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年第13卷第2期

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监测分析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Monitoringandanalysisofthequalityincleaningthemedicalinstruments[关键词]医疗器械。清洗。监测在手术、体检和治疗等临床医疗活动中,医疗器械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器械在每次使用时都有可能受到患者的体液或血液污染,需严格清洗和消毒后才能重复利用。实践证明,清洗可基本去除器械上的病原微生......

点击显示 收起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in cleaning the medical instruments
           
    [关键词] 医疗器械;清洗;监测
      
  在手术、体检和治疗等临床医疗活动中,医疗器械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器械在每次使用时都有可能受到患者的体液或血液污染,需严格清洗和消毒后才能重复利用。实践证明,清洗可基本去除器械上的病原微生物,是消毒、灭菌成功与否的前提。因此,器械清洗质量监测显得尤为重要[1] 。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采用肉眼观察法来判别器械清洗质量,此方法操作简单但准确性差。本文作者从2001年始用细菌内毒素试验和潜血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器械清洗质量,并通过监测结果不断改进器械清洗方法,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潜血试纸、鲎试剂、培养基等检验材料一批。每月随机抽取一批已清洗和消毒且干燥的常用医疗器械,见表1。表1 2001-2003年器械清洗质量抽检情况(略)
   
  1.2 方法
    
  参照1995年版《中国药典》中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和潜血试验检查法,把受检器械难清洗的齿槽、轴节和管腔等部位为采样点,每件器械先进行细菌内毒素采样后再做潜血试验采样。判定方法以细菌内毒素试验和潜血试验的结果皆为阴性为合格。

  2 结果
      
  2001年器械清洗不合格数为48件,不合格率为38.1%;2002年不合格数为36件,不合格率为19.6%;2003年不合格数为10件,不合格率为4.0%,见表2。由于不断改进清洗方法,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经统计学处理,三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表2 2001—2003年器械清洗质量抽检结果(略)
  
  3 讨论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污染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血液或体液中游离的病原微生物,如HBV病毒,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另一类为附着在器械上的某些细菌残骸,如革兰阴性菌残骸,虽无传染性,但残骸中含有毒素性物质,即细菌内毒素。这两类污染物在器械清洗时容易去除,而若清洗不彻底,前者可因血液或体液形成有机膜的保护而不易被杀灭,从而导致消毒灭菌失败;后者则在消毒灭菌过程中不能去除,毒性也不会减弱,并且,这些污染物只凭肉眼很难观察出,需借助切实可行的监测手段来进行有效监控,最终才能避免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
   
  细菌内毒素监测使用的鲎试剂对细菌内毒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一次性医用器械的热原监测,但尚未见其有关重复使用器械质量监测的报道,作者将其用于重复使用器械清洗质量监测,经事实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潜血试验使用的试纸对血液或体液中的血清敏感性强,可监测出5mg.L以上的血清含量[2] ,将其用于器械清洗质量监测,是通过检查清洗后的器械上是否有血清残留来间接判别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此方法部份医院在采用,但其只对血源性污染具有监测效果,而对非血源性污染则基本不具监测作用。因此,本文认为用细菌内毒素试验和潜血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监测器械清洗质量,可准确考核清洗后器械的病原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的残留情况,效果较好,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黄靖雄.中心供应室的功能及基本要求[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115.

    [2]管鸿巧,易维平,楼满蛟.隐血试验检测医用器械残留血迹的应用[J].浙江预防医学杂志,1999,11(1):28.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1.供应室;2.呼吸科;3.护理部,重庆400038)

  (编辑:左艳芳)

 

作者: 魏静蓉,徐绍萍,廖建梅 ,任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