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6期

多层螺旋CT(MSCTA)后处理技术对椎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椎动脉的显影能力及解剖特征。方法对我院20例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MSCTA检查,原始数据经过工作站处理,通过图像三维重建所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5例获得较满意椎动脉三维重建解剖图像,5例由于注射造影剂后扫描时间掌握不当,椎动脉显影......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椎动脉的显影能力及解剖特征。方法 对我院20例临床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MSCTA检查,原始数据经过工作站处理,通过图像三维重建所见,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15例获得较满意椎动脉三维重建解剖图像,5例由于注射造影剂后扫描时间掌握不当,椎动脉显影浓度较淡,通过后处理技术未获得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椎基底动脉的全程及其与颈椎的解剖关系,可作为椎基底动脉的常规影像检查方法。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三维图像处理

    椎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症状的重要原因。颈部血管垂直走向,呼吸等运动容易控制,CT容积扫描后可以同时行双侧椎动脉成像,故是MSCTA应用的理想部位。尤其是椎动脉,除了穿刺造影外缺乏有效的非创伤性成像手段,MSCTA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目前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8~76岁,平均59岁。临床均拟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直接行MSCTA检查。

    1.2  检查方法  扫描条件:120kV,300mA,0.5s/r,准直器宽及重建层厚均为1mm,螺距1.0,重建间隔1.0mm,经右或左侧上臂静脉注射对比剂100ml,流率3.0ml/s,采用动脉峰值跟踪技术,注射后17~30s开始扫描,CT值设为200HU。T2椎体下缘至鞍上2cm。患者制动,平静呼吸,禁止吞咽动作。三维处理技术: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Reformation,C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reformation,MIP)和表面遮盖成像(shaded-surfac display,SSD)。

    2  结果

    椎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可很好地显示双侧椎动脉的走行,解剖结构及椎动脉与椎间孔的关系。见图1。3  讨论

    多层螺旋CT椎动脉造影(MSCTA),通过后处理技术,特别是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结合造影剂团注法,动脉峰值跟踪技术,能使椎动脉接近常规血管造影的显示程度。

    椎动脉走行于颈椎二侧的椎间孔内,与骨质结构相互重叠,在临床上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钩椎关节的唇样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椎关节松动移位,牵拉、压迫椎动脉,因而可引起一系列症状。传统的检查方法是通过插管法(DSA)得以实现。此种方法虽能很好的显示椎动脉形态结构,但有一定创伤性。DSA操作技术复杂,在造影过程中需反复注入造影剂,费时且辐射量大。近几年来,多层螺旋CT已经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像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后处理技术主要通过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表面遮盖成像(SSD)来显示椎动脉。

    容积重建(VR):它不仅能显示血管腔内结构以及血管周围结构的关系,且能显示重叠血管,是最接近常规血管造影的显示方法。解剖结构容易辨认,具有真实的立体感。

    最大密度投影(MIP):是多个层面单个像素最大CT值的投影,具有高对比度的特点。

    多层面重建(MPR):图像是在薄层重建图像的基础上形成。从矢状位、冠状位和任意斜位逐层前后或左右观察病变,可以了解病灶各部位的关系及显示血管内壁的钙化,血栓形成以及管腔的狭窄程度。特别是曲面重建(CPR),可用来显示走行弯曲的血管结构,可以将本来单一断面上的结构显示于一个2D断面上。

    SSD像可直观、清晰地显示椎动脉走形及其与颈椎的关系,尤其是与横突孔的相邻关系,可以提供多角度三维图像,很有诊断价值。

    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CPR、MPR像可用截面积缩窄率来较准确的评价其狭窄程度,同时可对硬化斑块的CT值进行测量,对其性质进性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而传统DSA不能得到血管横断像,只能使用血管内径变化评价其狭窄程度。

    钩椎关节增生压迫椎动脉是椎动脉性颈椎病常见外压性病因。CTA可清晰显示椎动脉的走行及血管与邻近骨结构解剖关系。冠状面CPR可同时观察钩椎关节增生。

    CTA的优点:无创,快捷,可用于筛查;可观察管壁的钙化,周围骨质与血管的关系[1,2]MIP、MPR、VR重建出来的血管图像非常类似于DSA,有一定的立体感,可以从任意角度进行观察,而且无创伤,灵活方便的三维后处理功能,可以进行任意角度、任意方向、任意层面观察,避免了结构重叠,既可单独显示血管,又可同时显示血管邻近结构,随着多层螺旋CT的发展及后处理功能的不断完善,MSCTA可作为椎动脉性颈椎病的常规影像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高万军,靳松.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血管动脉瘤的研究.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13:28.

2 谭理连,李扬彬,理树新.螺旋CT造影及三维重建对血管病变诊断价值.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9,15:328.


作者单位:200040 上海,上海邮电医院放射科

作者: 裴正华,路萍,周勇芳,陆 毅,卢玉花 金 航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