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1期

脑胶质瘤8例误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胶质细胞),发病率占全部脑内肿瘤的40%~50%,典型的胶质瘤CT表现特异性强,诊断并不困难,对部分CT表现不典型者,容易误诊。笔者回顾总结了8例胶质瘤误诊的CT表现,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1一般资料笔者收集了自1992年7月~2006年8月间进行CT扫描的胶质瘤误......

点击显示 收起

  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起源于神经间质细胞(胶质细胞),发病率占全部脑内肿瘤的40%~50%,典型的胶质瘤CT表现特异性强,诊断并不困难,对部分CT表现不典型者,容易误诊。笔者回顾总结了8例胶质瘤误诊的CT表现,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收集了自1992年7月~2006年8月间进行CT扫描的胶质瘤误诊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35~64岁,平均43岁,经手术病理证实者7例,1例经随访符合胶质瘤诊断。临床症状以头痛、恶心、呕吐为主,部分有肢体活动障碍,癫痫发作等症状,患者病程为2个月~2.5年。
 
  1.2  扫描方法  6例采用美国Picker公司IQ-PREMIER型CT扫描机,层厚5~10mm,层距5~10mm。2例采用东芝(TOSHIBA)Aquilion16多层螺旋CT扫描机,层厚2~5mm,层距2~5mm,螺距11,所有病例均经平扫加增强扫描(优维显50ml静脉团注)。

  2  结果
 
  2.1  误诊为脑囊虫  2例,分别位于右颞叶及左额叶,表现为单发的脑内囊性低密度影,边界较清,大小分别为1.3cm×1.5cm、4.5cm×4.8cm,周围脑组织无水肿,占位效应不明显,增强后无强化,未见明显壁结节。
 
  2.2  误诊为脑梗塞  2例,位于左颞叶及左顶叶,表现为条片状低密度影,皮层受累,邻近脑沟消失,增强后无强化。
 
  2.3  误诊为转移瘤  1例,左额叶大片状低密度区,增强后轻度强化,瘤灶显示不清,本例有肝癌病史。
 
  2.4  误诊为脑脓肿  1例,右颞叶囊性低密度影,增强后壁明显强化,薄厚较均,无明显壁结节。
 
  2.5  误诊为动静脉畸型  1例,左丘脑区见片状略高密度影,无占位效应及水肿,增强后明显强化,内亦可见点状钙化。
     
  2.6  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  1例,左颞叶圆片状高密度影,有钙化,边缘清晰,无占位效应及水肿,增强后轻度强化。
 
  3  讨论

  胶质瘤是发生于胶质细胞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无包膜,生长方式呈浸润性。肿瘤易发生囊变、坏死、钙化、出血等。其病理表现因细胞间变程度,肿瘤血管及退行性变而异。通常特征性CT表现为脑内异常密度肿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周围脑质有水肿,有显著占位效应。而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但与胶质间境界清晰,很少周围有水肿区,易恶变,形成一大囊腔,但常无壁结节。由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结合紧密,血脑屏障较为良好,因而不发生或较少发生造影剂血管外溢,故无强化或仅有轻度强化,所以此类胶质瘤易被误认为脑囊虫病,累及皮层时易误诊为梗塞。部分胶质瘤表现为平扫时片状略高密度影,可见钝化,边界清晰,周围无水肿,强化可为中等强度,此类肿瘤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畸型,海绵状血管瘤。此类胶质瘤病理改变常为细胞间变程度低、浸润性小、生长缓慢,多为Ⅰ、Ⅱ级星形细胞瘤。部分胶质瘤血供差,囊变坏死区较大,几乎无实质部分,边缘未坏死组织形成一假壁,增强后薄壁环状强化,而类似脑脓肿改变,有广泛水肿的胶质瘤也常误认为单发转移瘤。

  CT对胶质瘤不典型表现较难做出定性诊断。尤其是早期病例或恶性程度较低的胶质瘤,肿瘤的病理特征没有完全出现,CT表现就不典型,易误诊,但如能综合分析CT表现,密切结合病史,可减少误诊几率,如胶质瘤周围脑质的水肿程度没有同等大小的脑脓肿明显,但部分胶质瘤与转移瘤较难鉴别,尤其是患者年龄偏大,有原发癌病史,仍首先考虑转移瘤,配合MRI、血管造影等检查,对胶质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帮助,某些胶质瘤最终还需病理确诊。 
 
  作者单位:136201 吉林辽源,辽源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CT科

  (编辑:张  彦)  

作者: 赵玉芹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