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第6卷第11期

超声诊断外伤性脾破裂(附20例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患者多因腹痛就诊,多因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常掩盖腹部伤情而给脾破裂诊断造成困难,超声显像检查能提供较迅速可靠的诊断依据,部分病人有外伤史。现将我院近年来2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如下。本组病例损伤原因为左上腹撞击,坠落或挤压伤,受检者时间为外伤后半小时至7天不等......

点击显示 收起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患者多因腹痛就诊,多因合并全身多脏器损伤常掩盖腹部伤情而给脾破裂诊断造成困难,超声显像检查能提供较迅速可靠的诊断依据,部分病人有外伤史。现将我院近年来2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2~58岁。本组病例损伤原因为左上腹撞击,坠落或挤压伤,受检者时间为外伤后半小时至7天不等。超声检查取仰、侧卧位多切面探查,观察脾的形态大小,包膜的完整性,内部血管结构有否中断和回声是否均匀,脾实质内有无异常回声,腹腔内有无液性暗区,并测量液性暗区厚度,推测液体的多少,同时注意隔下及胸腔内有无出血,以及腹部其他实质性脏器如肝、胰、肾有无异常。

    2  结果

    本组20例中,脾包膜下血肿1例,中央型破裂1例,真性脾破裂17例,脾蒂撕裂伤1例,合并伤有左肾破裂3例,肝破裂1例,本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出血,经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而行手术治疗,并证实脾破裂及其他合并伤,B超诊断率达100%。

    脾破裂的声像图表现与脾破裂大小、受伤至受检查的间隔时间有关,根据损伤程度和部位不同分为以下四型:(1)脾包膜下血肿: 本组1例,脾脏外侧面,介于脾脏表面轮廓与脾包膜之间,可见一形态较规则的无回声,内部可见散在分布的细微弱回声。(2)中央型脾破裂:脾脏内局限性血肿,本组1例,脾脏体积增大,病变区呈低回声,形态不规则。(3)真性脾破裂:本组17例,脾脏形态失常,脾包膜线显示不清,脾实质回声紊乱,密度不均,腹腔内积液。(4)脾蒂撕裂伤:本组1例,超声发现脾周围及脾门部腹膜后血肿。

    3  讨论

    外伤性脾破裂病情急,如不及时明确诊断,往往危及病人生命,对于闭合性脾破裂即可借助于B超对脏器损伤程度的判定,紧密结合血流动力学改变(血压、脉搏、血色素)体征和腹腔内积液量的观察,决定对病人采取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本组20例,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符合率为100%,其优点简便、无损伤、结果迅速、不受病情危重的限制,并能估计损伤的程度及其他合并伤,对脾破裂及内出血提供迅速可靠的诊断依据,故超声检查应作为脾破裂的首选检查方法。

    脾蒂撕裂伤在腹腔积血较多时,超声直接诊断较困难,因脾蒂撕裂伤脾脏大小正常,包膜完整、内部回声均匀,往往疑似其他脏器破裂。

    超声可观察脾包膜下血肿的动态变化,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本组1例住院观察后5天,血肿破裂,B超检查明确了诊断,及时采取了手术治疗。

    鉴别诊断:(1)脾血管瘤:境界清,边缘尚规则,多为圆形回声多增强,内呈管状结构;(2)脾脓肿:形态规则,壁厚毛糙,内有强光点;(3)脾梗死:病变位于脾前缘部,坏死液化时内有无回声或强回声钙化点。

    作者单位: 850007 西藏拉萨,西藏军区总医院特诊科

  (编辑:秋  实)

作者: 杨静, 刘晓波, 杨文君, 陈 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