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10期

桂林市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桂林市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为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桂林市3所小学的1000名一~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父母教养、同伴交往方面的生活事件是小学生的主要压力源。高年龄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显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桂林市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为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桂林市3所小学的1 000名一~六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父母教养、同伴交往方面的生活事件是小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来自教师、学业方面的生活事件对小学男生的影响显著高于小学女生;高年龄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显著高于低年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的学生总体压力水平显著高于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家庭的学生。结论 应根据小学生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小学生的生活压力,改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压力 对比研究 学生

  Investigation on Stressors of Pupils in Guilin City

  YU Xinxin, ZHENG Xue, WAN Yan.

  Psychology Department of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5106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stressor amomg pupils in Guilin,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i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Cluster stratified sample of 1 000 pupils were chosen from 3 primary schools in Guilin. They were investigated by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main stressors were parental rearing, life events of friends. Life events from teachers and learning influenced boys more than girls. The elder pupils received more stress than younger ones did. The pupils whose parents had lower education level receive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than the pupils whose parents had higher education level. Conclusion    Their life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should be allevia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genders and grades.
   
  【Key words】  Mental health;Pressure;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压力与青少年发展,特别是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1-2]。如果小学生认识到内外环境提出的要求,并认为满足这种要求至关重要,便会产生心理应激[3]。Selye的生理应激研究和Holmes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会造成身心损害[4-5]。近年来,研究者对我国小学生压力现状和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性研究[6-8],但不同研究者对小学生压力事件的分类不一致。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源,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桂林市不同群体小学生的心理压力源进行了调查,旨在为小学教师、家长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数据,以便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有实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桂林市3所小学学生96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494名,女生466名;一年级学生50名(男生28名,女生22名),二年级学生71名(男生37名,女生34名),三年级学生152名(男生80名,女生72名),四年级学生226名(男生114名,女生112名),五年级学生218名(男生115名,女生103名),六年级学生243名(男生120名,女生123名)。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时,由主试逐条阅读题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以保证低年级学生能理解题目意思,准确作答。

  1.2  方法 

  运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压力源问卷”进行调查。根据压力理论的构想与小学生的特点,在参阅有关研究[9-10]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小学生的访谈,自编开放式问卷。对开放式问卷回收处理后,编制成小学生心理压力源原始问卷。该问卷含70个题目,事件未发生记0分;事件发生过,产生的影响采用5级评分制(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很严重),记分标准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受到压力事件的影响越大;事件累计总分代表总体压力水平,分数越高,表示总体压力水平越大。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8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960份,有效率为96.0%。

    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70个题目进行因素分析,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并结合碎石图,决定抽取8个因素。删除12个题目,保留58个题目。8个因素可以解释52.4%的变异量,每一题目的载荷度都在0.453以上。根据组成因素的内容,可以将8个因素命名为父母教养、同伴交往、教师、需要缺乏、丧失、社会、不良行为、学业因子。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0.942,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64~0.858之间,问卷分半相关系数为0.897。说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方法 

  调查采用集体施测、当场收回的方法。数据统计采用回归分析、t检验

  2  结果

  2.1  小学生心理压力因素对总体压力水平的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小学生总体压力水平贡献较大的压力因素主要是父母教养、同伴交往。2个因素对总体压力水平的解释量分别为81.7%和8.7%,联合预测力达90.4%。对小学生影响较大的前15位生活事件是别人不讲卫生,同学有不良行为,担心考不上重点中学,被同学说坏话,学习成绩不理想,被别人起外号,被父母打或批评、责骂,社会治安不好,丢失钱物,别人撒谎,父母管教过严而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与同学或朋友吵架、闹矛盾,父母不理解孩子,被别人欺负,同学不团结。见表1。表1  桂林市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的回归分析(略)

  2.2  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 

  表2显示,来自教师、学业方面的生活事件对男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女生的影响(P值均<0.05)。表2  桂林市不同性别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略)

  2.3  不同学段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 

  因为小学期间低、高年级的年龄跨度较大,来自不同方面的生活事件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影响可能不一致,因此将小学生划分为2个年龄段(一、二、三年级为低学段,四、五、六年级为高学段),并对他们的压力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检验,见表3。来自丧失方面的生活事件对高学段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低学段学生的影响(P<0.05);来自父母教养、同伴交往、不良行为、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对高学段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低学段学生的影响(P值均<0.01);来自教师、学业、需要缺乏方面的生活事件对高学段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对低学段学生的影响(P值均<0.01);高学段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显著大于低学段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P<0.01)。表3  桂林市不同学段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略)

