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年第19卷第5期

上胸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致不全瘫1例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胸椎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量的薄壁血管和缺乏肌层及弹性纤维层的海绵状血管窦组成,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在脊柱者很少见。我院2010年4月收治1例上胸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致不全瘫患者,使用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方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图1术前胸椎MRI示胸5椎体及附件占位性病变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海绵状血管瘤;蛋壳技术;胸椎

 海绵状血管瘤是由大量的薄壁血管和缺乏肌层及弹性纤维层的海绵状血管窦组成,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在脊柱者很少见。我院2010年4月收治1例上胸椎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致不全瘫患者,使用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方式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7岁。查体:胸4~胸6棘突、棘突间压痛、叩痛明显,胸7平面以下痛、温、触觉消失,腹壁反射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左下肢主要肌群肌力均为I级,右下肢主要肌群肌力均为0级,肛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收缩无力,双膝、跟腱反射均为(+++),双侧髌阵挛、踝阵挛、Babinski征均阳性。X线片显示:胸5椎体上缘骨皮质显示不清,右侧椎弓根影消失,椎体内骨纹理紊乱。MRI检查提示:胸5椎体及其附件占位性破坏,呈膨胀性生长的病灶凸向椎管,并使相应节段硬膜囊及脊髓受压,T1WI呈明显低信号,T2WI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病变区域有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PET检查提示:FDG代谢增高灶。ASIA评分为163分,Frankel分级为B级。图1 术前胸椎MRI示胸5椎体及附件占位性病变

  1.2 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后路胸5椎体肿瘤切除、减压术。术中于胸3、胸4、胸6、胸7椎体两侧椎弓根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于两侧安放预弯的椎弓根连接棒重建脊柱稳定性。探查见:胸5椎板、椎弓根及椎体呈膨胀性生长,椎板及椎体内较多血管窦,血运丰富,质硬,病灶凸向椎管,压迫相应节段硬膜囊及脊髓。使用磨钻、咬骨钳清除右侧椎板,单节段“蛋壳”式椎体截骨方式沿右侧椎弓根向前侧切除病变椎体,于胸4~胸6椎体间安放合适长度钛笼,术毕硬膜囊外形恢复正常(图2)。图2 术后胸椎X线片

  2 结果

  术中送病变组织行冰冻活检提示良性肿瘤可能性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术后第2天,患者双下肢皮肤感觉部分恢复,ASIA评分为239分。术后10 d出院,ASIA评分为329分,Frankel分级为D级。

  3 讨论

  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30~60岁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在脊柱的任何部位,以胸段为多,尤以胸2~胸6多见[2]。此例患者与文献报道相符,起病缓慢,逐渐出现肢体麻木和双下肢功能障碍。该病应与神经源性肿瘤、脊柱转移性肿瘤、脊索瘤、骨巨细胞瘤相鉴别。此病早期无特征性表现,一般认为MRI为本病的最佳诊断手段,其次PET检查可以根据肿瘤代谢异常的特点而有助于鉴别。对此,本文认为,合理地选择相关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和评估疗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无益的有创手术

【参考文献】
   [1] 江建军,何雪阳,吴家阳,等.椎管内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06,l8(6):812.

  [2] Nagi S, Megdiche H, Bouzaidi K, et al. Lmaging feature of spinal epidu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J]. J Neuroradiol, 2004,31(3):208-213.

  

作者: 朱 军,胡 波,孙红振 2011-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