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四川省阿坝州藏汉羌族学生膳食营养评价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男女学生1651名进行24h膳食回顾调查,对其膳食质量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藏、汉、羌族学生能量摄入普遍不足,各个年龄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少数民族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为改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7~18岁藏、汉、羌族男女学生1 651名进行24 h膳食回顾调查,对其膳食质量及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藏、汉、羌族学生能量摄入普遍不足,各个年龄组未达到RNI的比例均在60%以上。能量主要来源为碳水化物,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偏低;3个民族学生钙摄入量普遍明显不足,低于AI值者超过97%,低于1/2 AI值者占63.2%~93.6%;维生素A、硫胺素和核黄素、维生素C、维生素E均摄入不足,并随年龄增大而加重。3个民族学生能量摄入无明显差异,碳水化物摄入量藏族明显高于汉、羌族;其余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藏、羌族均低于当地汉族,藏族最低。膳食平衡指数评价膳食质量表明,膳食质量距不为0,负端分均在27~32分之间,属中等偏下水平,各族学生蔬菜、水果、奶类和豆类、动物性食物均摄入不足,谷类摄入偏高;食物种类汉族优于藏、羌族,女生优于男生,但总体单调。结论  四川省阿坝地区藏、汉、羌族学生营养摄入普遍不足、膳食质量差,藏、羌族学生更需营养改善。

  【关键词】膳食调查;营养评价;少数民族;学生

  Evaluation of Dietary Nutrition Among Tibetan, Han and Qiang Nationalities Students in Aba County in Sichuan

  ZHANG Ju, ZENG Guo, ZHANG Qian, et al.

  Department of Nutrition and Food Hygiene, Westchina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61004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minority students' dietary nutrition in Aba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students' dietary nutrition in west of China. Methods  By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1 651 students(7-18 years old) were recruited in Aba in Sichuan Province. Survey was performed with 24hour food recall method. The nutrients intakes and results of DBI evalu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ree nationalities. Results The average consumption of energy for all the students was not enough and above 60% of students were below the RNI. Energy was mainly from carbohydrate, and the proportions of protein and fat were low. The intakes of calcium were deficient among the students of the three nationalities, above 97.0% of them were below the AI and 63.2%-93.6% were below the 1/2 AI. The consumptions of vitamin A, thiamin, riboflavin, vitamin C and E were all deficiency, and the shortage increased with ages. Compared with the Han and Qiang nationalities, the Tibetan consumed the most carbohydrate and the lowest in other nutrients. DBI(dietary balance index) evalu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students consumed more grain foods but less in vegetables , fruitages,milk, bean foods and animal foods. The sorts of the foods were monotonous,which was better in Han nationality students and females than in Zang and Qiang students and males. Conclusion The dietary pattern and nutrition status of Tibetan, Han and Qiang nationalities students should be improved.

  【Key words】 Diet surveys;Nutrition assessment;Minority groups;Students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快速时期,合理营养是保证其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对其一生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少数民族学生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是藏、羌、汉族杂居地区,各族学生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存在很大差异。与汉族相比,藏族以牧业生产为主,主要食物有糍粑、牦牛肉和奶茶等,羌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玉米、大豆为主食。本研究通过对阿坝自治州藏、汉、羌族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评价,旨在了解和比较不同民族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及饮食差异,为研究我国少数民族学生饮食习惯、膳食模式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改善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四川省阿坝藏羌自治州茂县和黑水县8所中小学7~18岁学生为研究对象,共1 651名,3个民族各年龄组男女生各约20人。男、女生分别占48.9%和51.1%,藏、汉、羌族分别占38.0%,25.2%和36.8%。纳入标准为身体健康、父母均为同一民族。

  1.2 方法           

  采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收集被调查者连续3 d(包括2个学习日和1个休息日)的食物摄入情况。调查人员经过专业训练和严格考核,利用当地常用食物模型和量具进行演示,并对膳食问卷进行食物编码和量化。