  2.4  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 

  表4结果显示,来自不良行为方面的生活事件对母亲低文化程度组(高中以下)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母亲高文化程度组(大专以上)学生(P<0.05),来自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对母亲低文化程度组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母亲高文化程度组学生(P<0.01),来自学业、需要缺乏方面的生活事件对母亲低文化程度组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母亲高文化程度组学生(P<0.01)。
2.5  父亲不同文化程度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  表5结果显示,来自社会方面的生活事件对父亲低文化程度组(高中以下)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高文化程度组(大专以上)学生(P<0.01),来自学业、需要缺乏方面的生活事件对父亲低文化程度组学生的影响显著大于父亲高文化程度组学生(P<0.01),父亲低文化程度组学生的总体压力水平显著大于父亲高文化程度组学生(P<0.05)。表4  母亲不同文化程度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略)表5  父亲不同文化程度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状况比较(略)

  3  讨论

  3.1  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特点 

  调查结果表明,桂林市小学生主要的压力源是来自父母教养、同伴交往方面的生活事件。现代高学历的影响使得一些家长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父母过高的期待、过分的担忧、过深的关爱、过度的补偿、过强的虚荣心理导致小学生的压力水平升高。父母教养方面的生活事件是小学生的主要压力源,这一结论与有关研究[8,11]一致。随着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独立性增强,与同伴交往的需要越来越强烈,小学生已经开始重视与同伴建立友谊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而当儿童受到同伴或群体的拒绝、谴责或惩罚时,会产生“对偏离的恐惧”[12]。因此,不良的同伴交往易使小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3.2  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对小学生心理压力源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男、女生的压力源差异主要表现在教师以及学业方面。男生受到来自教师及学业方面生活事件影响更大。笔者认为,这与性别特点有关。男生普遍较女生更活泼好动,容易闯祸而引起教师的不满或受到教师的批评,因此男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压力大于女生。另外,在学业方面,可能由于小学男、女生在思维发展上有一定的差异。此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变化,除思维品质灵活性外(男生略高于女生),女生思维发展的速度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水平明显优于男生。而小学时期的教学是由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同时由于女生大都较文静、听话,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小学阶段女生成绩一般优于男生,导致男生受到来自学业方面的困扰比女生更大,感受到的压力更大。

    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承受更多的来自学业、同伴交往、需要缺乏、不良行为方面的生活事件的影响,高年级学生总体压力水平较低年级学生高。过重的学业负担、各种娱乐、同伴交往等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父母过高的期望使高年级小学生过早地背上沉重的枷锁。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小学生更注重同伴的交往,更加渴望同伴的友谊,因而不良的同伴交往对他们产生更大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的学生受到来自学业、需要缺乏、社会等方面的生活事件影响较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父、母文化程度的差异带来教养方式的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父母的性别、受教育水平有关[13-14]。由于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而产生对子女的期望、教养态度和学习辅导也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越高、家庭教育知识越丰富,越倾向于采取民主型教育方式,且父母良好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减轻孩子的压力有利。研究还表明,在同伴和自我不良行为方面,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更大。如果母亲文化程度较高,子女受到来自同伴和自我不良行为方面的生活事件的影响较少。说明在小学阶段,母亲在教育孩子尤其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刘丽,张日.青少年应激及其应对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2):85-90.

  [2]林敬德,孔庆兰,秦彩凤.应激性生活事件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江苏预防医学,2004,15(3):26-28.

  [3]孙凤,白丽辉.小学生的心理应激与适应.教育探索,2001,(12):46.

  [4]KESSLER RC.The effects of stressful life events on depression.Ann Rev Psychol,1997,(48):191-211.

  [5]LAZARUS RS.From psychological stress to the emontions:A history of changing outlooks.Ann Rev of Psychol,1993,(44):2-19.

  [6]王惠萍,张积家,曲世琏,等.父母离异儿童应激的比较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45-49,60.

  [7]俞国良,陈诗芳.小学生生活压力、学业成就与其适应行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1,33(4):344-348.

  [8]王玲凤.湖州市559名小学生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6,(2):133-135.

  [9]CONNOR MJ.Pupil stress and standard assessment tasks (SATs):An update.Emot Behav Diff,2003,8(2):101-107.

  [10]RENNIE E.Quantifying stress in children.Pastor Care Edu,1998,16(2):32-35.

  [11]高平.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80.

  [12]陈秀华.小学生心理压力的产生及主要的应对方式.校长阅刊,2005,(10):82.

  [13]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2):106-108.

  [14]屈凤晨,李国华,李艳祥.城市、农村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比较.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1,13(1):33-34.

【基金项目】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当代青少年健康人格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单位:1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东广州 510631; 2 广西师范大学心理系

作者: 余欣欣郑雪宛燕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