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第10卷第3期

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有关问题探讨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全面开展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提高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利依据。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关键词】质量控制。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全面开展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提高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利依据。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  质量控制;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及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全面开展微生物实验室质量控制是提高检验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保证检验工作质量和提高实验室科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给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利依据。包括室间质量控制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控制是各地实验室之间进行质量控制的一种方式,也是上级业务指导部门对实验室和检验人员的检验质量,定期或不定期实施的考核。室间质量控制是建立在一个较好的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做好室内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日常检验工作的质量。

  1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1 实验室常规质量控制

  1.1.1 仪器设备动态功能监测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压力蒸汽灭菌器、紫外杀菌灯、CO2培养箱、隔水式恒温培养箱、冰箱、低温冰箱、生物安全柜、光学显微镜等。

  各类仪器质量控制标准如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的检验有生物学和化学两种方法,生物学法是利用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热的耐受性,把纸片放入灭菌器内,按常法灭菌后取出置于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培养,若不长菌即表明灭菌效果良好。化学法是化学指示卡(管)法,即把指示卡放入物品中央,经过灭菌后取出作为是否达到灭菌效果的参考标志。每月至少要有一次生物学检测,每次灭菌都要放化学指示卡,两种方法结果不一致时以生物法为准。

  紫外杀菌灯也有生物学检测法两种,依据GB15981-1995方法检测,对指示菌杀灭率大于99%判定为合格;达到物理学检测标准时,作为合格参考标准。

  恒温培养箱要求36℃±1℃或44.5℃±1℃;CO2培养箱一般要求培养细菌时CO2浓度不超过10%,过夜不低于5%; 恒温水浴箱可调至56℃±1℃;霉菌培养箱25℃±1℃;电冰箱4℃±2℃;低温冰箱-20℃±5℃;以上这些仪器都应恒温准确,每天都要有温控记录。

  生物安全柜穿过通风橱表面的气流不应小于30.48m/min,用于清除橱内污染的紫外灯及滤器必须每隔3个月校正其性能一次。而光学显微镜每年应做4次以上的调试与清洁。

  1.1.2 培养基、试剂、染色液、标准菌株、诊断血清及细菌检验用水质量控制 微生物实验中玻璃仪器试管、吸管、广口瓶、三角锥瓶等洗涤时应注意使用的洗涤剂是否有抑菌成分,而配制试剂用水所需纯度等也需监测。

  用于微生物检验的培养基很多,有市售成品也可自配,但它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成品培养基多为干粉状,按说明加水溶解高压灭菌后冷藏保存即可。但自配培养基要从它的性状、无菌试验及细菌生长试验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新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其外观应透明、清亮、无浑浊、无沉淀、颜色符合要求。新配制好的固体培养基应具有特定的颜色,表面湿润无气泡,平整、光滑无凹凸和气泡。新配制的培养基按批号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做无菌实验,无细菌生长为合格。同时对其还必须做细菌生长实验来测定培养基性能是否符合要求。培养基在配制过程中从原料的称量、方法、步骤、性状、批号、失效期以及配制者、配制日期和高压灭菌过程各个环节形成记录,各种试剂、生化反应均应经阳性和阴性标准监控菌株测试后符合要求方可使用,一般同一批号做一次即可,不使用过期试剂。

  染色液配制或购置后必须用适当的标准菌株定期做阳性和阴性对照。标准菌株及诊断血清来源要可靠,验收时要看清生产批号、血清效价,透明度与色泽。在有效期内使用,定期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情况。注意菌株保存的特殊性。

  1.1.3 无菌室的质量控制 微生物检验最重要的环节是无菌操作。无菌室紫外灯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10m2的无菌室一只30w的紫外灯,与台面的距离为1m,紫外线的辐射强度不低于70μm/cm2,照射时间不少于25min。质量控制的方法常用空气沉降法。无菌室紫外灯消毒30min以上,在实验区内设5点,打开营养琼脂平板,暴露5 min,在36℃±1℃48h计数平均菌落数,<1.2个/皿为合格。

  1.1.4 检验人员的质量控制 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决定一个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水平,在微生物检验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随时都会出现各种变化,因而检验人员的教育程度、理论基础、专业经验、检验能力、操作熟练程度都非常重要,所以要求参加检验的技术人员都要接受继续教育,接受新的专业理论,学习新的专业技术,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高水平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有相当的分析判断能力。实验科学是一门动态学科,为保证检验质量,检验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一些学术性的技术交流活动,并及时了解国内外医学检验的发展动态,加强理论学习,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对检验技术人员要进行定期考核,以测试他们的检验能力及操作熟练程度。严格按国家统一标准进行操作,积极参加未知菌株的分离、鉴定考核工作,提高检验质量及处理各类样品的能力。认真遵守对各级检验人员制定的相应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加强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等的教育。

  1.2 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控制 一般质量控制有对照试验、平行双样试验、操作试验、盲点试验等。

  1.2.1 对照试验 每次进行检验时都要进行阳性和阴性对照试验,以确定有无杂菌污染。

  1.2.2 平行双样 试验要对10%的样品进行平行样试验。

  1.2.3 操作试验 每个检验人员每月至少应对一个阳性样品进行平行试验,以比较其操作。

  1.2.4 盲点试验 由质量管理人员将已知菌株发给操作者检验。

  1.3 检验后质量控制 检验工作过程中应即时、真实地按要求填写检验原始记录。检验结束首先必须检查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内容是否齐全,计数是否准确,数据处理是否符合误差理论等,认真负责的填写报告,校核者、复核者一样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份报告结果,切实把关,以保证发出的检验报告准确、可靠。

  2 室间质量控制

  由上级检验中心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各下属实验室的工作质量、总结分析结果,做熟练程度的考核及盲点试验,这就要利用室间质量控制来考核各实验室真实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通过对盲样质控菌株的检验,使检验者对细菌的生长条件、菌落形态、色素产生、生长特性、营养和温度要求、染色镜检、生化反应、血清学试验等操作程序严格正规化,记录规范,总结分析检测结果,以促进提高检验人员理论和检验技术水平。

  总而言之,做好微生物检验室的质量控制工作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公正性。在检测过程中制定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要持之以恒,才能充分质量控制应有的作用,才能培养出有一定水平,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

【参考文献】
   1 王传新,王国礼.现代检验医学技术及质量控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9.

  2 卫生部办公厅.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规范,2002,1.

  

作者: 王伟红,丁洪强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