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7年第7卷第1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方法本组30例顽固性CHF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西医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CHF疗效显著,本文对中医病机和中药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关键词】顽固性心力衰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CHF)的作用。方法 本组30例顽固性CHF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以西医治疗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经χ2检验(P< 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CHF疗效显著,本文对中医病机和中药的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顽固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


    顽固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除祛诱因外,多着重于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而且要纠正心肌异常的始动、持续和恶化机制[1],从而延续心肌损害,使难治性CHF得以恢复,我们于1997年1月~2006年1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CHF,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洋地黄治疗2周以上,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心衰未得以控制,并排除合并肝、肾衰竭的住院心衰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22例,女8例,年龄46~77岁,平均57.6岁;心衰原因:冠心病9例,扩张型心肌病7例,风心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3例,肺心病5例;病程4~19年,平均11.4年;按NYHA分级标准: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22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4~72岁,平均 55.6岁;心衰原因:冠心病10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风心病5例,肺心病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病程5~19年,平均11.2年;心功能Ⅲ级9例,Ⅳ级2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历、病程,心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休息、限盐、利尿、血管扩张剂、抗感染、对症、洋地黄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上述治疗基本相同,加用中药治疗。中药方剂:人参10g,黄芪15g,麦冬10g,五味子10g,田七10g,附子7g,丹参15g,车前子10g,地龙15g,葶苈子15g,水煎服,1日2次,2周为1个疗程。每日严格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1个疗程前后检测血尿素氮、肌酐、肝功、血离子的变化。

    1.3  疗效判定  显效:心功能改善二级,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水肿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一级,症状或体征消失或好转。无效:心功能级别无改善,即症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22例心功能Ⅳ级者,显效10例(33.3%),有效9例(30%),无效3例(10%);8例心功能Ⅲ级者均属有效,其中显效2例(6.7%),有效6例(20%),总有效率90%,显效率40%。对照组:21例心功能Ⅳ级者显效5例(16.7%),有效7例(23.3%),无效9例(30%);9例心功能Ⅲ级者,显效2例(6.7%),有效7例(23.3%)。总有效率70%,显效率23.4%,有效率46.6%。两组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顽固性CHF发生机理是复杂的,临床上除对体内神经内分泌异常及诱因治疗外,着重对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心肌异常代谢和损害进行治疗,我们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方法治疗2周,心衰难以控制者加用中医药治疗为观察组,沿用洋地黄等原方法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30例患者27例呼吸困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肺部湿啰音减少或消失,肿大肝脏回缩,尿量增加,心率降低。心功能Ⅳ者临床疗效高于心功能Ⅲ级者,提示心衰症状、体征越明显者,加用中医药治疗改善越明显。

    中医认为,心衰是“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宗气是心气,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心气滞则悸、气短,心气虚衰,则补益心气兼养阴安神。西医认为,心衰是心肌收缩力下降,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异常,心排血量下降,各脏器瘀血,心肌本身营养代谢障碍。所以,用人参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现代研究认为[2] ,人参能改善心肌代谢,促进DNA和RNA合成,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提高血浆中CAMP值,抵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能量储备,加强心肌收缩力。麦冬、五味子合用益气养阴,麦冬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稳定心肌细胞膜,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周围血管,减轻心脏负荷。五味子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推迟休克的发生及延长存活时间。三药协同具有抗心衰,改善心肌组织代谢,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从根本上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肌异常。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黄芪含糖类、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叶酸及微量元素硒、铁等[3]。它有扩血管、抗缺氧、强心利尿,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稳定缺糖缺氧心肌细胞膜,保护线粒体,溶酶体,减慢心率,改善心脏微循环,明显增强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是新型抗心衰药物,中医认为心衰发展规律为:气虚导致血瘀,血瘀而水停。心脾肾阳虚为本,血瘀水患为标,以阳虚水注型多见,心脉瘀阻则见唇绀、舌紫,症积痞块(肝大),脾肾阳虚气化不利,浮肿尿少,水气上凌肺则气喘,不能平卧。用人参补益气阴,附子振奋阳气,田七、丹参、车前子活血利水,地龙平喘利尿,葶苈子泻肺之峻剂,攻逐胸中痰饮,通利水道,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丹参、田七扩冠,加强心肌收缩,葶苈子含强心甙样作用物质,强心平喘,地龙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并利尿,车前子有较强利尿作用。

    以上诸味中药有强心利尿、扩血管、抗感染、抗凝、改善微循环、修复心肌细胞、增加心缩力,从根本起到纠正心衰的作用,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戴闺柱.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细胞异常和治疗决策的选择. 中华心血管杂志,1991,19(2):114.

2 陈西延,季晓玲,杨延芳,等.人参茎叶皂甙喹巴因LD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西药理与临床,1988,4(1):100.

3 倪根珊.药物临应酬应用撷萃.北京:八一出版社,1994,214-215


作者单位:413400 湖南桃江,桃江县人民医院

作者: 刘国晖, 诸葛丽敏, 孔建芳 2008-7-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