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第15卷第6期

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16例疗效分析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6~2005年间手术治疗的肱骨小头骨折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手术经前方入路,骨折复位后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块过于细小则行骨块切除。...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诊断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6~2005年间手术治疗的肱骨小头骨折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18~54岁,平均36.6岁;按Bryan-Morrey分型Ⅰ型8例,Ⅱ型8例。手术经前方入路,骨折复位后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块过于细小则行骨块切除。[结果]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2~3月。随访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4例有创伤性关节炎表现,平均Mayo评分86分。[结论]肱骨小头骨折的治疗需综合分型计划手术;经肘前方入路牢固固定,早期锻炼可获较好功能。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外科手术; 肘关节

  
  肱骨小头骨折又称Kocher骨折,为肱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上并不多见,发病比例约占肘部损伤的1%,占肱骨远端骨折的6%,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损伤发生。1996~2005年间,本科共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16例,疗效满意。资料完整并有随访结果13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患者,男6例,女10例;年龄18~54岁,平均36.6岁:右侧14例,左侧2例。均为跌伤。根据Bryan-Morrey的分型标准:Ⅰ型8例,Ⅱ型8例。均为新鲜,闭合损伤。其中3例合并桡骨头骨折,Mason分型I型。术前均对内侧副韧带进行理学检查,确认无损伤。对仅凭X线片不能确诊而体检又高度怀疑的患者加摄桡骨头-肱骨小头位片及肘部CT。受伤至手术时间3~9 d,平均4.3 d。16例患者均于伤后12 h以内入院。行脱水、消肿治疗,于伤后3~9 d手术。

  1.2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麻醉,患者仰卧或侧卧位,上臂近端扎气压止血带。采用肘前方入路,取肘窝“S”形皮肤切口,循肱二头肌外侧沟进入,注意保护桡神经,纵行切开肱肌,骨膜下剥离显露前方关节囊。较大的骨折块,骨折复位后以2~3枚直径1 mm克氏针临时固定,以直径2.5 mm的钻花钻孔后以直径2.7 mm拉力螺钉1~2枚,自前向后或自后向前固定,钉尾埋入软骨下。骨折块过于细小,无法固定者行骨块切除。对合并桡骨头Mason分型Ⅰ型骨折的患者,手法复位桡骨头骨折,石膏托固定于肘关节内翻,伸直位。术中固定牢靠者,术后2~3 d即可在医师指导下肘关节主动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固定欠牢靠者,石膏后托固定于屈肘90°,前臂旋转中立位3周。定期门诊复查,指导其功能锻炼。

  2  结果
       
  13例患者获得随访,3例患者失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6个月。所有患者均在门诊由手术医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6~8周,肘关节屈伸活动度(110°±10°),前臂旋转度(135°±15°)。采用国际通用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其疗效,评分≥9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本组术后评分为76~93分,平均86分。均未发现肱骨小头缺血坏死。4例X线片出现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无肘关节外翻不稳。典型病例(图1、2)。
   
  3  讨论
       
  肱骨小头骨折由Hahn于1853年首先提出。其发生是由于在外力作用下,桡骨头对肱骨小头活塞样剪切所致,骨折线大部分位于冠状面,部分病例合并有桡骨头骨折。国际通用分型为Kocher-Lorenz的分型。Ⅰ型又称Hahn-Steinthal骨折,包括大部分肱骨小头及小部分滑车或不包括滑车;Ⅱ型又称Kocher-Lorenz骨折,仅包括肱骨小头关节软骨及下方少量骨质;Ⅲ型又称Broberg-Morrey骨折,为肱骨小头粉碎骨折。其后Mehdian[1]报道肱骨小头连带滑车大部骨折,列为第Ⅳ型。Ring[2]于2003年提出一种分型方法,将肱骨远端关节面分为5个区,根据骨折波及的范围分为5型骨折,肱骨小头骨折为第Ⅰ型。侧位X线片典型的“双弧征”加上桡骨头-肱骨小头位片及CT三维重建[3],可明确骨折的准确信息。部分患者理学检查肘关节内侧有压痛,并有肘关节外翻不稳,需注意检查有无内侧副韧带损伤,以免漏诊。Kocher-Lorenz分型更注重骨折的形态,对术式选择及固定方式的选择有意义。而Ring的分型更注重骨折的位置,对于手术入路的确定有帮助。笔者认为应将两者结合有助于手术计划。

  图1  左侧肱骨小头冠状面骨折(KocherLorenz Ⅰ型) (略)

  图1a.术前侧位  图1b.术前CT  图2a.术后侧位  图2b.术后CT
       
  肱骨小头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块缺乏软组织附着,常有翻转,旋转,手法复位及维持困难,多主张手术治疗。传统入路多为外侧入路,但此入路易损伤后外侧韧带复合体,而出现肘关节不稳,故Imatani[4]建议由肘前方入路。大多数学者[4,7]认为骨块切除的适应证为过于细小的骨折,骨折严重粉碎或几乎无软骨下骨,可考虑切除以改善肘关节活动度。Hardy[5]报道了一组关节镜下切除Ⅱ型的病例,效果良好。本组病例均为肘前方入路,暴露充分,随访无肘关节不稳,4例过于细小的骨折块切除后随访活动度满意,无桡骨近端移位和下尺桡关节异常。在固定物的选择上多数学者喜欢用螺钉固定[4,7]。Elkowitz[6]的试验表明Herben螺钉由后向前固定可提供更好的加压,更可靠,允许早期活动,有更好的肘关节功能。Stamatis[7]认为单颗螺钉即可提供足够的稳定。本组病例均使用1~2枚加压螺钉,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固定,钉尾埋于软骨下,随访影像学及功能满意。
       
  笔者对肱骨小头骨折的手术治疗有以下体会:术前根据桡骨头-肱骨小头位片及CT,综合分型计划手术,经前入路加压螺钉牢固固定骨折,早期锻炼可获较好肘关节功能。

【参考文献】
    [1] Mehdian H,Mckee MD. Fractures of capitellum and trochlea[J]. Orthop Clin North(Am),2000,31:115-127.

  [2] David Ring MD,Jupiter JB, Gulotta L,et al.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distal part of the humerus[J]. J Bone and Joint Sug, 2003,85-A:232-238.

  [3] 宋柏杉,赵正旭,唐坚强,等.螺旋CT三维重建在复杂骨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0(12):1183-1184.

  [4] Junya I,Yoshiaki M,Hiroyuki H,et al.Internal fixation for coronal shear fracture of the distal end of the humerus by the anterolateral approach[J].J Shoulder Elbow Surg,2001,6(10):554-556.

  [5] Hardy P,Menguy F,Guillot S,et al.Arthroscopic treatment of capitellum fracture of the humerus[J].Arthroscopy,2002,18(4):422-426.

  [6] Elkowitz SJ,Polatsch DB,Egol KA,et al.Capitellum fractures:a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three fixation methods[J].J Orthop Trauma,2002,16(7):503-506.

  [7] Emmanouil S,Odysseas P.The treatment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type IV coronal shear factures of the distal humeru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five cases[J]. J Orthop Trauma,2003,17(4):279-284.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昆明 650101

作者: 张颖,王迎松,解京明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