又要解决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实际问题。需要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坚持临床实践标准:从求诊者的客观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资料,进行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反映个案历史的真实,不断积累总结上升为理论,反过来运用于指导临床,使之接受实践的检验,不断使理论得到完善。在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始终使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起来,逐步探索和解决临床实践中的新问题。充分利用古典和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和技术,吸收多学科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进行本系统的设计、实验、创新、应用、检验等等,始终植根于中国社会文化相关的沃土之中,使之获得极大的生命力,形成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工程。从整体角度研究复杂而难度较大的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以系统的方法论尽量做到从整体出发,与实践密切结合,互相验证,可减少和避免差错,少走弯路。

    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成效来看,一个理论与方法是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求诊者的客观实际。在一次心理治疗鉴定会上,笔者聆听了我国心理学大师高觉敷先生教诲:“在应用心理学领域中什么理论先进?标准就是实际效果。没有实际效果的理论再先进,也是一句空话。”我们要不畏艰险,勇于探索,逐步使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相互渗透,创造更加适应我国国情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和方法。

    4  要重视总结我国的经验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学基础比较薄弱,研究的资料极少,在广大医务人员中还不普及。因此,在今后研究与方法上,应解放思想,提倡学术民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防止有人自觉或不自觉的阻挠。有不同的看法是必然的、正常的,从理论发展来说,观点有分歧是好现象,这也是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从我国实际及广大求诊者的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实践检验理论,作出科学的评价。在通过“争鸣”、检验,对某一理论有一个基本一致的看法后,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学更加健康、迅速发展起来,少走一些弯路。在研究资料方面应加强计划,多搞协作交流。历史说明:一个学派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一个基本观点的孕育产生,一个思想方法的丰富与完善,都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出现不完善的因素,还可能出现不确切乃至错误的因素。以辩证的观点纠正、补充这些因素,这个理论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从古到今在心理治疗方面就有独到之处,不能妄自菲薄,要重视总结本国的、本地区的、本人的点滴经验。我国各地区的文化、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情、性格特征等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善于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根据本地区民族特色、来诊者的具体情况,深入客观地研究、总结,积少成多,就有了本地区的心理治疗经验。实践出真知,大量经验教训说明,一个理论与方法正确与否,往往要经过临床实践的检验。每天专业人员都在进行临床及科研实践,不但有丰富的成功经验,而且有反面的教训。如果每个地区都认真总结,这样汇集、融合起来,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这门学科,就成了独特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方法。然后再提高到理论上来,成为我国独特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总之,不可把心理治疗看得高不可攀。任何领域、任何工作都有规律可循,只要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建立、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指日可待。

    (作者简介:鲁龙光,男,现为南京脑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31年4月生于开封,1954年毕业于大连医学院,次年,到南京脑科医院工作至今,目前仍然坚持在门诊一线。他是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两位开创者之一,填补了国内本领域的多项空白:1983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心理门诊及心理治疗室;1984年,创立了“心理疏导疗法”;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计划生育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首次开展体象障碍的研究。

    “心理疏导疗法”获得1987年国家计生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评为1988年国家科技部科技成果。心理疗法获得国家级科技奖,这在我国迄今还是唯一的一个。体象障碍的研究获得2001年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性变态临床研究”被收录在98世界华人重大成果公报上。心理疏导疗法对各类心理疾病有效率达85.7%。所著《疏导心理疗法》和《心理疏导疗法》先后在上海、江苏科技出版社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至今已发行7万余册)

   作者单位: 1 210029 江苏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2 210029 江苏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系

  (编辑:秋  实)

作者: 鲁龙光, 黄爱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