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年第16卷第6期

CTA在副肾动脉损伤中的应用分析(附1例报告)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多层螺旋CT。副肾动脉。肾外伤多层螺旋CT在血管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扫描速度快,X线剂量低和许多先进软件功能,故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我们行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左副肾动脉损伤1例,并行左副肾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副肾动脉;肾外伤


    多层螺旋CT在血管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因扫描速度快,X线剂量低和许多先进软件功能,故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优势。我们行CT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左副肾动脉损伤1例,并行左副肾动脉栓塞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8岁,因左上腹部刀刺伤急诊入院普通外科。患者入院后急诊剖腹探查,见降结肠有两处长约3 cm的裂口,左肾下极长约2 cm的裂口,深约1 cm,裂口内有血凝块,腹膜后有血肿。术中修补结肠裂口、清除血肿后,肾脏裂口用明胶海绵填塞后间断缝合肾脏。术后病情平稳,尿管引流出淡黄色尿液。术后第13天突然出现左腰部疼痛并鲜红色血尿,约200 ml,无血块。经过止血药物治疗后,血尿暂时停止。8 h后又出现鲜红色血尿,约400 ml。转至泌尿科后立即行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快速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图像重建,示左肾动脉和腹主动脉交角处发出的左副肾动脉至左肾下极,末端有造影剂溢出(图1)。立即行DSA血管造影并用明胶海绵栓塞左副肾动脉。术后血尿消失,卧床休息2周后腰痛消失,无血尿,排泄性尿路造影无异常,随访6个月无血尿。

     2  讨论

    CT对肾外伤的定性诊断率达100%,与临床分型一致,同时可发现腹部合并伤,具有无创、安全和迅速的特点,已经成为肾外伤的主要检查方法[1]。副肾动脉直径常约2.4 mm,CTA副肾动脉的发现率为93%[2]。DSA曾被认为是诊断肾血管病变的金标准,目前16排螺旋CT强大的后处理技术可重建出和DSA相媲美的图像,有取代DSA的趋势。CT同时可以进行CTA,不仅得到和DSA相同特异性的血管影像,还具有以下优点:①无创,病人痛苦小,费用相对降低。②无需选择性造影,CTA常规1次静脉注射造影剂全身动脉显像,可对扫描范围的血管情况进行更全面的观察。DSA常需要选择性造影进行血管显示,费时、创伤大,有赖于操作者经验,可能得不到满意的成像效果。③显示周围解剖结构,可确定血管和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为疾病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④可重复性MIP等多种图像重建可发现更细、更小的动脉。有报道CTA可显示4~5级的肾动脉分支和直径1.2 mm的副肾动脉[23]。三维重建图像细腻、清晰、立体感强,可多方位、多角度显示副肾动脉的空间解剖关系,有利于选择治疗方式和术前准备。本例CT检查后快速行图像重建,迅速明确诊断并及时行左肾下极动脉栓塞,减少了出血量,赢得了抢救时间。

【参考文献】
  [1] 张艳斌,林 政,胡仲荣,等.闭合性肾损伤的CT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02,22(2):10-11.

[2] 彭令荣,韩希年.16层螺旋CT副肾动脉分析[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6,12(2):109-112.

[3] 王锦良,李天然,钱根年,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2164-2166.


作者单位:

作者: 张际青,黄明亮,黄 涛,苟举民,刘家辉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