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年第17卷第1期

48例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院就诊的48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血液透析;心理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了血液透析。由于长期受病痛折磨,加上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现对我院就诊的48例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以寻找最佳的护理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帮助。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在18~69岁;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尿毒症23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9例,先天性多囊肾2例,梗阻性肾病2例,急进性肾病1例,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平均维持性血透时间为9个月。

    2  心理特征

    尿毒症患者的主要心理特征有:①恐惧心理。尿毒症疾病的特点是患者需要长期透析,透析中不适,经济费用高,动、静脉穿刺疼痛等使患者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1]。②渴望、期待的心理。期待血透后能有奇迹出现,逐步摆脱血液治疗,故对每次的复查结果都特别关心,在饮食控制、限制水、盐摄入等方面能积极配合。③焦虑、失望的心理。随着血透次数的增加,长期的饮食控制,反复抽血复查肾功能、血常规等,均使患者遭受很大的痛苦,加之病情不断加重,造成患者心理承受能力随之降低,焦虑、失望的心理交织在一起,难以解脱,从而产生不配合治疗或放弃治疗的心理。④悲观、厌世的心理。随着病情的进展,透析次数增加,寡言少语、伤心流泪、失眠,对周围的事物、他人的言行及环境的变化等都很敏感,有些患者因此而变得脾气暴躁,认为家庭对他照顾不周,甚至嫌弃他,进而产生悲观厌世的心理。

    3  护理对策

    3.1  尽量满足心理需要 

    舒适的环境能消除陌生感,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治疗及休息环境,向其详细介绍医院的设备及技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保健,同时介绍血透中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请已做过血透的患者向其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消除恐惧的心理。护士对检查结果或较理想的报告结果及时告诉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运用心理护理知识,根据血透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和社会环境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护理。在工作中注意感情沟通,对患者态度热情,关心体贴,使患者感到温暖,激起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3.2  注意社会因素对血透患者的影响

    根据有关报道,透析患者有51.4%存活质量较好,可以从事较轻的工作,少数患者完全“康复”,恢复工作(非透析期);遗憾的是,能够上班的达51.4%,而实际工作的仅占5.7%,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患者自身的原因、家庭和社会的原因[2]。所以我们应热情鼓励家庭、单位及社会积极支持患者。只要病情允许,患者应多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包括适当运动、工作和一些社会活动,对患者心理和精神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安慰,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兴趣和存在价值感[3]。

    3.3  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

    部分血透患者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精神抑郁、饮食无节制,甚至产生故意对抗行为,我们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诱导其认知心理障碍的存在,鼓励病人多进行分散注意力的活动来淡化压力、调整生活方式,通过一些愉快的生活内容,如听音乐、读报纸、看电视等,帮助他们面对社会压力保持心情愉快,可增加机体免疫力,延缓疾病的进展,从而建立健康的行为。健康教育是一种治疗方法,应该形成一种模式,才能达到教育效果。针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相关检查等有关知识,加强宣教,采用床边一对一的教育、上小课、让病人之间相互交流各种体验或心得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尽快适应这种维持性透析的生活状况,达到正视疾病,既不盲目紧张、焦虑,又不忽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尿毒症因其发病特点,治疗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给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这些心理障碍又加重疾病复发,影响透析效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护士应找出心理健康的动态因素,消除或减少不利于血液透析的负性心理,选择针对性的护理方法,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同时,呼吁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尿毒症患者的透析治疗工作,有效地提高透析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茅彤华.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变化与护理[J].中原医刊,2005,32(24):82-83.

[2] 仇珂珂.对新入院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6):385.

[3] 王健文.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4,18(2):311-312.


作者单位:新疆奎屯伊犁州奎屯医院,新疆 奎屯 833200

作者: 洪惠芸,王燕萍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