  1.3 评价

  1.3.1 营养素摄入量           

  依据《食物成分表(2002年)》和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进行计算与评价。

  1.3.2 膳食质量评价           

  采用膳食平衡指数(Dietary Balance Index,DBI)法[1],结合儿童少年膳食特点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能量推荐量,将DBI中谷类摄入水平分为低能量组(1 800~2 000 kcal,7~10岁男女生)、中能量组(2 200~2 400 kcal,男11~13岁,女11~18岁)、高能量组(2 700~2 900 kcal,男14~18岁);奶类适量分值按每日≥100 g、豆类按每日≥50 g计算。评价中未涉及油、盐和酒的评价(未调查),指标包括反映膳食中是否存在不足及不足的程度的负端分,综合反映膳食中存在问题的膳食质量距以及各类食物的评价。
负端分(0~58分)分3个水平,20分以下、20~40分、40分以上。膳食质量距为0,表示不存在摄入不足或过量的问题;若不为0,表示可能摄入不足或过量,或不足和过量问题并存。

  1.4 数据分析           

  运用EPI info和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SAS 6.12软件包计算能量和主要营养素的平均每日摄入量,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物摄入

  2.1.1 各类食物摄入及其DBI评价           

  见表1,2。表1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男女学生各类食物摄入量(略)

  运用DBI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民族男女生谷类食物摄入量普遍偏高,其中藏族最明显,平均每日摄入量高达900.9 g(女)和1 031.9 g(男),70%以上的藏族学生谷类摄入偏高;各族学生中蔬菜、水果摄入量明显不足者均超过70%,蔬菜摄入充足者低于5%,水果充足者为14%~23%;各族学生中多数不摄入奶类食品,汉族学生奶类摄入充足者约占26%,藏、羌族占13%~15%;豆类摄入量不足和没有摄入者占绝大多数,摄入充足者均不足6%;各族女生肉禽类摄入较少者,约占50%,男生约占35%;各族学生水产品摄入量严重不足;藏、羌族学生蛋类摄入较少者均超过70%,汉族约60%;各族学生所摄入的食物种类不够丰富者约占50%,较丰富者约30%,其中汉族>藏、羌族,女生>男生。见表2。表2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男女生各类食物的DBI评价(略)

  2.1.2 膳食质量DBI总体评价           

  应用DBI对各民族学生的膳食质量进行总体评价,结果显示,各族男女生的负端分平均值在27~32分之间,属中等偏下水平;膳食质量距均不为0。结合负端分结果,说明各族学生总体膳食摄入量明显不足。

  3个民族比较,女生藏、羌族负端分大于汉族,藏族膳食质量距大于汉、羌族;男生负端分和膳食质量距均为藏>羌>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藏族男女生膳食摄入不足程度明显大于羌、汉族。男女生比较,各民族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表3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男女学生DBI指标分值(略)注:与汉族相比,*P<0.05;与羌族相比,△P<0.05。

  2.2 能量及产能营养素摄入水平           

  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把男女生分为儿童期(男6~10岁,女6~9岁)、青春早期(男11~12岁,女10~11岁)、青春中期(男13~15岁,女16~18岁)和青春晚期(男12~14岁,女15~18岁)。3个民族各年龄组男女生能量摄入普遍不足,其中60%以上的人都未达到各年龄推荐的能量RNI值。由表4,5可见,能量和碳水化物摄入量在3个民族男女生中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蛋白质摄入量只在男生中发现有这种趋势,而脂肪摄入量未观察到这种趋势。表4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女生各发育期能量及产能营养素摄入量(略)注:与汉族相比,*P<0.05;与羌族相比,△P<0.05。1 kcal=4.18 kJ。表5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男生各发育期能量及产能营养素摄入量(略)注:与汉族相比,*P<0.05;与羌族相比,△P<0.05。1 kcal=4.18 kJ。                      
  3个民族学生各发育期能量摄入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藏族青春早期男生碳水化物摄入量高于汉、羌族(P<0.01);汉族青春早期女生蛋白质摄入量高于羌族(P<0.01);汉族青春早期女生脂肪摄入量大于藏族(P<0.01),青春中期女生羌族大于藏族(P<0.05),青春早期男生羌族大于藏族(P<0.05)。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根据生长发育期儿童少年能量合理分配原则,碳水化物为55%~65%、脂肪为25%~30%、蛋白质为12%~14%[2],评价3个民族男女生能量来源(表6)。结果显示,3个民族男女生碳水化物供能比均偏高,蛋白质供能比均偏低,脂肪供能比严重偏低。表6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学生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评价(略)        


  2.3  维生素摄入水平           

  表7显示,与儿童少年的维生素平均需要量(EAR值)或适宜摄入量(AI值)[3]标准比较,各族学生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摄入量均明显不足。调查对象中,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7~18岁儿童少年EAR值者大于90%。硫胺素和核黄素摄入不足的程度有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的趋势,硫胺素摄入量低于EAR值者分别为:7~10岁组约50%,11~13岁组约60%,14~18岁组约90%;核黄素摄入量低于EAR值者分别为:7~10岁组约65%,11~13岁组大于85%,14~18岁组约95%;维生素C摄入量低于EAR值者分别为:7~13岁组约30%,14~18岁组约60%;维生素E摄入量低于EAR值者分别为:7~10岁组约60%,11~13岁组大于70%,14~18岁组大于80%。表7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男女学生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量(略)注:与汉族相比,*P<0.05;羌族相比,△P<0.05。

  3个民族学生比较,藏、羌族维生素摄入量普遍低于汉族,藏族最低。汉族女生维生素A摄入量大于羌族,羌族大于藏族;汉族男生大于藏、羌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羌族女生硫胺素摄入量高于藏族(P<0.05),男生无民族差别。汉族男女生核黄素摄入量均明显高于藏、羌族(P<0.05)。3个民族女生的维生素C摄入量无明显差异,而汉族男生明显高于藏族(P<0.05)。汉族女生维生素E明显高于羌族(P<0.05),男生民族间未见明显差异。

  2.4 矿物质摄入水平

  2.4.1  钙           

  见表8。表8 四川省阿坝州3个民族男女学生各年龄段钙摄入量(略)注:与汉族相比,*P<0.05;与羌族相比,△P<0.05。

  各族学生钙摄入量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经协方差分析控制年龄因素后,对3个民族钙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女生钙的平均摄入量汉族明显高于藏、羌族(P<0.01),男生汉、羌族大于藏族(P<0.01)。按各发育期进行比较发现,青春早期女生中钙摄入量汉族高于藏、羌族(P<0.01)。儿童期男生中汉族大于藏族,青春早期男生中汉族大于羌族,青春中期和晚期男生中均是汉、羌族大于藏族(P<0.01)。

  与我国儿童少年钙适宜摄入量AI值相比,3个民族各年龄段男女生钙平均摄入量均远低于推荐的适宜水平,未达AI值者均超过97%,低于1/2 AI值的比例占63.2%~93.6%。另外,藏、汉、羌族学生钙磷比例男生分别为0.34,0.38和0.36,女生分别为0.37,0.41和0.39。

  2.4.2  其他矿物质           

  各族学生铁、锌、铜和磷的摄入量均较充足。3个民族学生之间比较,藏、羌族矿物质摄入量普遍低于汉族,藏族最低;除男生汉、羌族铁、锌和磷摄入量明显高于藏族(P<0.05)及女生磷摄入量汉族高于藏、羌族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藏、汉、羌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中小学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最活跃的阶段,膳食均衡对其生长发育和健康都非常重要,只有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食物摄入才能保证其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本研究采用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平衡指数对3个民族学生的膳食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总体评价结果较为真实地反映出3个民族中小学生膳食质量和结构存在的问题,即除谷类食物摄入过量外,其余食物摄入不足问题突出,食物种类较单调。有研究表明,营养素的摄入量总是与特定的膳食模式有关[4],膳食多样化与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而且是独立于其他的社会因素以外的影响因素[5]。本次调查也发现,调查对象生长发育水平普遍低于四川省的平均水平,这与膳食结构不合理、食物摄入不足可能有直接关系。综合3个民族结果显示,藏、羌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情况比汉族更严重,尤其是藏族。可能与藏族学生主要来自生活条件较差的黑水县有关。

  研究证明,儿童少年期牛奶摄入水平和保持饮奶习惯与成年后骨量显著相关[6]。从本次各类食物的DBI评价来看,奶类摄入不足可能是造成当地学生钙摄入不足的主要原因,严重的钙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学生的骨峰值和骨健康水平。由于本次只调查了3~4月份的3 d 24 h膳食摄入,当地初春季节蔬菜水果供应较少,可能对蔬菜水果摄入量的估计有一定的偏低。建议进一步对其他季节进行深入调查,以掌握全年平均状况。

  3.2 藏、汉、羌族学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不足           

  儿童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及各类营养素的量相对比成人高,尤其是能量、蛋白质、脂肪、钙等。若长期处于能量负平衡和营养素缺乏状态,会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甚至会影响智力发育[2]。本调查发现,3个民族学生能量摄入均不足,能量来源比例失调,即碳水化物供能比例偏高,蛋白质和脂肪偏低,可能因为谷类摄入偏高,而动物性食物摄入较少所致。一般认为,24 h膳食回顾法所得食物摄入量准确性往往较食物称重法低,同时本调查中未计算油脂摄入量,可能会低估其能量摄入量。各族学生多种维生素摄入不足与各类食物摄入不足有关。

  研究表明,儿童少年时期适宜钙摄入对于达到理想的骨量峰值有重要作用[7]。如果长期钙摄入不足,并伴随蛋白质缺乏,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钙化不良等。本次调查发现,3个民族学生钙摄入量不足问题最为突出,与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一致[8]。但本次研究未发现调查对象的骨量指标相应偏低的情况,是由于生长时期钙的吸收率高,还是有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由于钙摄入不足,3个民族学生膳食钙磷比值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1.5~2.0相差甚远,膳食钙摄入低于400 g/d,磷摄入远大于此时,将影响钙吸收的有效性[2]。

  进入青春期后,学生各种营养素需要量逐渐增加。而本次调查显示,随年龄增大营养素摄入不足程度逐渐加重,可能因为进入青春期,住校人数增加,学校饮食条件较差造成的,应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需要关注少数民族学生健康,通过加大投入和营养指导,改善其膳食营养状况。

  3.3DBI评价法的应用           

  DBI评价法是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国外膳食评价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综合评价膳食质量的方法,具有快速简便、评价全面等优点,但一般针对成人。本研究中根据儿童少年特殊的生理代谢和营养需要特点,对DBI进行了一定调整,使其更适合于评价学生膳食质量,扩展了DBI评价方法的应用范围,是对DBI评价方法学上的初步探索和新的尝试,其有效性尚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研究。

  (致谢:感谢四川省阿坝州卫生局,茂县、黑水县人民政府、卫生局、教育局、疾病控制中心领导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感谢茂县、黑水县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的所有调查员以及茂县、黑水县相关中小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学生对本课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感谢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给予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宇纳,翟凤英,葛可佑.建立中国膳食平衡指数.卫生研究,2005,34(2):208-211.

  [2]葛可佑.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081-1 092.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KIMBER OO,ABRAMS SA, LIANG LK, et a1.Increased  efficiency  of calcium absorption  during short periods of inadequate calcium intake in girls. Am J C1in Nutr,1996, 63:579.

  [5]MARY A, MARIE TR.Dietary Diversity Is Associated with Child Nutritional Status: Evidence from 11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s. Am Soc Nutr Sci, 2004,2:2 579-2 585.

  [6]TEEGARDEN D, LYLE RM, PROULX WR, et al. Previous milk consumption is associated with graeter bone density in yong women. Am J Clin Nutr, 1999,69:1 014-1 017.

  [7]KANT AK,SCHATZKIN A,BLOCK G,et al.Food group intake patterns and associated nutrient profiles of the U.S. population. J Am Diet Assoc,1991,91:1 532-1 537.

  [8]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23

  【基金项目】中国营养学会“营养科研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成都 610041;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

        3 阿坝州茂县卫生局;

        4 阿坝州黑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张琚,曾果,张倩,张必科,崔宝荣,唐霞,毛鹏,熊兴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